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古庙疯人怎促奶水(1/1)
“谁呀。”厂一宝问道。
“我,三嫂子。”门外响起了一声爽快的回答。
“呀,是他春月婶子呀,”厂一宝虽不见人,但那声音却是异常地熟悉和亲切。她急忙站起来要去开门。
“吱”的一声,厂一宝家虚掩的房门被推开了,董春月哪里还需要厂一宝过来。
见董春月带来了很多很多的鸡蛋、点心和挂面,厂一宝满脸惊愕:“他婶子,你的‘奶糖’早已经送来,这还破费干什么呀。”
“三嫂子,这可不是俺送的哦。”董春月笑呵呵地没有说完,厂一宝急忙招呼女儿小菊:“小菊,快给你婶子搬个小凳子过来。”
董春月边坐边接着上面的话茬说,“这是俺娘家小孩舅让我代看恩之来的。上次我回娘家,小孩舅听说布山哥得了个儿子,高兴的不得了,特意托我表达他的‘意思‘和恭喜。”
“他舅真是有心了,他爷回来后,我告知一声。”厂一宝知道董春月的孩儿舅和郑布山是师范时候的同学,而且处得相当要好。
说起他们处得相当之好,就不得不提他俩在读师范时一段非常有意义,甚至有些神奇的时光了。
董春月的弟弟、郑布山的师范同学董从化,是一个非常热爱文学的青年。读师范时,正是如火如荼的解放初期的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写好这一时期的革命变化,他选择了亲三县比较有名的几个地点进行进行走访调研。这几个有名的地点就是有着一定历史的土山、东营、南营、办营和文王塘庄。
因为同学中,郑布山就是文王塘庄的人。而且他还听说五代十国时,这几个地方是郑文王的重要之地,郑布山祖居文王塘庄,应该是郑文王家族的后裔,对千年之后的这些地方应该有好奇之心,应该很乐意陪同自己一起走访调研。
找到了郑布山,正如董从化所想,布山十分乐意。其实,就算没有没有这些渊源,作为同学,郑布山也一定会帮忙的。
于是,每个周日上午的八点到十点,他俩就先到亲三县火车站帮忙搬运粮食,这样可以挣些票子,用于走访调研时的吃饭等用途。十点以后,他们就有计划地先后走访调研土山、办营、南营、东营、和文王塘庄了。
文王塘庄的东南河堰与羊马口河之间,还有三、五十米宽度不等的土地,其上长满了树木。在这些宽度不等的土地中,有一处比较高的地方,其上坐落着一座破败的寺庙。一个周日,走访调研的董从化发现寺庙的不远处,有一个衣衫破旧的男人正在摇头摆尾地胡乱走着。于是他好奇地似乎突然忘却了身边的的郑布山,一溜烟地挨近这个“庙人”。
谁知这个“庙人”发现董从化靠近的时候,竟拿起一根木棍当作枪用,匍匐下来用“枪”指着董从化,嘴里“嘎嘣、嘎嘣、嘎嘣”地呼喊着向他“射击”。
董从化不再靠近,等候向马上跟上来的郑布山打听清楚。
郑布山说:“这所破败的寺庙,是五代十国时期祖上郑折都的建筑。这个疯疯癫癫的人,几年前头部有弹伤地昏迷在这所庙里。好心的庄人用热酒给他的伤口消毒,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并在他苏醒后一直提供着一些食物,这也包括我和父亲。所以,他才能够活到现在,但是精神很不正常。“
听到郑布山的如此述说,董从化既感到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好素材,且感到他也需要奉献爱心,于是决定有空就和郑布山一起带些食物和神经性药物来看望这位“庙人”。
各位看官,这个插叙有点长,剩余的部分,恰当的时候再给各位看官叙述吧。总之,通过这样一个共同的走访调研,郑布山和董从化成了铁哥们。
话再回到厂一宝和董春月这边。董春月围着火盆坐下来,烤了烤手、暖了暖身子又说:“三嫂子,恩之长得越来越好了吧?”
“长是长了点儿,但还是瘦小、虚弱、多毛,精神比不上正常的孩子,似乎萎萎靡靡的。” 厂一宝边说边去里屋将儿子抱出来。
“嗯,三嫂子,还是越长越好啦。”董春月微笑着,但随即收敛了微笑,“也许营养还要加强。”
“嗯,是的,是的。不过,孩子消化一直不好,和他姐姐小菊小时候相比,大便次数太多了,而且明显地消化不细。”
“是这样啊,三嫂子,把孩子的肚兜缝厚些,注意保暖。”
“好,好,他婶子。现在,奶水又开始变少了,又加消化不好,俺开始担心以后的状况。” 厂一宝边说边将孩子重新抱了回去。
“嗯,估计是饭食变差了。不过,你不要担心喽,这好吃的不又来了吗?,哈哈。”
“嗯嗯,是的,是的。要不,俺还真不一定有什么好法子呢。对了,他婶子,你听说大前门牛屋北易家儿子夭折的事儿了吗?”
“听说了,怪可惜的。”
“是啊,与恩之一年的人啊,太可惜了。” 厂一宝一脸疼惜的表情,“听说是饿得拉肚子造成的。孩子的妈妈误会了病情,要不,也不至于丢命啊。尹三米孩子的事儿你知道吗?”
“也是知道的,三嫂子。”
“那也是与恩之一年人啊。听他爷讲,在人民医院看见过。因为工作忙,他爷提前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病。”
“唉,小儿麻痹症。”董春月叹了一口气。
“那可不好治呀。”
“嗯,但医生特别卖力,不光保住了命,而且左腿也仅仅是轻微的后遗,肉仅仅不是像右腿那样的饱满,只要营养跟上,长大后基本无异于常人。”董春月很高兴尹土月的治疗效果。
“那真是太好了。”厂一宝知道尹土月营养一定能跟上,因为他不止一次地听人说过,集体做餐人对尹三米私下的“关照”。这种“关照”,足以让尹土月比别的孩子营养更好。随之,厂一宝话锋一转:“他婶子,俺怎么听说不少对俺家恩之的风言风语呢?”
“三嫂子,是有一些,但你不要往心里去啊,都是迷信。你要放宽心,好好带着恩之成长。”
“唉,俺孩子生来就是怪异,如今还要承担这样的流言蜚语,对恩之好不公平啊。”突然之间厂一宝的眼眶里就有了湿润的东西。
“三嫂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说后,董春月也久久不语。
又过了多日,虽然精打细算着吃,但新送的“奶糖”又吃完了。慢慢地,奶水少了,然后,是更少,随之就有似乎枯竭的趋势。
这可怎么办啊,厂一宝苦思冥想怎么促进奶水的产生。于是,她便想到曾经有人说过的一个偏方:豆汁可以促进奶水。随后,她又想到了南场大屋。
南场大屋,属于东屋,一排南北。北头几间是集体厨房和用餐之地;中部几间 是用褶子穴起来的一个一个粮仓。而这些粮仓中,就有一仓是黄豆。是用做来年的种子,和社员偶尔才能吃上一次的豆腐。
但如何获取黄豆呢?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要知“庙人”的情况,请看以后分解。
正是
春月带看送“奶糖”,灾年又来大帮忙。
怪孩逢上风言语, 一宝苦思促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