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知不足飞燕请贵人(1/1)
因着甄嬛受了委屈,去了养心殿找皇上,所以当夜皇上也没有翻牌子,她顺理成章地“因祸得福”,在养心殿留了一夜。
第二日,皇上便传旨说,因为户部请旨要设立井田的事情,他需要亲自前往京郊视察情况,几天后才回来,皇后须得好好看护好后宫的妃嫔,以及延禧宫两位常在的龙胎。
走之前,胤禛特意来了一趟延禧宫。毕竟有两位有孕的嫔妃住在这儿,任谁也不敢不重视这儿。
他先去了淳儿那里,给淳儿带去了不少好吃好玩的,并承诺她会给她带点宫外有意思的东西,好生安抚了她一番。让她好好休养,不要着急下床走动,等养好了再出去玩。冲着这些好玩的,窝在床上的淳儿难得乖乖地点了点头。
安顿好淳儿,胤禛便来了黛玉这里。
黛玉听闻胤禛进了延禧宫,并先去看了淳儿,心下便知他应该一会儿会过来。于是她早早找了件玉色撒花滚了水纹边的旗装,并月白色绣了迎春花的绣鞋,斜插了一只白玉钗,穿戴好了迎在门口。
黛玉心里明白,皇上靠不住是一回事,但是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皇上又是另一回事。
如果是在前世,黛玉断断是不会做这些曲意逢迎的事儿的,她也是向来看不惯这些事儿。可之前,自己再怎么寄人篱下,好歹还有个能说的上话可以给自己做主疼爱自己的外祖母,而如今自己只不过是个末流的谁都能踩一脚的常在。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更何况她现在还有了一老一小,想好好守护的人。
“眉姐姐说的,还真是……诶……”黛玉摸着自己的小腹,默默叹了口气,抬头看着两只麻雀打闹着从院内的小竹林叶片上掠了过去。
胤禛转个弯,从竹子的阴影里绕了出来,阳光穿过竹叶拢成一个个光斑打在他的身上。黛玉只想起当初宝玉也是这样,提着衣摆,手里总拿着些或是书或是别的什么好玩意儿的,兴致冲冲地给她送过来,老远就能听到他喊“林妹妹”的声音。
胤禛走近就见到黛玉一动不动地望着竹叶发呆,初夏的阳光照在这玉色的旗装上,晕了一层淡淡的光圈,衬得黛玉桃花般的面庞带了些看得见摸不着的朦胧仙气,昔日小家碧玉的韵味里也多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
“玉儿,怎的站在这风口上。紫鹃,快扶你小主进屋。”胤禛赶忙唤了身边的宫女过去扶黛玉。
黛玉回过神来,忙福了一礼:“皇上恕罪,臣妾原本是来门口等皇上的,可能是被这日头晒了下,便有点走神了。”
跟着宫女进了屋,坐在软榻上,黛玉娇嗔道:“皇上不是说要去井田吗?怎么这个时辰了还没有走呢?”
胤禛心知黛玉这是在使小性子,但是他也乐得如此,掀袍坐在了黛玉旁边:“原该早些走的,不过淳儿有些闹脾气,小孩脾性般得爱娇些。更何况,你这儿也更重要些。看你气色不错,朕也就放心了。你且在宫里安心养胎,朕都已经吩咐下去了,免了你的请安。”
“还有一事。你如今有孕不能劳累,这延禧宫宫里的事情……”
黛玉思忖着,握着胤禛的手,开了口:
“皇上,臣妾没事。想来咱们这延禧宫里,现在统共也就只住了三个人。我和淳儿是好姐妹,都不是多事的;富察姐姐近日总闭门不出,只怕也是不愿意接手的,何况掌事姑姑青玉也算是个老成的人。若是皇上实在担心臣妾,不如再拨一个皇上信得过的姑姑过来帮衬着。咱们宫里三人都没有生育过的,要是能有个懂得多些的姑姑,想来是再好不过的了。”
“嗯。”胤禛点头,“你说的有理。”他站起身来,背着手走了几步:
“既如此,朕便把芳若拨给你。”
黛玉原本只想要个值得信任的年长姑姑。前儿听了敬嫔娘娘的一番话,以及从槿汐那里听的三言两语,她便知道这宫中的阅历是件极重要的事情,能安生熬成姑姑的大多有几分不显山漏水的本领。这延禧宫里的青玉虽还可以,可她到底是从圆明园底下调过来的,见得事情不够多,对宫中的事情很多只是一知半解,做事有时候也不够沉稳。
不想皇上竟然指了芳若。想来有之前在甄府相处的那段日子,情分也自是与别人不同。
“皇上,芳若姑姑是在御前伺候的,臣妾怕是承受不起。”
“不碍事。”胤禛挥了挥手,手中的翡翠手串碰撞出清脆的响声,“芳若是宫中和苏培盛一辈儿的老人了,宫中的各项事务都熟悉,也服侍过生育的太妃,还是你之前的教引姑姑,让她到这延禧宫来,再合适不过了。”
“皇上,只是这样的话,青玉姑姑位置恐怕是有些尴尬。”
“那就让芳若专门照顾你和淳儿的饮食和生产,大部分的宫中事宜还是让青玉负责。”
黛玉听此,便知道再无不妥了。求仁得仁尚何语?
更何况芳若的分量可不是一般的姑姑能比的了的。
“皇上圣明,臣妾是断然想不来这么多的。”
胤禛不由得一笑:“什么想不来,朕还能不知道你。明明就是你一早都想好了,引着让朕说的。好了,天色不早了,朕也得赶紧出发了,不然误了时辰可就不好了。”
“臣妾恭送皇上。”
胤禛扶起黛玉,拍了拍她的肩膀,对紫鹃说:“好好照顾你们小主。”
“奴婢遵命。”
胤禛正欲出殿,黛玉却又娇娇柔柔地开了口:“皇上!一路保重!臣妾和腹中的孩子等着你回来。”
“好!”胤禛抬手做了个不必相送的手势,大步流星走出了乐道堂。
看着那身影渐行渐远,黛玉松了一口气,换了副淡然的表情:“紫鹃,去收拾一间向阳的好厢房,留给芳若姑姑。咱们这延禧宫,也终于算是能有个倚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