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归来(1/1)
银河联邦蓝星华夏国。
江城一处不知名大厦楼下
一阵头晕目眩的苏夕发现自己身处一片熟悉的场景。
自己穿越了!
“大收藏家系统居然玩真的”
苏夕连忙走进了眼前的商场,在商场内找个卫生间洗把脸。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蓬头垢面,乱糟糟的头发好像鸡窝。
身穿刚刚从医院出来,几天没洗过的一件发黄背心。
脚上是一双穿到破洞的365运动鞋。
但是此时苏夕只觉得喜极而泣。接着双眼血红的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自言自语道:“该准备起来了!”
几天之后,苏夕西装革履的出现在一处五星级酒店外。
酒店门口挂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
“欢迎XX鉴宝节目专家团来此举办鉴宝海选”
苏夕说明来意之后,在迎宾员的引导下被带到一个巨大的宴会厅,
整个宴会厅差不多两千多平方米。
此刻大厅内已经人山人海。
到处都是拿着各种瓶瓶罐罐,卷轴,书籍的人。
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这十几年蓝星爆发了一股收藏狂热,文物作为一种承载了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底蕴的载体。越来越受到更多的人珍惜和收藏。各种文物的价格也自然水涨船高。
XX电视台也顺应时代潮流搞了个鉴宝节目,聘请了多位在业内深耕多年的专家,组成专家天团。赶赴各地进行海选,海选之后,在挑选有代表性的文物,在节目中公开鉴定,整个鉴定过程将通过互联网和电视进行双重直播。
排了许久的队后,终于快轮到了苏夕。
苏夕小心翼翼的打开自己手提包。
从中取出了一支霁蓝色带描金花纹的花瓶放在手里。
这是一支乾隆官窑花瓶,整件花瓶呈霁蓝色,霁蓝色,指的就是下雨后天空的颜色,犹如水洗,清新淡雅。
花瓶的造型好像一位古代侍女优雅的身材曲线,看起来流畅而又赏心悦目。
除此之外一道道金光闪闪的纹饰图案在灯光下华丽耀眼,这些纹饰中有蝙蝠和八仙纹饰,寓意蝙蝠送福,八仙贺寿,福寿双全,还描绘有九支仙鹤,寓意鹤唳于野,声闻于天,有着规劝君王主动从天下选拔贤良人才为已用的寓意。
瓶底落款写有“大清乾隆年制”笔画端庄大气,字体方正。
结合前世经历,苏夕当然知道这是真的。不过还是呼唤了一下系统。
“滴滴滴,本系统开始鉴定。
……
鉴定结束。
名称:乾隆官窑霁蓝描金花瓶
年代:公元1760年
制造地点:景德镇
器型:天体球类花瓶
工艺:以钴作为呈色剂,通过1200度以上高温让钴发生过氧化,从而产生深沉的青色。
……”
苏夕长舒一口气,看来这一世没有出什么幺蛾子。苏夕手里的祖传花瓶还是真的。
此时隔着一位藏友苏夕已经能看到,马上要给自己鉴定的专家。
专家还是那个专家,留着短发分头,小胡子,蜡黄的脸上,一双小眼睛总是滴溜溜的乱转。
李凯宏 这张脸,这个名字苏夕一辈子也忘不掉。
永远忘不掉自己前世找到他,给他下跪,祈求他能再给自己一点救命钱时,他那得意的嘴脸,和最后冷酷无情的拒绝。
这时排队在苏溪前面的是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大叔。这个大叔看起来50多岁,不过头发已经花白。
这个大叔看起来没多少经验,双手颤颤巍巍的从自己的手提包中拿出了一个被很多报纸包裹的东西。
大叔把一层一层包裹的报纸打开。
露出了里面一个青绿色的笔洗。
整个笔洗的造型,宛如一个拍扁的三足小鼎。整个器物表面十分光滑,没有任何文字和其他图案,釉面保养的很好,日光灯下散发出玉石的光泽。
在笔洗的底下,一抹抹火石红色自然渗出。起码按照一般古文爱好者的眼光看,这个笔洗看起来颇有价值。
大叔:“大师你好,这个笔洗是我家祖传的宝物,听我爷爷说这个东西是南宋时候的龙泉窑。应该算得上是价值连城。这次是我家小孩要结婚,我没办法,所以想把它出手,但终究心里有些没底,想向您请教一下?”这个大叔语气温柔而又客气,看得出来应该受过不少教育。
李凯宏斜着眼睛看了看这个大叔。紧接着又轻蔑的扫了一眼大叔手里的笔洗。
李凯红不耐烦的开口说道:“假的下一个。”
说着就示意工作人员带这个大叔下去。
苏夕面前的这个大叔好像一下子被抽掉了脊梁骨。手一软笔洗差点摔在地上,还好被桌子接住了。
苏夕很好奇的对着这个笔洗用了一次鉴定术。
鉴定结果。
器名:龙泉窑笔洗(清仿宋)
描述:这个笔洗是清代乾隆年间景德镇一家民窑精心仿制的一批宋代龙泉窑样品中的一件,虽然与宋代龙泉窑有一定不同,但是由于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当时成功欺骗了不少达官显贵,将其当做宋代的珍品进行收藏。
估价:1000华夏币
看到这个结果,苏夕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看来这世上终究真品难寻。
不过苏夕眼前这个大叔,此时已恢复了冷静,淡定地收回了手中的笔洗。
不过还是忍不住问道:“大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个笔洗不对吗?”
李凯虹继续不耐烦的说:“赝品就是赝品,哪有那么多需要解释的?你们这帮人总想着一夜暴富,捡漏,说辞都懒得换,来源一问就是祖传,既然你说是祖传的,那真假你找你祖宗问就好了。”
面对专家的嘲讽,这个大叔气的满脸通红。不过依旧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准备离开。这时苏夕看不下去了。
苏夕:“李专家,你既然收到鉴定费,就应该告诉人家这件东西真伪的缘由。你不说我来说。大叔,你这个东西虽然是赝品,但也确实不是现在仿的。而是清朝中期,也就是乾隆时期的仿品。虽然经济价值不太高。但是还有一定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整个作品如果非要说哪里对不对的话,其实是这个釉的厚度太低了,真品的釉面厚度恐怕起码是他的两三倍。”
“谢谢!”苏夕前面的大叔用感激的眼光看一眼苏夕,然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离去。
“哼!”鉴宝专家李凯红嘴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哼声。
这时工作人员对着苏夕说。
“这位先生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