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二曲演奏地(高中)概况(1/1)
对了,忘记介绍这所高中了。这所高中占地70亩,位于王台这座小镇上,因为是划片区入学,因此,学生以农村孩子居多,再有部分镇上做生意或者上班的工人家庭孩子,还有几个是县城孩子,找了关系来这里上学。
这里只有两点式的生活:宿舍、教室。如此,可以让学生一心扑在学习上。食堂没有餐厅,食堂做好饭,学生打饭后,得将饭带回宿舍吃。食堂这边情况是:伙食一律是“大锅饭”,一个“饲养员”,一口大锅,一把大铁锨(炒菜用)。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派出两名学生去食堂取饭,回宿舍再分给舍友。因此,食客这边是:两个打饭生,一个铁桶(早饭盛稀饭、中晚饭盛菜用),一个脸盆(盛馒头用)。吃的是大锅饭嘛,一律平等,没有甲菜乙菜之分,因为只有一个菜。食堂老板的宗旨很明确“此处是我包,此饭是我造,甭想吃得好,只能凑合饱”,就连学生们屙出的屎,色泽都那么“清淡”(想想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不容易啊)。
亦可能是校领导用心良苦,担心学生吃太饱而懒惰,所谓“饱暖思淫欲”吧。(校长听了急忙说“对对!”)。
学校不允许学生走读,都必须住宿舍。每个人一间宿舍,宿舍里一应俱全:卫生间、浴室、衣柜、学习桌、台灯、暖气…,对!以上都没有,那是想象而已。床是上下铺,八个人一个房间。宿舍里面没有水,露天的一排公用水龙头,在宿舍楼下,在冬天,被冻住流不出水是不可避免的。更不要提暖气了,学生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学生宿舍楼北边不远处是教师宿舍,是很小的平房,每家平房只有两间小屋,小屋外还有个很小的院子,可以想象为北方农村住房,只是迷你版而已,而且小院只有围墙,没安装门。还有一栋三层居民楼,是给学校领导和高级别的老师用的。那时候的老师,工资水平、居住条件也较差。当然,现在好很多了。
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早晨有早自习,晚上有晚自习,两个周歇一天假,学生可以回家,也可以不回家。
既然不允许学生走读,就没有父母在学校附近买房租房让孩子走读的现象。很多家长在家做了好吃的,隔段时间带到学校一次,给孩子们加加营养。一般是星期天的时候较多,这一天,学校门卫管的就不那么严,家长和学生进进出出,学校之外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所学校的存在,才觉得它不是那么神秘。
这一天,外面的小商贩也多了起来,着急地等待着顾客。想必这一天,门卫是最拽的。学生、家长、商贩都早早聚在学校大门里外,等待着门开的那一刻,这时候,他们的眼睛齐刷刷聚焦向门卫。门卫一扫平常吊儿郎当的神情,表现得严肃而坚定,看到大家都盯着自己,他觉得门卫工作神圣且重要,他不时地看看表,只有一分不差的那一瞬间,才打开学校那扇大门。
作者在想,门开的那一刻,若是配上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效果最棒了:当当当当,当当当当…。不过呢,若是此音乐正响起的此时,突然一个小贩来一嗓子“磨剪子来趟菜刀!”,…真是有损气氛。
平时,学校不允许学生随意外出,意图是让其闭关修炼,待有朝一日即某年的6月7、8、9日,如同孙悟空从五指山腾空而出一般,被名校录取。
而作者认为:无论高考成绩怎样,一名高中生算是解脱了,走出炼狱…。有人把这段学习时光看作“锻炼”,那么请问:你愿意继续这种锻炼吗?你若是看作“纪念”,那作者就无话可说了。也对,看作“纪念”,是自己脱离“平庸人生”的证明。
中国的高中都是如此吧,繁重的学习,只为了分数,分数亦代表了老师的水平与成就,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那是“以后”的事,与“现在”无关。而大多数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的想法是:考个高分数,上个好大学。孩子们呢,就拥有了光环,等到找工作、找对象、找机会的时候,就多了几分把握。当对方听说你是211、985大学的,会对你刮目相看,第一印象就好一些,对“以后”是很有帮助的。
这么说吧,若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毕业后,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你只要喊一声“我是清华(北大)的,想找一份工作和一个女朋友”,你立马会得到一份双倍薪资的工作,并从现场任选一个女孩带走(哪位不信可以试试…?)。如此这般,高中的辛苦,想想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