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高调出名,低调赚钱(1/1)
这时,又有人问:
“老胡,你明天还讲这个话本不,我明天携同僚一起来听。”
老胡摸了摸有些花白的胡子,刚要回答,便想起了苏寻对他的吩咐,面露笑容道:
“自然是讲的,此话本写书之人可是许诺给小老儿说书,不过嘛,每天只能讲一次。”
他对着面前一众人道:
“当然,也并非一定要听小老儿的说书,咱京城有家草堂书局专供此话本,诸位若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去买来一本消遣消遣。”
“还望诸位多多支持!”
老胡拱了拱手,笑眯眯道。
纵然如此可能会对自己的听众分流,可老胡不傻,他清楚能写出如此话本的人,不说文笔如此,但论于妙莲和王四希的故事,纵然杜撰也是有原型的。
甚至这本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想来那背后之人定然是大有来头的,没准昨日苏寻那小子也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小卒子。
在这一瞬间,老胡脑海里脑补了很多,甚至还暗道一声恐怖如斯后倒吸一口冷气。
“当真如此,那我还真要买本回去讲给其他人听听。”
“我也正有此意,同去同去。”
“走走走!”
好不容易众人三三两两的散去,脸上还充斥着意犹未尽,嘴边的骂骂咧咧看得出他们对这个王四希十分痛恨和厌恶。
与此同时,京城中其他说书摊子,也都呈现出如此模样。
被如此新奇凄惨的故事吸引,随后又被话本中的王四希给气到,在说书人介绍下,不少人向着草堂书局而去。
今早开张,草堂书局一直少有人来。
此时,正在书局中整理书本的小厮忽然看到门口来了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不由迎上前去。
“这位客人,您莫是来买书的?”
那书生点头,看着挺和善的,可说起话来却有种咬牙切齿的感觉。
“你这书局当中,是否有于妙莲的话本?”
小厮心中一惊,不明所以,“客人你怎么知晓?”
“自然从说书人那边听来的,废话少说,伙计给我拿一本来。”
纵然心中有所疑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小厮还是转身从书桌上拿来一本。
在他转身的瞬间,不知是不是错觉,隐约听见那书生小声的骂着什么,听着像是这话本的主人公王四希。
小厮挠了挠头,当真是怪事。
递上话本,小厮还没来得及说话,便看到书生迫不及待的翻看话本,双眼徒睁。
“果然是这个,狼心狗肺王四希,可算让我找到了,这种人渣居然还能高中,当真是苍天无眼……”
书生付了钱,捧着话本看着一边骂骂咧咧的离去,看得小厮眼神怪异无比。
还没等他细想,便又有了客人上门。
“伙计,给我们来两本于妙莲的话本。”
小厮定睛一看,是两位姑娘,二话没说,又从书桌上拿起两本递了过去。
“这话本倒是写的精彩,凄美这于妙莲,可恨这王四希!”
其中有位姑娘指了指书本封面,问道:
“北斋先生?伙计,这北斋先生是哪位?”
一般话本不都是用真名示人,没想到这位北斋先生倒是特例。
小厮摇头回道:
“这小人就不知了,不过此话本确实是北斋先生所写。”
他当然不能泄露苏寻的身份,这牵扯到与对方的合作,当然还有书局的未来。
这北斋先生,自然就是苏寻的笔名,他也不想太高调了,所以随便用“北斋先生”这么个笔名,也要省去些麻烦。
高调出名,低调赚钱,这是苏寻的态度。
送走了两位同样面露愤慨的姑娘,紧接着便又有更多的客人前来,一般无二,都是来买于妙莲话本的。
见此情景,小厮也顾不得心中的疑惑,赶紧招呼着客人们。
一时间,疑惑并快乐着。
咱们草堂书局何时如此热闹风光过?苏公子当真不是一般人啊。
心中感慨的同时,也为自家老爷签下苏寻这一话本感到庆幸。
在草堂书局开始因话本起死回生的同时,说书人以于妙莲这个话本引起的轰动还在京城的民间发酵着。
不仅仅是市井之间的说书,听风楼等高雅之地也有戏曲将于妙莲和王四希的故事展现在达官贵人们面前。
他们世家显赫自然无法理解其中某些情况,比如王四希早年的贫寒艰苦和岳父母的压制等等。
不过他们倒是知晓,在发妻坚定不移的支持下考取功名的王四希转头抛弃发妻这等无情无义之举,实在是遭人唾弃,为他们所不齿。
于是乎,于妙莲的故事也逐渐令达官勋贵们所津津乐道。
一时之间,这个故事在整个京城广为流传,无数人纷纷怒斥负心汉王四希,王四希整个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有人甚至公然威胁,若是让他知晓了王四希是哪个,定然冒着官府拿人也要痛打对方一顿。
随着故事的不断发酵,草堂书局也随着话本的不断刊印而赚的盆满钵满。
别看刊印话本单本利润不高,再加上官府的印书坊挤压市场,才让书局难以为继。
可草堂书局在于妙莲话本上早就有所准备,趁着百姓们正在兴头上的这股风,赶紧将囤积的话本卖出,同时也不断刊印。
而其他印书坊在得知了此话本的火热并刊印售卖时,草堂书局早就打响了名号,并且早就领先了好几步。
不得不说,说书人这一步确实让草堂书局拥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
“哈哈哈,还真是多谢了苏先生的话本,我还从来没见书局如此热闹过。”
何修文满脸笑意的对着苏寻拱拱手道。
苏寻淡定的摆摆手,手握文豪系统,赚些小钱不是简简单单的吗?
只是基操罢了,淡定淡定。
“区区话本而已,早有预料。”苏寻很是装逼的说道。
其实他根本就没预料到于妙莲的故事会有如此大的反响。
他心中有所猜想,这可能是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百姓生活困苦找不到出路,书生学子学业困难,商贾商业不兴,种种压力之下,于妙莲的故事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