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穿到七零年代,带着系统致富养娃 > 第61章 兴旺饭店和兴旺粮油食品店相继开业

第61章 兴旺饭店和兴旺粮油食品店相继开业(1/1)

李山对于李妙妙的建议倒是觉得挺好的,现在二丫跟刘燕已经成手了,再培养培养服务员由两人带着店面也没什么问题。

明年两口子按小妹说的出去单独开个店行,最后选择利润分成的形式,这样很多不懂的地方不用操心,进货有李妙妙呢,两口子就还是看店卖货就行了。

九月初虎爷那边来电话说冰箱清空了,李妙妙这边刚开学没多久,也没时间过去,等到九月末中秋的时候两口子才启程回老家。

一共就三天的时间,所以到了家也没法休息,直接给虎爷送了10台冰箱,10台冰柜,晚上两人就坐上回京的火车了。

值得一提的事,郝建业来信了,这次的信件内容挺丰富的,是郝媛媛写的,牛棚的迟老师平反了,但是迟老师拒绝了回去恢复教师的补偿。

选择了经济补偿,并且继续在那边的学校任职,据郝媛媛说,补偿了大几千块,户口也落在了村里,还分了宅基地,市里给安排盖房子被迟老师拒绝了。

他直接选择郝建业鸡场旁边的地方,不盖房子要了多一些的宅基地面积,上面研究后同意了。

迟老师把宅基地给郝建业做扩大鸡场面积来使用了,就tilt个要求,以后迟老师就住在鸡场里面,在以前郝建业的家里。

李妙妙想了想,迟老师受郝家帮助这么多年,日子熬过来了,也没什么亲戚,以前的也都不来往了,这也算是报答郝家的恩情吧。

以前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的,吃饭几乎还是郝家嫂子给送过去,变化就是不用去牛棚了。

郝媛媛这孩子很有八卦的潜质,以前就是会说些村里的趣事给李妙妙,这次还附上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迟老师喜欢自己娘,不过这事她没敢跟哥哥弟弟说。

