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周瑜之策(1/1)
周泰一看双刘联军重兵将自己围在此地,便知道今日恐怕是不能善了了,这立刻激起了周泰的凶性,当即提起大刀,将挡在身前的刘军士兵砍杀,诸葛亮看到周泰如此凶悍,当即便派关羽准备将其斩杀。
就在周泰被联军围起来时,周瑜的大军也一路追了过来,就在周瑜已经听到前方已经传出了震天喊杀声,周瑜催促大军快速行进时,忽然鼓声一响,前方出现一军,为首大将正是张飞。
“哈哈,周公瑾你已中我家军师之计也,速速束手就擒吧。”张飞道。
周瑜还没说话,旁边的董袭便受不了道“哼,环眼贼休要嚣张,看我会稽董袭前来战你。”说完,挺枪朝着张飞攻去,周瑜急于前去救援周泰立刻命令全军压上,张飞怡然不惧,一面和董袭交手,一面命令大军抵御周瑜的进攻。
张飞大军是处于一处小坡之上,有着一点地形优势,由于地形限制,周瑜大军的人数优势没办法体现出来,迟迟无法拿下张飞,听着前方已经动静越来越大的喊杀声,周瑜心急如焚,看向了依然和董袭战在一起的张飞,周瑜决定还是得从张飞身上走突破口。
当即便召来蒋钦、陈武、潘璋等人立即对张飞展开围杀,众将齐上,张飞立刻便落入下风,立刻败退,张飞一退,周瑜立刻挥师猛攻张飞大军,没有了张飞的指挥,大军立刻便被周瑜大军压制,被打的落荒而逃。
就在周瑜认为可以顺利救援周泰时,前方又窜出一军,正是荆州大将文聘和黄忠、霍峻等人,周瑜看着文聘的大军也没有多说,指挥大军朝着文聘等人就冲了过去,此地开阔完全可以发挥周瑜大军人多的优势,而文聘军人数有两万多,短时间内周瑜也无法打败文聘等人。
而此时包围圈内的周泰的战斗已经快要接近了尾声,由于被关羽盯上,周泰没法脱身,仅仅一刻钟他带领的五千大军,便死伤了一千余,和关羽对战,又让周泰无法分心,而武力上巨大的差距,让周泰仅仅和关羽对战仅三十余回合,周泰便陷入了绝对的下风,再打下去恐怕要被关羽阵斩当场。
看着越来越少的大军,周泰明白不能在和关羽纠缠下去,当即以被关羽划伤后背的代价,冲出了关羽的攻击范围,带领着二千余大军朝着周瑜大军的方向退去,而刘备焉能看着周泰和周瑜汇合,当即便派出了三千余人挡住了周泰的退路,原以为能够挡住周泰,哪知周泰等人死战不退,硬是杀散了刘备的三千余阻挡大军,朝着周瑜的方向退去。
刘备只能将包围圈的周泰军迅速消灭,而后快速支援文聘等人,而此刻周瑜和文聘的大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已经将战场变成了绞肉场,每一刻都有无数的士兵死亡,双方比拼的就是耐力,就看谁先顶不住了。
而周泰的二千大军,忽然来到文聘大军的身后,让文聘吓了一大跳,阵型瞬间大乱,周瑜也是立马抓住了机会,全军压上,和周泰来了个前后夹击,让文聘大军阵型瞬间大乱,被周瑜大军压住住了,然而随着刘备大军的到来,周瑜大军的人数优势瞬间丧失,而这已经是江东最后的精锐力量了,若在这一次全部丧失,则扬州将要拱手让人了,因此周瑜只能命令大军后撤。
而双刘联军则趁势掩杀,最终以周瑜逃回宛陵城而结束,此战周瑜方面共损失了一万大军而双刘联军只损失了三千不到,可以说是一场大败,由于自己擅自追击造成的大败周泰自责不已,跪在周瑜的面前道“此战乃我之过,请将我斩首示众。”
周瑜服气了周泰道“此战非幼平之过,是我太心急了,才中了那诸葛孔明之计。”
陈武接着道“大帅,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周瑜现在是众人的主心骨,可以说江东的生死存亡,都在周瑜的一念之间,周瑜看着他们希冀的眼神,也不忍大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道“汝等先在此阻挡联军,我回去和主公商量一下。”
周瑜想着此刻已经到了江东生死存亡的时刻,看来之前的想法要提上议程了,就是不知道孙权会不会同意啊,若不同意,又该如何是好,周瑜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吴郡。
回到了吴郡的周瑜立刻求见了孙权,周瑜向孙权汇报了前线的情况,又将江东面临的严峻形势讲给了孙权听,孙权沉思了许久,看着周瑜道“依公瑾之计,此时该当如何。”
周瑜沉声道“此时外有双刘联军压境,内有众多山越叛乱,现今之计,唯有求援他人。”
“何人?”孙权道。
周瑜道“大司马赵沐。”
孙权道“赵沐与我等相隔十万八万里,如何能帮助我等?”
周瑜解释道“赵沐虽与我等相隔甚远,然其和宛洛之地却和荆州南阳、南郡接壤,只要赵沐大军压境,刘景升必然慌乱,必让文聘回援,只要文聘三万大军不在,则我军可迅速荡平内部山越,外抗刘备大军,待我等撑过这段时间,待袁、赵、曹三家大战一起唉,我军便可趁势荡平扬州,占据扬州全境。”
孙权问道“那赵沐怎会帮助我等?”
周瑜沉思良久道“主公,我有一策,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孙权道“公瑾,这都什么时候了,赶紧讲。”
于是周瑜道“将主公之妹尚香小姐嫁与赵沐。”
孙权一听立刻站起来道“此计不妥,这赵沐与吾父一辈,比小妹年龄大了十几岁,如何使得。”
周瑜跪下来道“正因如此,赵沐与汝父有旧,方才有可能,小姐也是孙氏之人,此危急存亡之际,当牺牲小我,以保孙氏之基业也。”
孙权听完沉默了,周瑜说的很有道理,此时的孙权还是一个热血青年,还不是后面脸厚心黑的东吴大帝,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但是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便道“那我向母亲禀报一下,听取一下他老人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