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 章 面试入围(1/1)
其中一位就是后来成为著名水稻专家龙一榀助理的刘风,夏巧西记得这个人是因为他曾经因为研究经费的事情找过自己帮忙。
刘风当时找到夏巧西时,不仅谈到了科研团队所面临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他强调了这个成果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于解决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的重要作用。
夏巧西意识到,这个成果对于老百姓的重要性非常高,能够解决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这也是她上一世中唯一一次找魏建军帮忙的原因。
夏巧西猜测,刘风可能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农业科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否则,他不会对农业科研团队面临的困难如此了解,也不会对这个成果对老百姓的好处有如此深刻的认识。
同时,夏巧西认为刘风的人品绝对可靠。他为了几亿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不辞辛劳地多次托关系找人签字,这显示出他的责任心和执着精神。
夏巧西相信,有这样人品的人,一定能够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加出色的成绩,为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既然刘风是一个有责任心、对农业有着浓厚兴趣并且执着追求的人,那么夏巧西认为他是科研团队的第一人选。
但是,如何确保这个人能够顺利入选,就需要夏巧西动动脑筋了。她知道,不能只凭上一世的经历就做出决定,还需要在几次与刘风的交流中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态度。
同时,在几次与刘风的交流中,夏巧西也会通过读取他的心声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和态度。她发现刘风的思想比较简单,但同时也非常实际和真诚。
有一次,夏巧西问刘风:“刘风,你对农业科学怎么看?”
刘风回答道:“我就是认为能把农作物的产量都提高就是农业科学。”
夏巧西听到这个回答后,对刘风的看法感到非常惊讶。她意识到,刘风并不是一个复杂的人,但他的思想却非常深刻和实在。他认为农业科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与实际需求非常契合。
夏巧西认为,刘风的思想和态度都非常值得尊重和肯定。他的想法简单而实际,这正是农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品质之一。因此,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夏巧西更加注重候选人的实际能力和态度,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学历和背景。
这个问题在魏建军那里会得到一个更加复杂和政治化的答案,而在刘风这里却非常简单和真诚。
作为考官,当夏巧西问魏建军同样的问题时,魏建军的回答是:“农业科学不仅仅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有要对经济和政治起到促进作用。”
夏巧西听到魏建军的回答后,对他的想法感到有些意外。她意识到魏建军对农业科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不仅关注农产品的产量,还关注农业科学对经济和政治的促进作用。这样的想法和态度虽然值得肯定,但与刘风的简单和真诚相比,却少了一份对农业科学研究的专注。
夏巧西认为,如果一个科研人员不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某一个项目或领域的研究,那么他的成果出现的时间肯定会比较慢。因此,她提倡专人做专事,即让每个研究人员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从而更快地取得研究成果。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夏巧西会注重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和专注程度。她认为,专业能力和专注程度是决定一个科研人员能否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因素。因此,她会选择那些在专业领域有着深厚基础并且能够专注于研究的人才,来加入到她的科研团队中。
最终,经过一番严格的筛选和面试,夏巧西认为刘风的专业能力和专注程度都非常适合团队的需求,并且他将会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很多公社的干部更看重魏建军,觉得魏建军的政治觉悟很高。但是夏巧西依旧力排众难,坚定地要将刘风在第一轮中留下来。
只有通过第一轮的面试,才能有机会进入第二轮的笔试。
第一轮海选时,有5人进入笔试。
这五人分别是刘风,魏建军,王浩,王琼花和魏小云。
夏巧西没想到魏小云竟然也能入围,而且她读取魏小云的心声的时候,给她一种魏小云很单纯的感觉,可以说她的想法和刘风竟然如出一辙。
夏巧西开始思考,魏建军家里两个人都在初步筛选的名单里,如果最终一个都没被选上,可能会有些不妥。但是,如果要留下其中一个人,这个人绝对不能是魏建军。
夏巧西认为魏建军的心思过于复杂,如果他进入科研团队,很可能会对团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选拔过程中,夏巧西会特别关注候选人的品质和态度,以确保最终选定的人选是适合团队需求的。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魏建军被公社领导们看重,公社领导们觉得政治觉悟很重要,而这正是魏建军在面试中留给公社领导们印象最深刻的一面。
现在的关键问题在于魏建军被公社领导们看重,而公社领导们认为政治觉悟非常重要。在面试中,魏建军展现出了深刻的政治觉悟,给公社领导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夏巧西知道,政治觉悟是一个人在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对于一个人在事业中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夏巧西也明白,政治觉悟并不是一个人在所有方面的体现,它只是一个方面而已。
因此,在选拔人才时,夏巧西会综合考虑候选人的能力和态度。她认为,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品德和沟通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为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
那么现在自己能把关的就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