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墨香之家 > 制作的工序

制作的工序(1/1)

府城的人交给徐仲林处理,芦苇便回了柳林村收拾东西。

“阿娘,八月底让黄家人来把莲子打完,九月初就要摘杆子抽丝了,丝还都照老样子阴干不能暴晒,”芦苇一边装东西一边嘱咐佟母。

“阿娘晓得的,到是你这些草皮都带去吗?”佟母忙的脚不沾地的帮着装草。

“都带去,秋收的时候我会回来一趟,”芦苇给了佟母一个安心的眼神,娘俩在家忙了两三天,佟徐两家的田也都撒好了种子。

第四日清早,徐仲林牵着两辆车回村了,徐家兄弟们都等在了佟家的门口。

“东西都齐了没有?”徐仲林跳下车问。

“都收拾好了,”徐五子带人进屋扛着东西,飞快的送去了车上,几人忙活了半个时辰,给两辆车堆的满满的,算是装的差不多了。

“走!都沿着车架边坐好,”徐仲林说了一声率先上了车头。

“芦苇我明天回来接你,再把剩下的东西一并带走。”

芦苇点点头,看着马车跑的飞快没了。

回家收拾好泡的油,差不多收拾了大半天的样子,下午去塘边转了一圈,晚上早早的上床休息了。

第五天早晨徐仲林回到自己家,把整理出来的油扛到车上绑好,然后去他爹那边说话。

“阿爹我们走了,家里的田就交给你了,你有啥事带信去府城俺们就知道了,还有秋收后的稻草是俺们要的。”

“明白了,路上赶车慢点,”徐父也没多嘴问什么,目送儿子儿媳出了村。

路上徐仲跟芦苇唠叨道,“瘸子叔屋里挑了四五个半大小子,都跟哑巴一样,问话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让他们干什么活?”芦苇好奇问。

“看油灯活,还有刮地筒子灰,纸坊子昨天三哥他们到了就开始动工了,今早我走的时候,草根正带他们打浆忙的脚不沾地的。”

“拉去的人都在干什么?”芦苇又问。

“除了挑出来用的,能动的都带着下地种东西了,不能动的去脱土胚,妇人们都去野外采草啥的没闲着,岳父还让找了四五个郎中大夫去了豆庄。”

“对了,昨天黄阿兄带了二十多个姑娘去豆庄,说是三嫂回去交代的,采薇专门托付的这媒人事,”徐仲林回头说完。

“王家庄还有这么多姑娘?”芦苇挑眉咂舌。

徐仲林提起来就想笑,“王家庄的到是没有几个姑娘,都是黄阿兄托付媒人到处说回来的,昨天下午人送到,采薇带着胡娘子召集了庄里没亲的人挑,没亲的看对眼了,给了大半袋粮食就把媳妇领回去了。”

“昨儿傍晚,粮食还是黄阿兄亲自送回去的,庄里如今看着都喜气洋洋的,走哪都看着一片热闹气,跟之前死气沉沉的完全不一样。”

“有家有盼头了,人的精神面貌肯定会变的,”芦苇也没觉得意外,下午马车到了豆庄。

豆庄上人来人往的跑动,农田的四周都是人在吆喝干活,远远的看着,农忙的景象异常繁荣,孩童放牛打闹的声音清晰可闻。

“阿姐你来了!”采薇高兴的过去抱着她姐,豆庄一下来这么多人,她一时不知怎么安排的好了,阿爹每天都是带人拼命的抢收粮食。

“嗯,这几天辛苦你了,有吃的吗?”芦苇声音不大的问道。

“有,”采薇背起她姐的包袱进屋盛了饭送来。

芦苇跟徐仲林坐下吃完饭,歇息了好一会才起身。

“我去油坊那边看看去,你有事派人叫我,”徐仲林走前说道。

芦苇挥挥手没说什么,转而看着采薇问道;

“庄里的妇人现在有多少?”

“加上昨天黄阿兄送来的,约么有六七十个了,不过都被阿爹派出去采草药了,需要我叫她们回来吗阿姐?”采薇之前都是六神无主的,这会姐姐来了,她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不用找了,晚上回来看人再说吧!你该忙什么还忙什么,我去炼油屋看看去,”芦苇起身朝南林河走去。

路上遇到不少陌生的妇人,她们一脸的好奇看着她,并不都是在干活忙碌。

芦苇最先去的是纸坊子,关紧的前门还上了两把铁锁,她绕去了后门进院子,院子里的地面,被她爸全给整成了石块垫出来的。

“谁……你咋过来了?庄里忙好了?”徐仲林戴着围裙听见开门声,抬头一看是芦苇进来了。

“人不齐就没吩咐人做事,黄阿兄你们能做的下来吗?”芦苇笑吟吟的问黄大郎,走到晒纸板跟前仔细看着纸。

“做的下来,并不是很累的活,”黄大郎摸头回答笑。

“能适应就好,藤汁的比例有些稀了,寮草捣的不够均匀,做出来的纸厚薄不一,昨天做的纸,回头晒干了留着我们自己用,”芦苇说完直起身。

“啥?纸不对呀?”徐仲林几人放下东西就跑纸板跟前看。

“纸浆刚做出来的时候看的不明显,等滤完水晒干纸,迎着阳光就能看的特别明显,”芦苇轻轻的揭下纸,放在几人手上让他们感受,然后对着日光给他们看。

“这块透光亮的就能看出来薄了,这一片有点不平摸着厚,对着光看是不是就暗一点?”芦苇指着纸一一告诉他们。

“俺是严格按照佟大叔给的标准配的呀!怎么会做出来的不一样呢?”草根一头雾水的嘟囔道。

“现在有新的浆絮吗?”芦苇闻言问道。

“有!”徐仲林转身急忙去屋里拎了寮桶出来。

“你看,草的比例也是按照之前的标准配的。”

芦苇提桶试了试轻重,“什么比例?”

