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颖水葬兵魂 > 第7章 群雄逐鹿 暗流涌动

第7章 群雄逐鹿 暗流涌动(1/1)

是夜,北朝相府内灯火通明。半朝文武皆聚集于相府厅堂之上,垂手伫立,未敢擅动。辰时更响,竟无一人离去。片刻,丞相胡硕脚蹬皂靴,肩披绛袍,由内徐徐而出。

“诸位,时辰已然不早,何不早些歇息。有事可明日再议。”胡硕假意打了个哈欠,作慵懒状,正落座,忽见群臣跪拜不起。

“列位,这是何意啊?”胡硕不解道。

司马令道:“下官闻那慕容氏正挟持天王,一路北进,所过州府皆不敢拦,不日将达燕地。鲜卑复国几成定局,而天王生死难料,长此以往,中原必危矣。丞相,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我又何尝不知!”胡硕为难道,“然天王尚在而立幼主,恐难服众!”

司马令再道:“主少而力弱,何以守此社稷?”

胡硕低眉不语。

廷尉抱拳道:“我等皆愿奉胡相为新主,代周掌天下事。”

司马令遂领众臣呼道:“吾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胡硕惊起,连连摆手:“岂敢岂敢,我何德何能,承天子重任。”

司马令劝道:“为保中原不失,为救黎民于水火,望陛下莫要推辞!”

“也罢也罢。”胡硕微笑道,“本该我命中有此一劫。既如此,我便勉为其难。但有一事,请各位允准。”

“陛下请讲。”司马令道。

“还请妥善安置皇后及幼主,不可有失。若他日天王得以归来,我仍将禅位于天王,以全忠义。”

“廷尉大人早有安排,洛阳行宫可为周氏及世子行在。”

长安宫禁已形同虚设。半数羽林已随王祟而出,所余不过数百,宫门护卫尚显不足,更不论巡防监查。京城内城门将军直属丞相胡硕,夺宫于胡硕而言轻而易举。

子夜,皇后携幼子正于寝殿内歇息,忽闻殿外宦官报称,胡相晋见。皇后慌乱中未及更衣,胡硕便率众闯入,言称天王蒙难,为保社稷,乞请皇后懿旨,禅位、迁宫。孤儿寡母无所依仗,只得听命写下旨意,加盖玺印,连夜被迫迁出长安。

三日后,诸事大吉,胡硕正式登基,世称后周元帝。即令原司马令迁丞相位,亲率安乐公府一众于幽州城下交割,与慕容氏称兄弟盟好。

烟雨迷蒙,洛阳郊外周山则建大墓一座,内设各类金银玉器,兵马俑。后世之人由墓志铭可知,墓主人正是一代枭雄,大周一世主周通。

羌王闻信震怒,麻衣素缟三日为天王祭奠,礼毕,掷杯拔刀号令全族洗劫元帝新朝,兵锋一度进逼长安。元帝惊慌失措,急命人传信慕容丰都,讨得五万鲜卑铁骑相助终击退羌人。止战之日,三方于岷城签订盟约:羌王得陇西三郡,另新朝岁贡牛羊布帛万计,互市以安。鲜卑与后周以代郡为界,朔方重归鲜卑,两国永世盟好。后世称“岷城之盟”。

至此,羌王大利,声望日重。鲜卑则比之前朝地域更广,渐起逐鹿中原之心。于元帝胡硕而言,当务之急乃稳定朝纲,割地赔款实属权宜之策。然九州百姓以为奇耻大辱,揭竿而起者不绝,一时焦土千里。

彼时南朝,虽有暗流,却仍呈一派歌舞升平。建安城中,深街浅巷无不处处张灯,昼夜颠倒,引无数北方流民投奔。

上书房内,启德帝于南公,桓公言:“若论委曲求全,胡硕甚于朕百倍。纵使称帝,却观人眼色,又有何用!”俄而又道,“此番拨乱反正,全赖两位筹谋,卿等乃朕左右重臣,于后世青史必名垂千古。”二公唏嘘不已。

桓公道:“眼下朝局未稳,谢贼党羽未除,陛下不可掉以轻心。”

