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抗起一片天(1/1)
苏天择在商文那里得到答案后,两人寒暄了几句,并相互留了电话离开了这边。
确认一切事情后,苏天择便回到了店里,心里默默计算着时间:“东村的税收是半年一次,上半年已经收了,下半年要等到年底。现在回去也无济于事,只有现场抓获才是最有效的,年前赶回去应该来得及。”
…………
顾云曦跟张丽在沿河小学这边的报到也进行差不多了,现在只需要跟校长见个面,打声招呼就行。
“丽丽,张校长什么时候回来啊。”顾云曦问道,从早上到现在都差不多中午了还没有见到校长。
“应该快了,张校这个人是最守时的,应该在回来的路上了。”张丽道,她的目光一直看着远处的小路。突然发现了什么:“云曦,张校回来了。”
在远处的小路上,一个并不强壮甚至比较消瘦的身影用他的双肩扛着大麻袋,慢慢的往这边走来。
秋风清凉的时间,单薄的短袖衣服,是那么的坚挺不屈,缓慢沉重的步伐无比稳健,半米长的大麻袋扛在肩上,那是他扛起的一片天。
是沿河小学的一片天!
“丽丽,我们去帮忙。”顾云曦反应过来,急忙小跑过去,张丽跟在身后。
没两分钟,两人就来到了张校长身前,张丽开口道:“张校,我们帮您一起。”
张丽在沿河小学经过了六年时光,她更清楚的知道,张校长在这里到底付出了多少。
“你们是?”张校长打量着眼前两人,再三确认自己没见过,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两个人儿。
“我是张丽呀,我老爸是张文,小学的时候您经常去我家里做家访呢。”张丽一边伸手去接麻袋,一边开口。
“啊,是丽丽啊,都长这么大了呀,现在可是大学生,比我有出息。”张校长显然也没想到,眼前的人居然是十年前在这里上小学的孩子。
“嗯嗯,我在怀大上学,这次回来是做实习支教的。”张丽的眼中开始发酸,她注意到了张校长的肩膀,通红一片,右肩上很明显的比左肩高,这是多年以来臃肿积累下来。
“哈哈,好啊,沿河小学真是又出了一个大学生了。”张校长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是为张丽开心,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能走出这大山了。
“张校长,我叫顾云曦,也是这次来实习做支教的。”顾云曦也伸手去帮忙接麻袋。
很沉,很重!
“好啊,有你们两个小丫头在这里,这一届的毕业生肯定能取得更好成绩。”张校长开心的合不拢嘴,全然忘记了自己肩膀上还扛着一个大麻袋。
张校长并没有把肩上的麻袋给两人,边走边说:“走,我们回学校,孩子们也快下课了。”
张校长边笑边往学校走去,两人只能默默跟在身后,用自己的力量抬着一部分麻袋。
几分钟后到达学校,张校长开始了给学生做中午饭,早上出门前他都会提前把饭菜做好,这会儿只需要热一下就行。
由于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张丽和顾云曦就到办公室去等候,顾云曦注意到张校长哪里是在做饭也是面带微笑的。
张校长看上去并没有半点慈祥的样子,第一眼看着是凶巴巴的模样,可他却非常温柔,对待事情一丝不苟,十年如一日。
顾云曦道:“丽丽,校长家远吗?”
顾云曦很好奇,张校长这样每天辛苦,把工资都给学校做补贴,难道家里人都没意见吗?
“校长的家就在学校。”张丽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校长也是个命苦的人。
我爸说在他小时候家里失火,刚好他出去玩耍才逃过一劫,也因为那场火灾,他的家人都遇难了。
那时候还没有沿河小学,在一位老人的帮助下,他才慢慢长大,老人去世后,他就去镇上帮别人干活,攒下的工钱回到这里建了沿河小学。
开始的时候,没有老师,他就早上去镇上求那些学校的老师教他认字,晚上回来教学生。
久而久之,校长才把一年级的知识认完。镇里听说了这个事情后,也被张校长的事迹感动了起来,给沿河小学拨款,这才建立了现在的沿河小学。
听说当时这个小学是想以张校长的名字命名的,可被他拒绝了,他说:沿河小学不是他的小学,是整个沿河学校,是沿河村的希望。
沿河这边地区太过于偏僻,交通不方便,人口数量也不多,最后给这边划分到的资源也非常少。能够来这边教书的都是上了年纪的,工资也不高,人也少。
久而久之才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张校长为了能够省吃俭用,并没有再去建房子,这里的七栋房子,有一栋就是他的家,也是那个老人留给他的。
据说上面已经开始重新规划建设沿河小学了,具体什么时候实施还不清楚。
张校长今年应该快五十了,一直没有娶老婆,我映像最深刻的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们村一个大婶问:张校啊,还不娶老婆啊。
张校当时就很认真的说:娶老婆要花钱的,钱花了就不能给孩子们买好吃的,买本子和纸了。
我也是那时候才知道,我们的所有奖励本子跟笔这些都是张校用自己工资买的。”
张丽的声音有些哽咽起来,小时候不明白的事情,长大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以前不明白的事情。
原来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看到的美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遮挡了不美好!
山里的孩子都想着走出大山,张校长也在帮他们实现孩子们的目标,可回过头来,又有谁会记得,曾经那个像父亲一样照顾他们的人,在小学里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人,如今更是苍白了头发。
至少,张丽没有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没有看到过有人回到这里教书,更没有看到有谁回来看望过这位老人。
张丽也是,如果不是这次支教被分配到这里,她也不会选择来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