因为她发现迟老师见到娘会有些紧张,但是眼神却是一直跟着娘的。

她觉得迟老师当她后爹也是不错的。

李妙妙读完乐了半天,这孩子还真好玩儿,想法还挺不错的。要是真是这么回事,那这事八九不离十迟老师的相中了郝家嫂子的。

听郝媛媛的意思她还挺同意的,就是不知道郝建业郝建忠郝健林他们仨怎么想。

十月一饭店就开业了。之前李妙妙跟父母和哥嫂商量过了,让李父李母开饭店,主要就是饺子和面条为主,反正跟现在出摊也差不多。

天气逐渐冷了,一些人吃饭选择在室内吃的话要更好。

而且,饺子馆也不是不能有其他的,等合适的时候,中午可以摆上快餐,做几种菜就行,按一荤一素,一荤两素、两荤一素、两荤两素不同的情况定价格。

楼上的包间暂时不开,等到日后忙得过来的话,楼上直接开火锅。

于是接近九月底老两口就不出摊了,开始着手准备饭店的事儿了,打扫卫生,熟悉厨房。

李妙妙给准备了食材老两口实验的包了几顿水饺。开业前几天,几乎午饭顿顿都是睡觉,都不用裴奶奶回去做了。

最后确认了,猪肉芹菜、猪肉大葱、牛肉萝卜、三鲜这四种馅的饺子。

开业前两天老两口包了不少的饺子,饺子也不怕坏,有冰柜呢,全都冻起来,四种馅料分区放很好区分。

厨房的热水一大桶一大桶的烧,到时候直接锅里添热水煮就行。

酱油醋辣椒都弄好放在桌子上,客人随意自己加,蒜掰开放小筐里在前台挂着,到时候方便拿取。

啤酒白酒饮料都齐全,面还是鸡蛋酱打卤面和肉酱打卤面,再加上鸡汤面不变,三种面不变。

十月一准时开业,开业前七天买饺子送一份鸡汤,李妙妙特意用喇叭录了开业的活动,放在门口招揽顾客。

开业前三天你生意一般,一天也就卖出去四五份,老两口还有些担心,等第四天生意就有起色了,每天十几份,到了第六天几乎饭点的时候人员满座了。

老两口又要煮饺子又要收拾桌子刷碗的有些忙不过来,李妙妙就问了刘燕她父母要不要来饺子馆帮忙,一个人一个月20块钱。

刘燕哪有不愿意的,连忙同意,秋季开学小儿子也送去上一年级了。正好父母都闲着没事。

李妙妙就让过来帮忙了,刘父在后厨给煮饺子,厨房有凳子也不累,刘母负责刷碗和擦桌子。

洗漱台不低也不用很弯腰,也能坐着刷,何况也不用一直刷。

李父就给称饺子,饺子按斤卖的,每一份冻饺子李父用碗装好送到后厨,有吃面的就去后厨煮面,卤子都是打好的。

李母就负责收钱和收拾碗筷擦桌子,在李父煮面的时候就给称饺子。

四个人配合总体还是不错的,算账这块李父李母一起跟着算,出摊的时候锻炼那么久也不大会出错。

饺子馆总体生意还算不错,饭点的时候会忙一些,其他时间偶尔只有几个人而已。

所以不是饭点的时间,就和面弄饺子馅,四个人包饺子。

放学后刘燕的两个儿子王向东和王向民都会过来帮忙擦擦桌子,收拾收拾碗筷,扫扫地。

两个孩子很懂事,王向民才六岁会做的已经很多了,李妙妙看到不禁感叹比自家的淘气小子会的可多多了。

饺子素的是3块钱一斤,三鲜和肉的一个价,5块钱一斤,一般一斤是50多个不到60,具体按称为准,所以一般一个人也就能吃个半斤。

饺子可以生着卖一个价格,过了开业活动之后,李妙妙把录音改了,改为播报饺子馅和价格,并且堂食和带走都可以。

一些没时间在这吃的,顺道买回家一家人吃的也有不少。

十月末算账的时候,这个月营业额在2400多了,刨除去李妙妙之前说过所谓的成本,收入在将近1400的收入。

这还剩下不少食材和饮品之类的呢,所以收入总体是可观的,不用像出摊那样紧凑和走街串巷。

饭店的人员需求本身就大于服装,所以四个人忙的时候是真忙,闲的时候也没什么事就坐着休息。

裴奶奶白天过来还能帮着算算账,这样李母就能腾出点时间做点别的。

裴奶奶的文化程度也不低,在这收银做账写的一手好字,每天的账本记录的很好。

裴奶奶也很喜欢这个,平时还能坐在前台织织毛衣/

大家中午的饭都是在饭店吃的,怕店里来顾客招呼不上,做好之后都是轮流过来吃饭。

每天通常就是三四个菜,谁来吃就盛出来一些够来吃的员工吃就行,总体不存在谁吃剩菜剩饭这一说。

李妙妙就是定期给饭店补充食材,赶上放假就来店里帮着做做饭,或者哪个服装店相对忙就去帮帮忙。

日子过的顺风顺水井条有序的进行着。

刘父刘母除了早饭都是在店里吃的,因为工能工作都是供吃的,李妙妙也不差那俩孩子,何况人家两个孩子放学后就过来打扫帮忙,不忙的时候就在店里写作业。

两个孩子也是在这吃,有啥吃啥也不挑食,中午天气冷了就带饭,夏天孩子们都是回来吃的,所以王向东跟王向民在李妙妙的提议下都是跟着孩子们一起吃。

夏天一起吃,冬天带饭,李妙妙对于孩子们自己做饭也是放心的,毕竟都自己做好几年了。现在就连陆皓嘉小朋友煮饭和鸡蛋羹都没什么问题了。

夏天裴奶奶会回去给孩子们做饭,裴志和红武上了高中相对课程更紧张一些,但是跟现代是没法比的,只是对比初中。

两个孩子争气,考高中成绩都非常不错,全校前几的成绩考出去的。

鹏浩鹏宇因为学习和写作业的没问没少挨赵玲的打,但是见效甚微,尤其孩子多,玩起来的时间更多了,虽说有这么多的榜样,成绩还是属于中下等。

李山对此其实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儿子就认为哪哪都好,被李母教训之后也不会在媳妇管孩子的时候说话了,但是打完还是跟媳妇商量下次别这么用力。

