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又是口头奖励,能不能来点实惠的!(1/1)
梁白开回到家里后,先写了一份入股向淑芳服装厂的合同,交给许晴晴,给她讲解了一番后,又继续画卫生间的设计图。
周边的地形环境早都烂熟于心,他画起来也很方便。
废弃了原来的猪圈厕所,填平后将化粪池往外移。
之所以还是修建化粪池,一是现在的城市建设改造还没到这个地方,没有排污管道,必须有一个化粪池才行。
二是他想利用化粪池做一个沼气池,沼气可以发电,既能够解决24小时热水的问题,又在停电的时候有电灯可以用。
在这个年头,停电不说是隔三岔五,但也时不时的就发生了。
建了沼气池,就有备无患,临时停电了也不怕。
至于房子,他不仅要建一个卫生间,还要建一个洗衣房,晾衣房。
一份图纸很快就画好了,简单明了。
“这么快就画好了?”
梁白开放下笔的时候,许晴晴一边说,一边递来一杯温开水。
梁白开接过,笑着道:“嗯,又不复杂!”
“我看看!”许晴晴走到抽屉旁,拿起梁白开画的图纸。
“呀,你这个设计的,看起来比冰棺的卫生间还好!”许晴晴笑着说道。
图纸很简单,即便是许晴晴没看过图纸的人,也一眼能看出效果。
得到老婆的夸奖,梁白开心里开心,嘴上却不满的说道:“又是口头奖励,能不能来点实惠的!”
“你想得美!”经历过类似的场景多了,许晴晴自然懂得梁白开说的“实惠”是什么,红着脸娇羞的嗔道。
不过,还是回身就坐在了梁白开的膝盖上,环住他的脖子,香了一个!
梁白开心里乐开了花,女人啊,就是口是心非。
明明心里很很很很很很很很很很愿意,嘴里却偏偏要说不要不要的。
凡事啊,有了开端,就一定会有发展和高潮,以至于结局。
一夜无话。
第二天开始,王本福带着工人开始转移梁白开家粪坑里的粪便,然后拆除猪圈厕所。
梁白开则带着许晴晴去市一中的操场上练车。
下午回来的时候,原来的猪圈已经平完了,拆除的墙壁泥土砖瓦直接回填了原来的粪坑,倒也省事,没剩下多少建筑垃圾。
梁白开给王本福,以及他请来的李宝强、马大川、周建华,朱明清和朱明华打招呼。
“大家伙辛苦了!”
“感谢你们帮忙!”
边说,拆开一条黄鹤楼的烟,给每人发了一包。
“谢谢梁老板!”
“谢谢!”
“呀,4块2一包的黄鹤楼啊,这么好的烟!”
“那怎么好意思!”
“梁老板大气!”
“……”
拿到这么好的烟,李宝强、马大川等人一个个笑得嘴都快裂到耳根子上了。
王本福见了,有些炫耀的说道:“都给你们说了,给梁老板做事,他是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
“看看吧,光是一包烟,就顶你们一天的工钱了!”
“你们赚惨了!”
“那是那是!”李宝强等人都笑着附和。
给梁白开家干活确实爽,不仅工钱是别人给的一倍,还发这么好的烟。
甚至,就连他们吃的饭,也是王小平从合渣店里拿回来的豪华版合渣套餐。
去店里面吃,一顿就要2块钱一个人。
像他们这种干活的,一天三顿都是实打实的吃饭,没有过早喝稀饭的说法。
这样算下来,光是吃饭一天就要6块钱啊!
梁白开摆了摆手,笑着道:“大家辛苦,吃的喝的都不算什么,帮帮忙把活做精细一点就行了。”
李宝强等人立即回应。
“梁老板,你就放心吧,我们绝对好好干!”
“是啊,您大方,我们也懂的,活绝对给您做漂亮!”
“不好好干活,都对不起您给的待遇!”
“……”
“那就多谢了!”梁白开笑着说道:“我看该平的都平了,明天就可以动工了。”
边说拿出昨天晚上画好的图纸,继续说道:“我画了一个草图,你们看看,就按照这个上面的样子来施工就可以了!”
说完把图纸递给王本福。
王本福接过,一看说道:“呀,画的很清楚啊,我不会看图纸的都能看明白。”
说着,把图纸递给朱明清,“明清,你来看看!”
“好的,姨父!”朱明清接过图纸,看了之后眼里露出惊奇,“梁老板,你这个设计很新颖啊,这样做出来,这卫生间太先进了!”
梁白开有些意外的看向他,问道:“你懂设计?”
朱明清道:“我学过一点美术,老师说我有这方面的天赋,不过家里穷,高中读完就辍学了,没继续读书。”
会美术!
梁白开不由的一笑,说道:“会美术和设计是两个概念,你能看设计图吗?”
朱明清道:“我不干活的时候就喜欢跑到新华书店里蹭书看,因为考虑到美术的实际应用,就看过一些设计方面的书,平时自己也写写画画的,算是一知半解吧!”
“哟,还挺好学的啊!”梁白开赞了一句,说道:“既然你懂,那你就负责指挥,把这件事做漂亮了,我还另外有活给你做。”
“真的啊?”朱明清激动的道:“那太好了,梁老板你放心,我一定按照你的图纸上的做好。”
说完,把图纸递给朱明华,说道:“明华,你也看看。”
朱明华接过图纸,看了之后眼中也露出惊喜,激动的说道:“设计的真好,太有创意了!”
梁白开看向朱明华,发现他与朱明清长得一模一样,问道:“你也会设计?”
朱明华道:“我跟哥哥一样,美术是一起学的,平时看书也是一起去新华书店的。”
哟,还一下子遇到两个会美术,懂点设计的,还真难得。
王本福笑着对梁白开说道:“老弟,明清和明华是双胞胎兄弟,是我的老姨的儿子。”
说完叹气,“两个读书的好苗子,可惜家里的条件太差了,供不起上学。”
这种情况,在八九十年代还是很普遍的。
梁白开道:“虽然有些遗憾,但只要好学,终究有出人头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