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邺城事成(1/1)
陶升、张白骑打定主意愿意归顺宁仪,而后就召集众将,准备将这消息公之于众。
…………
“归降?两位渠帅你们是在说笑吗?”
一众黄巾将领听了陶升和张白骑的话,都是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诸位兄弟,冠军侯已经许诺我们可在并州安家立业的机会,何况冠军侯有精骑无数,我等虽死也不可胜之。想必诸位也知道冠军侯的仁义之名,他不忍看我等白白赴死,才来劝降我等的。”
陶升示意一众将领安静下来,随后耐心的劝导着他们。
“冠军侯还说了,若兄弟们去了并州,想安稳种田的就有田种,想从军建功的就入并州大军!”
张白骑也在一旁补充了几句,用丰厚的条件吸引其余将领投降。
“这……”
“要不……降了吧……”
“对啊,咱不就为了一个安生日子吗……”
“不……不能降……天下太平的大业还未成呢!”
在场的十二个黄巾将领不是一条心的,主要分成了三派人。
第一派自然是主降的,有五人,都是张白骑和陶升的亲信。
第二派是持观望态度的,有两人。
第三派是坚决反对投降的,这五人都是太平道死忠党,其中也不乏心怀鬼胎者,想趁此机会除掉两个主帅夺权,以达到独领大军的目的。
这五人眼神不断闪烁,相互暗自会意,似是要有所异动。
“哼!我看两位是贪生怕死,爱慕虚荣吧!我们眼看就要破了这邺城了,这冠军侯使些小利就收买了两位,实在是我等瞎了眼才跟了你这朝廷的狗!”
“尔等勾结狗官,背弃大贤良师的道义,今日就先除了你们,再破这冠军侯,向大贤良师请功!”
五员黄巾将领都是拔刀突起,齐齐冲向上位的陶升和张白骑,杀心昭然若揭。
五将势不可挡,眼看陶升、张白骑就要殒命于兵变了。
“常山赵子龙在此,何人敢造次!”
赵云见势,猛地从张白骑身后挺枪杀出。
一记横扫千军,扫倒两人。
一记突刺,扎死一人。
又是两记凤点头,挑杀了最后两人。
作乱的五人转瞬即逝,七零八落躺在地上,成了一具具尚存热度的尸体。
陶升和张白骑愣是一动没动,眼看着赵云枪出入龙,一步两步,枪影之下映衬着血花,三下五除二解决了乱党。
“先前赵将军称我黄巾万余大军拦不住你一人,在下还以为将军是在吹牛,如今看来是在下浅薄了!”
陶升和张白骑看向赵云的眼神多了一丝敬畏和佩服,没办法任谁见了这么无敌的英俊武神都会忍不住犯花痴的。
“诸位,鄙人乃冠军侯义弟,偏将军赵云,眼下乱党已伏诛,我主仁德载世,诸位若肯降我可代我主承诺,诸位日后可皆在并州有用武之地,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赵云先对陶升和张白骑抱拳示意,随后挺着枪面对余下黄巾众将冷若冰霜的问道。
这底下的众将都不敢与赵云对视了,刚刚已经想降的几个将领,这下算是打定主意了,皆是抱拳愿降。
赵云锐利的眼神看向其余几人,这几人都是心头一颤,不敢再生异端,也跟着抱拳归降了。
赵云见大势已定,缓缓放下了长枪,回到了张白骑的身后。
“诸位,既如此,我等便去见一见冠军侯吧!”
陶升随后抱拳,示意赵云带他们带他去见宁仪,又给了张白骑一个眼神,让他统领大营中的事。
“主公,有几骑出来了,领头的好像是赵将军!”
陶升和赵云刚出来,斥候就看见了,立马就上报了宁仪。
“哦?看来是成事了,速速去接赵将军过来!”
宁仪眉头一挑,嘴角微微上扬,显然是料到了这大好之事。
“不!你直接带我们去,我们一起去迎接!”
宁仪改了主意,满脸笑意让这斥候带他们去见赵云。
“罪将陶升拜见冠军侯!”
见了宁仪,陶升等一众黄巾将领皆是下拜,见宁仪如此年轻,心里不经感叹其年少老成,卓尔不群。
“陶将军何罪之有,将军爱兵如子,免除了一场刀光血影,兵祸之乱,将军之仁义令某佩服!”
宁仪亲自上前扶起了陶升,微笑着说道,语气之诚恳让陶升感觉打心底的舒适。
“冠军侯乃国之栋梁,陶某不过是一祸国乱贼,实不敢当仁义之名,陶某只有一事相求,请将军好生安置我手下的兄弟们,他们都是些苦命的百姓,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反!”
陶升这人是心善的,他十分诚恳的想为手下的将士求个好出路。
宁仪心里也暗道没有看错陶升,不论能力,单论品性陶升绝对算得上好人善人。
“陶将军,多的不说,日后便是自家兄弟了,不必如此生分,叫我一声将军即可,何况我已经许诺张将军,给所有你手下的黄巾将士生路,绝不会食言的!”
宁仪拍拍陶升的肩膀,示意他宽心。
“诸位愿归降宁某,宁某不甚荣幸,日后便是自家兄弟,一道建功立业,早日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
宁仪又看向其余的降将,接地气的一番心里话,也让归降的黄巾将领们感到一阵亲切,意动。
“愿随将军惩恶扬善,重铸盛世荣光!”
一众黄巾将领在陶升的带领下,这下算是彻底拜服了。
招揽了各个主将的人心,其下部众就好办多了,未过多久,宁仪就彻底吞下了这支万余人的黄巾大军。
次日午时,黄巾大军带着辎重粮草,便从邺城外开拔,向西面并州方向而去了。
待黄巾大军撤得一干二净后,宁仪带着精骑,铠甲沾满血污,一副血战了许久的样子,直达了邺城之下。
“在下左将军,冠军侯宁仪,已带兵击退黄巾,速速开城,放我大军进城休整!”
立于邺城之下,宁仪冲邺城守将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