赵玲气的揍他几下,自己哪有用力,再说不用力能打疼么,每次去开家长会老师都说这俩孩子学习不认真,因为一个班赵玲会顺道替陆皓嘉开了,老师都表扬他成绩进步了不少。

每次的家长会都分工明确,一个班级不管几个孩子,就去一个家长裴志和红武,皓月一个,红文和皓杨皓林一个,这三个班级裴奶奶和陆亦川夫妻换着去。

陆皓嘉就省事了,李家那边谁去给鹏浩和鹏宇开就直接给皓嘉开了。

皓月的成绩很稳定,一直在班级里就是第三第四的成绩,老师对皓月也是表扬,这孩子不吵闹,也不攀比不捣乱,在班里还担任了学习委员。

日子在孩子们的吵吵闹闹叽叽喳喳中来到了12月中。

李妙妙让李山夫妻两人去粮油店做准备了,年前的买卖一定好,所以觉得赶在年前买年货之前就开业,所以运过来的东西需要两口子归置,到时候东西放在哪两人熟悉也好找。

李妙妙特意雇了货车拉过来的,从给之前孩子们买的门店那挑出一间当仓库,把东西都放里面在雇车拉过去。

连着车上的装卸工加上李山和赵玲,四个人搬东西,前前后后花了一周的时间,才把楼上归置好。

楼下都摆好,李妙妙的进货单价和售价都做好了,本子给到赵玲,让她自己根据进货价适当的做一些让利活动随她想法。

两个冰柜都装了一半的猪肉和牛羊肉。猪肉五花和肥肉两种,每一条都是1斤,省事儿不用切。一斤起卖不要票。

羊腿按个称,牛肉是瘦肉也是按条卖一斤一条。

男装店李妙妙选了刘燕带着王敏,二丫带着赵美娟在女装店,赵美娟总体更漂亮一点,打扮对比王敏要好看些。

粮油店在元旦当天开业,所有价格在相应的物品上有贴着标签一目了然,并且门口喇叭也录着不要票一些常用的米面油的价格都录了进去。

新店开业前三天一律九折,都是生活必需品,开业后,路过的人大多都会进来看看,见价格便宜质量不错,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些。

有些人家正好缺什么赶上九折会多买一些,粮油店跟其他的店面不同,开业就人挺多的,夫妻俩几乎也是从早忙到晚。

一些买米面量大的,李山都去楼搬下来,很多人五十斤五十斤的买。幸好李妙妙提前想到了,米面之类的都是至少1000斤在楼上的。

冬天每周补一次货,赵玲会提前准备好需要补充的品类和相应的需求量的单子,李妙妙就按照这个每周给补一次。

米面和肉相对补的量要大一些,不要票,而且价格也实在家里打牙祭都会买肉改善伙食。

开业三天虽然九折,但是这三天营业额却达到了2000,正好赶着元旦放假加上年前的时间,这三天几乎就没断过人,有的虽然不买也会进来逛逛。

而且赵玲和李山卖货,从来都是多给一点,让顾客会觉得占了一些便宜,心里舒服高兴。

打折风波过去之后相对就平稳了,每天大概3百左右的营业额,也是远超饭店很多了。

2月初李妙妙翻看了两个服装店的业绩情况,总体稳定,每个月的营业额都超过四千,李妙妙给赵美娟和王敏提了10块钱的工资,现在两人都是35。

饭店的收益李妙妙虽说掌管大权,但是收入也就是收所谓的成本,盈利在李父的坚持下给闺女百分之三十,李妙妙原本不打算要就给二老的。

李妙妙跟着这次涨工资给刘燕的父母都涨了10块钱,每个人每个月30块。

二丫晋升店长工资70,刘燕也是70,刘燕高兴坏了,一家子现在每个月能有130的收入了,而且员工在粮油店买货都是按‘内部价’其实就是李妙妙按照单子的进价给。

内部价格要更便宜,刘燕一家五口一个月吃食上也花不了多少,因为父母在饭店上班,所以属于供吃的状态,一家子几乎就早上在家吃,偶尔晚上在家吃,其他的时候都是不花钱的,所以每个月都能攒下至少100以上。

粮油店在第一月底就上了排骨,都是精排切好的,和猪蹄子,这些在年前几乎都是必不可少的。

83年的阳历2月初是过年,正好一月底大家都是疯狂囤年货的时候,李妙妙跟陆亦川放假就一直在粮油店帮忙了。

粮油店直到除夕当天才休息。

遗忘这人间烟火铁拳无敌旋转爱无限惊悚:开局撩翻疯批大佬天生剑骨如何逆天改命末世下的幸存者三世修罗了不起的大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