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不足为证(1/1)
“我们墨家的理念一直都是非攻,人们好好的和平相处不好吗,非要去争个你死我活。各家都是想要天下大乱,而天下大乱之后,却是老百姓最受苦。战乱一起,战死的可都是老百姓,所以还是不要打的好。而在这里我也要说一件事情,就是最近楚国出现了一种能在天上飞的大球,能让人飞上天去,与我们墨家几百年前首任墨子做出来的机关鸟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说是楚国黄家所造,但是据内幕消息,却也是由儒家的小圣孙尚志发明的,我在这里想问一下,孙小圣可是曾经获得过我墨家首任墨子的传承?”
说完,这唐老头便看向孙尚志。
他也不认识孙尚志,只是在儒家的这一块,也就他一个年轻男子,想都不用想,这就是孙尚志了。
随着唐老头的问话,大家都看向孙尚志,想听听孙尚志会怎么说。
这个天下,谁能在制造术上面胜过墨家,还真是没有可能。
而孙尚志才多大,怎么可能且制造出这么厉害的物件,要说没有墨家的影子,还真是说不过去。以前只是听说是楚国黄家做出来的,想着是不是有墨家高手在帮楚国黄家,没想到却是孙尚志。
看到大家都看了过来,司马正初便对孙尚志说道:“尚志,你还是站起来说一下吧,无论怎么都没事的。”
孙尚志听到司马正初的话,便当即站了起来:“热气球的确是我做的,但是是我自己想的,与墨家真的无关。”
而唐老头却是笑了笑又说道:“孙小圣其实也无须否认,就算是你得了墨家的传承,我们墨家也不会把你怎么样。我们墨家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只要传承能传承下去,就行了。要是孙小圣真的得到了墨家的墨子的传承,那么我们墨家会以墨子之礼待之。要是你能回归墨家,那你就是我们这一代的墨子。”
“这……”大家也是被唐老头的这番话给惊呆了,这还真是当着儒家的面挖人啊,这不,三大儒士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
成了墨家墨子,以子为名,可算是圣人之境了,孙尚志这是一下子就要成圣啊。
虽说墨子的这个圣境与儒家的圣人有所区别,但是也是同样不可小觑。
而孙尚志马上就说道:“我真不是得了墨家的传承,要是真有,我也会还给墨家的。”
“拒绝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要不然儒家的脸可就丢大了。
唐老头又看了下孙尚志,却是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走出了凉亭。
这时又走上来一个身材健硕的老头,此人的精神头十足,还自带着一种威严。
这个老头一上来,司马正初就对孙尚志介绍道:“这是兵家现今最有名望的人,名叫王灿,曾经是金国的护国将军,兵家的兵法学识,可以说是在现实中运用得最为精湛。他曾经以两千步兵,对战五千骑兵,最后,骑兵却是损失惨重。”
司马正初一下子就把这王灿的经历都说给了孙尚志听,生怕孙尚志又不知道这人是谁。
只见这王灿走到了凉亭之内,把手举了起来。
大家这才看清楚,原来王灿的手中还拿着一本小书。
王灿马上就说道:“你们知道我手中的这本书叫什么吗?它叫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只有极个别的人知道这是孙尚志写的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么一本书,还有这个孙子又是谁,怎么感觉怪怪的,什么字不好叫,偏要叫孙子。
王灿又接着说批乏:“写这本书的今天也在这里,就是儒家的小圣孙尚志。他在儒家也只能被称作小圣,而在我们兵家这里,他却自称孙子。而且这孙尚志出道以来,也只是写了几首惊世骇俗的诗之外,便再没有任何儒家的学说著作了。有很大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现在娶了儒家大儒司马正初的女儿,所以大家一直误认为孙尚志是儒家的人。其实不然,我想信在场的人都知道,孙尚志在楚国军中几个月,便打了三场可以说是记入史书的三次经典战役。可以这样说,这种战绩,大兵家之中的确可以称为‘子’了,何况孙尚志还写了这本完全起过了以往所有的兵家著作的《孙子兵法》,所以我们兵家在这几个月里,也是坐在一起商讨,恐怕孙尚志就是我们兵家之人,要不然,他为何要在这书上称子?”
王灿的这一番话,可是让大家都为之一愣。
刚刚墨家的唐老头也只是说孙尚志得到了墨家的墨子传承,没有想到,兵家是直接就说孙尚志是他们兵家之人,而且已经在兵家称子,算是一个新晋的兵圣了。
这时他们才想起来,一开始德智禅师念的那首诗。
这孙尚志到底是哪个学派啊?
现在听到王灿这样一说,还真有这个可能。
儒家学说毫无建树,但是兵家却是有兵法出世,还自称孙子。
于是他们又如同上次一样,都看向孙尚志,希望他能给一个确定的答案。
其实说到这个,孙尚志还真不知道自己算是哪一学术派系。
好像自己前世的教育就是五花八门都有,没有专攻哪一门,甚至自然科学还超过了国学。
至于军事和诗文也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还真不是从学校里学来的。
而听到王灿的话,儒家的三大儒中的崔良韵马上就站了起来,这是人人都想争自家的这个会成为圣人的人才啊,这哪里行嘛。
于是崔良韵马上就说道:“尚志为人太过聪慧,所以所有学说都有所涉猎也不足为奇。尚志也不是没有儒家著作出世,而是因为其思想太过于新奇超前,所以我们三大儒士一致认为,他的学说还需要找适当时机才能面世,要不然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至于王将军仅以一部尚志写的兵书,就认为尚志是兵家之人,也太过于武断了,不足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