南公道:“桓公所言极是。我等仍是低估了谢氏,果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然冒然除之,恐生北周之乱,得不偿失。还需从长计议。”

君臣三人正在商议,忽听秦总管殿外禀报:谢老太君已于今晨卯时驾鹤西归矣。

殿内,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想当年衣冠南渡之时,老太君有恩于朕。纵然谢氏猖狂,朕仍不忍杀之。”启德帝黯然道。二公亦默然。

“传旨,暂解谢氏门禁七日,供谢氏至丧。你亲自去一趟。”秦总管领命退下。

“陛下!”二公同时起身惊呼道。

启德帝挥挥衣袖,示意二公退下。二公无奈,只得暂退。殿外,南公于桓公言:“暗哨不可撤,且需加派人手,若谢治现身,立即锁拿。来往官员需一一记录在册以作甄别。”恒公抱拳领命,即刻退去。

“陛下!”南公复入再道:“既如此,朝廷当发讣告,一则以显陛下仁德,二则若逆贼现身,朝廷亦可以逸待劳擒之。”

“就依丞相之意。”启德帝端坐于上位,一手托首,闭目沉思,眉宇间尽显优思。南公受旨称喏,缓缓退下,心中怅然:皇帝仁德乃臣子百姓之幸,但若妇人之仁,却是幸是不幸?

偌大一个公爵府邸,岂是能封便封得?

日日有各处消息经谢氏暗探由密道传进谢府内,绵绵不绝。谢焘虽久经风雨,然黑白颠倒、亲弟遇害、大军覆灭、爱子失踪,连连噩耗亦令其惶然失据,于无人时常默默啜泣。为顾大局,谢焘密令闭锁消息,复又筹谋反攻大计,夜夜难安,方几日,竟成耄耋之相。

却不知消息从何走漏,竟能越过层层阻隔,入了谢府后宅老夫人之耳:襄公谢煦罹难,尸骨无存。老夫人当即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回光返照时忆起次子昔年英姿勃发,敏而好学,才干不输长兄,却生性豁达,甘当辅佐。若论此,孙儿谢治极类叔父。再想到爱孙亦下落不明,生死难料,身心再遭重创,立时溘然长逝。

谢府丧仪七日,致哀者寥寥,唯王、靖二位老国公过府,皆为世好。

王国公道:“贤侄节哀,保重身体,我等士族还需仰仗贤侄,方可不至衰亡。”

靖国公亦道:“王国老所言甚是,我二人虽无权无职,然族内子弟皆可为贤侄差遣。”

王国公再道:“只要未得实证,我料皇帝不敢随意处置,贤侄依然为我辈魁首。无我等士族支撑,我怕皇帝无米下锅!”

谢焘作揖一拜,叩谢二位世叔。正因江南士族为底,谢氏才有东山再起之可能。三人密探半晌,方才散去。

适逢谢老太君七天丧毕,谢治率残部正抵山阳郡城下,山阳郡守谢旦闻信打开城门率众亲迎,设宴、开府、建营。广陵子弟终有落脚之地。

当日广陵军收复海陵、山阳一线,遂拨亲军守卫。谢旦乃陈郡谢氏族人,广陵军校尉,被谢治擢升至郡守。山阳郡本意设为抵抗越人前沿阵地,不想却是容身之所。

“虞侯,末将不知当不当报……”谢旦踌躇难言。

“你我兄弟,但说无妨!”

谢旦遂将连日来朝廷邸报及各路消息呈报。祖母去世、叔父被害、父亲被禁……瞬时,太守府内哀嚎声、怒吼声震天。短短数日,物是人非,怎不教谢治悲愤垂泪。

昔日贵公子,今朝亡命郎。上天正翻云覆雨,变幻造化。万幸,谢治从各路信息断定,朱续无恙,刘芝或可有救。

正做计较,门外卒吏报,海陵郡守孙方求见。

“好!”谢治振奋精神,前路漫漫,他已无暇感伤。

片刻后,副将周安、海陵郡守原广陵校尉孙方、山阳郡守原广陵校尉谢旦、校尉谢运、校尉刘仓于堂下听命。

“诸位,承蒙不弃,为我广陵子弟留下火种。治拜谢!”说罢,谢治便双手抱拳,单膝跪地。

众将忙应声下跪:“虞侯不可,折煞兄弟们了!请虞侯下令!”