“一比一桶半,比例没有差过,”草根赶紧回答道。

芦苇又走向藤汁跟前,试了桶的重量,“桶出问题了。”

“桶?”众人一时惊讶住。

“寮草桶比藤汁桶重了很多,桶重比例就会出现问题,一池子最少需要七桶寮草,一桶少两三斤水不觉得有什么,要是七桶少二十多斤水就出漏洞了,拿秤过来,再拿几个没用过的桶重新秤重,”芦苇说完徐仲林忙不迭进屋找桶。

草根找了大秤出来,一时间几人抱桶的抱桶,秤水和料子的比例反复核对后,才刻上需要的尺度。

“你们刚做对东西不熟悉,后面做习惯了,手试试就知道量对不对了,我去油屋那边看看去,”芦苇擦干了手上的水走了。

院子里的几人面面相觑,没想到白费了一天的纸!

“没事黄阿兄,俺们以后也需要用纸记东西,平时有纸也舍不得用,做出来的好纸都是留着卖的,这回好了省的没得用了,”徐仲林笑着开解众人。

几人耷拉着脑袋都没说话,沉默的干着自己手里的活。

芦苇来到炼油屋被人拦住了,是个半大的孩子挡着门,“这屋不给进。”

“我也不给进吗?”芦苇笑问。

那孩子眼皮垂着道,“你天王老子来了也不给进。”

“我叫佟芦苇,你去告诉瘸子叔一声,他会给我进的。”

“你是少东家?”半大小伙连忙缩回手,有些惶恐的看着芦苇,看样子这名字是得了特殊的交代。

“少东家对不起,俺不知道是你……”

芦苇摆手,“门看的不错!瘸子叔在屋里吗?”

“在的少东家,”半大小伙子急忙侧身让路带人进去。

芦苇走进院里,闻着一股似有若无的味道,她使劲嗅了嗅空气。

“瘸子叔蒸胶了吗?”

潘瘸子回头看芦苇笑,“俺以为少东家明天才来呢!”

“瘸子叔这声少东家让我好生别扭,以后叫我芦苇即可,”芦苇笑着走上前,揭开锅,看锅里煮的胶汤颜色差不多快好了。

“牛皮胶?”

“嗯,你说的鱼胶俺拿不准是啥样的,没敢动手试做,决定还是用牛胶试做保险点,”潘瘸子诚实的说了他的无用。

芦苇低头舀了点胶汤出来闻了闻,“拿药过来。”

在远处围观的几个孩子,一时不知如何好了,齐刷刷的看着潘瘸子等他同意。

“看我干啥?少东家要啥就给拿啥呀!东家是行家来了多跟着学,”潘瘸子吼了一声。

几个半大孩子急忙进屋抱着药材出来了,其中拦芦苇的这个孩子拿着秤。

芦苇着重的看了他一眼,接过秤擦干净打开药袋看了看。

“他叫虎子,今年十三岁是个孤儿,以后会跟着我进墨房,”潘瘸子低声简单的说了两句结束。

芦苇听了没接话,而是专心的挑了药材出来,一样秤重好拿起来给几个孩子介绍。

“凡是做墨的都不怕人学了去,因为墨方里的东西细说下来,可以达到一千多种,一墨一方可以说并不夸张。”

“不过我们做墨是为书写服务的,一块墨赋予了它很多的东西了,那么它就失去了它本来的价值,它本身就是为了传递文明而存在的。”

“若是一味的抬高它,用奢侈至极的东西做墨,这块墨唯一的价值就是束之高阁,连面见世人的机会都没有。”

“做墨并非只有桐子油能做,最早的时候猪油和清油都可以做,清油也称素油,如豆油云菜油等,但是经过大家集成试验下来。”

“所有的油都不如桐子油出烟多,桐子油烧烟看的好,出烟率可以达到八成,其它油只能达到三至四成,且做成墨放久了会变淡,桐子油的墨越久越黑,因此它就保留下来。”

“与油烟墨比肩的还有松烟墨,也就是你们没事去刮的地筒灰,它们之间各有特色特长。”

“松烟墨适合做成药墨,被爱墨者收藏,它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神采光泽,适合平时画山水用,或者写较大的字用。”

“油烟墨恰恰与它相反,它黝黑而有神采,适合平时各种书写,现在我告诉你们做墨的二十一道工序。”

“浸油、水盆、油盏、烟椀、灯草、烧烟、筛烟、镕胶、用药、搜烟、蒸剂、杵捣、秤剂、锤炼、丸赶、样制、印脱、入灰、出灰、水池、研试。”

重生之凤于九天祈期归枕边遇贵人,四两拨千斤黑化交界处求生:当我获得了草神模组让你拍短视频,你拍文物出逃?高甜:喵星少女教我追求冰山校花冷情虐爱:傅先生的第一罪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