“好!既如此,我便布置如下。”众人起身,听谢治号令。

“谢运,你与朱续熟识,从邸报看,朝廷似乎忽略寿阳。当日我遣朱续带兵前往寿阳接济灾民,接管防务。如今正好筹划。你速带一队,乔装商贾,若见朱续,则遣使回信,隐而待命。若不见,速速返回山阳。”

“末将领命!”谢旦抱拳道。

“刘仓,命你乔装难民,带一队人马,沿洛水向西探寻,务必寻得刘芝将军带回!”

“末将领命!”刘仓抱拳道。

“周仓,命你协同谢旦、孙方二位将军,整顿城防,以防刘韫攻城,亦防越人偷袭!”

“末将领命!”周仓抱拳道。

“谢旦,城中是否还有我谢氏暗探?”谢治问道。

“禀虞侯,在。此人常隐于市中,我已传令他偏间等候。”谢旦答道。

“好,速遣其前往建安,于父亲建立联系,通报消息。”

“末将领命!”谢旦答道。

一切安排妥当,谢治长吁一气道:“愿诸位勠力同心,以半年为期,我将做进一步部署。去吧!”

众将再拜,各出府门而去。

时南朝历启德二十年,后周元帝元年,慕容氏复燕国,因前后燕帝皆为慕容丰都,世所罕见,众人啧啧称奇,视其为一代传奇。羌王亦正式称帝,因慕始皇帝开天辟地,便以“秦”为国号,世称“羌秦”,羌王自号“秦武帝”。

越人虽势弱,亦不善战,然风云乱世,岂知祸福?遂亦隔江称帝。启德帝大怒,欲发兵攻之,无奈大战之后兵哀将寡,国库空虚,只得作罢,同时不得不善颜以对士族,以期来日再战。丞相南公献计道:“虽不可伐之,但仍应宣昭斥责,剥夺越王帝号。正是上兵伐谋!”启德帝悦之,即择太书阁学士任钦差,亲往颁诏于越王。学士巧舌令越王惶恐,越王念上国强兵,不敢僭越,便回钦差言愿废帝称王,永修两邦之好。

钦差回朝,举国欢腾。启德帝龙颜大悦,封学士为文远侯,加御史大夫衔,赐殿前行走。人竟不知,新任文远侯乃是士族子弟,姓陈名禄,靖国公嫡子。

越王前倨后恭,丑态百出,建安城中便有小调讥讽道:越人善舞不善武,美人一笑醉君王,良田千里入金陵。可笑!

南公却全无笑意。士族,又是士族!丞相南公不由心惊,却力谏无果,遂称病不起,皇帝仅遣一小吏问询便就此了事,令南公心寒。其子王晖愤愤道是皇帝过河拆桥之举,许久南公才道:“倒了一个谢氏,陛下亟需另一士族辅佐。我等南渡之臣犹如无根之木,迟早将化腐朽。”而后几日,南公当真病了一场。

启德二十一年,各厢安定。暗探传信于山阳郡虞侯:谢氏一门三百一十六口尽数被腰斩于市,血流成河,七日后仍有冲天腥气。王国公府抄家,全族远发边塞于披甲人为奴。

谢治闻言,急火攻心,竟卧床三日不起。刘芝将军于虞侯塌前持戟护卫三日未歇。谢氏仇人录中再添一笔:庐陵陈氏。

庐陵陈氏,本为郡府望族,世行商贾,依附谢氏。适逢启德帝衣冠南渡,时任陈氏家主陈宫倾家财以为安邦定国,因而得封公爵,却不想谢氏权势熏天,族中子弟竟无人获重用,只得默默隐其身后,谋些闲职,同时暗中收集谢氏人脉网络。谢府最后一叙,靖国公陈宫已完成谢氏最后拼图,随即便密呈皇帝。至谢府满门抄斩之时,谢焘一党已被除尽,谢氏暗探折损大半。

“此等心机手段,绝不在当年谢焘之下啊!”南公于前来探望之桓公道。

“小小士族,丞相不需挂怀。陈氏远不及谢氏,权势不显,又无兵马,有何惧哉?”桓公不屑道。

夜,星光暗淡。大司马府后宅,桓公刘韫于爱妾言道:“还请岳丈多与丞相走动。皇帝与丞相毕竟有南渡情谊,经年辅佐,不可树敌。”

“妾身明白,明日我便去寻父亲。多谢韫郎关怀!”妾陈氏娇声道,便一头扎入刘韫怀中。若非靖国公大计,需有隐藏,妾陈氏早在刘韫巴蜀练兵之时便是侯府主母。

谢治醒来便于府内披麻戴孝七日,依制将守孝三年,三年不得出。然祖兴之地广陵已经陷落,于朝廷更是势不两立。故第八日,谢治招来众将,按之前所言,他将进行下一步部署。

几路人马皆有回应,时机已到。

刘芝死里逃生,形容消瘦,神色肃杀。将军百战死,本是常事,然遭友军背后插刀,怨愤难消。刘仓不辱使命,一路探寻,走遍大小河川,终在一樵夫口中得知洛水北岸氓山之上有一群绿林,不知从何而来,个个身手了得,专截巴陵来往商船,从不取人性命。刘仓得闻,心中便有三分笃定,遂率部伏于近岸密林伺机观察。皇天不负有心人,潜伏第三日,刘仓便瞧远处林鸟高飞,枝叶晃动。待商船靠近,绿林众人立刻从林中杀出,抛掷勾锚以牵引,并大喝道:“去财留命,童叟无欺!”刘仓遥观其身形步法,却系广陵军步无疑,遂全体出列大喊:“广陵威武!”瞬时泪下。刘芝等人呆立原地,见是同袍,纷纷扯下蒙面,欢拥而上,那还管得“买卖”,倒令商船上众人一时无措,也算有惊无险。

此番,刘芝带回龙骧军一百一十八人,皆为与刘韫一战劫后余生者,顺带还有金银财物数箱,正可为重建广陵军之资。

谢治最喜莫过于寻回其左膀右臂,正因有刘芝在,他的第二步计划方可安心实施。

谢运则派遣暗探回来复命,果如虞侯所料。当日朱续闻得颖川之变,便派出多路人马探查,虽忧心但立时明了。后接朝廷邸报,便已确信朝廷巨变,随即便令本部广陵军就地隐藏,化作寿阳城防,对上则仍以蔡昆之名作答,试验再三无所疑。暗探带回朱续亲笔回函:拜请虞侯安。续已定寿阳,可保众兄弟无恙。今得谢运消息,虽震惊然亦心安,望虞侯放心,续当依计而行,不负君之厚望。续再拜。

“弟兄们!”谢治道,“我欲单人入越,以结盟好。”

众将大惊,直呼虞侯万万不可。

刘芝亦不解道:“虞侯,若那刘贼前去结盟倒尚有可为,而您为广陵主帅,曾两度讨伐越人,可为世仇!若您去,岂不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副将周仓亦点头称是:“虞侯若要收越人为己用,打过去便是。虽说眼下我军仅三千骑,然横扫越地亦非难事。”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应和。

“弟兄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谢治笑道,“彼时作战乃互为家国,并无私怨。此时结盟仍是互为家国,百利无一害。”

众将依旧茫然。

“岂不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敢断言,越人正盼本将军前往。”谢治再道。

刘芝似已明了,道:“为保万一,末将伏兵江岸,若有不测亦可即使接应将军。”

谢治略思片刻,便道:“也罢,然刘芝不可动,我命你坐镇山阳,若日后我真有不测,复仇大业,我便交于你!”

不等众将反对,谢治又道:“以七日为期,若七日我未返,刘芝,你便为广陵主帅。若使命达成,我便已狼烟为号。”

“哦!”谢治去而复返,“今后不可再唤我为虞侯!世上再无虞侯!唯有……广陵君!”

众将叩拜齐呼:“谨遵广陵君君命!”

火影:开局无敌,掌握木叶致那时的我们极品农场主风蚀黄沙我追大魔王的那些年重生,我忙着开公司七零:她从四岁开始成为国家栋梁哥哥重生黑化后,被团宠小公主萌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