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家国恩怨(十)(1/1)
仙尊菩提不顾帝颜盛怒,仍然慷慨向数万灵者说道:“我们不能再对天审司屈从与沉默,那些被迫害者与受难者正等着我们伸张正义。若我们继续纵容天审司滥用职权、为所欲为的话,那天审司的锁链早晚有一天也会铐在我们身上。每一个珍惜自由及信奉神道精神的灵者,都应该为灵界的正义与未来而奋斗!”
神帝上穹怒发冲冠,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喝声道:“四大镇殿神将听令!率龙甲军及黄巾力士全场戒严,胆敢擅动者,就地缉拿;胆敢反抗者,就地正法!”
四大镇殿神将遵令,号角声吹起。
八位黄巾力士魁梧威猛地分别肃立在战神殿堂四角,军威浩荡的龙甲军迅速形成四面包围阵势,长剑长枪竖立,闪烁森寒光芒,顿时一片肃杀之气笼罩整个校场。
实际上四大镇殿神将心中也不禁犯嘀咕,自己的兵器没去保家卫国,此时却要对准自己的同族同胞,但神帝令下,军令如山,自己又该怎么做呢?
武孤高嘴角冷笑,在暴力和死亡的威胁面前,众生沉默永远是大多数。
他依势作宠之态,火上加油说道:“仙尊,你这是在煽动叛乱,威胁神帝,其罪天地不容!我劝你速速自首认罪,争取神帝宽大处理!不然天罚无情!”
仙尊菩提抬头看向神帝上穹,忧心忡忡说道:“神帝,刑神仗着你的信任而胡作非为,请睁开你的慧眼,好好看清他。手上的权力,若没有公正可言,就会沦为作威作福的工具。天审司不撤销,天条就黯然无光。我们看看现在的神国,因为天审司的专横,是否还是那个三界崇尚的灯塔之国吗?”
神帝上穹神色冰冷,寒意慑人,这与降雨不同,撤销天审司便关乎帝权的切身利益与安全,兹事体大,他是不会答应的。
虽然神帝上穹心里清楚刑神及天审司的罪状,但天审司是巩固帝权、威慑魔灵及潜在敌人的最有效工具,是神帝最为依仗的机关。
只要刑神及天审司仍是忠心耿耿,效犬马之劳,那么一些罪状可看成是“瑕不掩瑜”。
后期他会对天审司滥用职权加以节制,但现在维护帝权高于一切。
即使数万神、数十万神、数百万神联合起来要损害它,神帝也是要不惜代价维护的。
就算血流成河,也是要保住帝权至高无上的权威。
仙尊菩提见神帝不予回答,明白了帝意。
他仰头长叹一声后,突然双目射出凌厉神色,快速踮脚飞起,与太极剑人剑合一,化作一道电芒,迸发出惊涛骇浪气流,闪电般刺向武孤高。
全场灵者讶然仙尊菩提起了杀心,而四大镇殿神将难以阻止,只能望尘莫及地惊叹,三界竟有如此之剑法!
武孤高没想到仙尊菩提竟敢在神帝面前,要杀作为天庭重臣的自己。
他惊慌之下,忙祭出“天焚”阻挡,在“天焚”之内又起一面气流墙防御。
但仙尊菩提剑术登峰造极,无出其右。
顷刻太极剑爆发耀眼全场的光芒,分出万把剑,在空中咆哮奔腾,骤雨般地击打“天焚”。
刑神武孤高武功虽然炉火纯青,但仙尊出剑,谁与争锋!
“万剑朝圣”击灭“天焚”火焰,又迅疾地“万剑归一”,席卷变天的力量以雷霆万钧之势贯穿刑神气流墙,直向刑神。
眼看武孤高就要死在太极剑剑下,神帝上穹骤然出手。
闪电交叉,雷声轰鸣,一掌“天之恨”让在场数万名灵者几乎面无血色。
天之恨,恨妖怪猖狂,恨神仙背叛,恨人鬼逆我!
数百道惊心动魄的闪电破天而出。霹雳一声,拥有撕裂天空力量的“天之恨”击中仙尊菩提,重伤他的五脏六腑。
仙尊菩提不住地大口大口吐出鲜血,全场灵者的心都被揪了赶快来。
神帝上穹神色诧异,忙朝仙尊菩提说道:“仙尊院长,这招你完全可以避开,你为何不避啊?”
仙尊菩提苦涩回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岂会避开呢?”
“仙尊院长,我知你赤胆忠心,可此时三界形势处在严峻时刻,风云变幻不定,随时都会有混乱与危险逼近神国。”神帝上穹眼里充满忧伤,说,“目前维持神国安稳是高于一切,天审司在其中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你为何就不能理解朕的苦衷与难处呢?”
仙尊菩提目光悲凉,静静说道:“凡间有个‘官逼民反’的词,天审司才是那个促使神不安、神国不稳的首要原因啊,还请神帝明白。修真学院的灵生们是基于对神国、神道、神帝及理想的一种责任感才喊出响声的,他们是神国及灵界的未来,也请神帝明白。苍生以你为尊,以你为统治者,你有爱,苍天便有情;你是光明的,大地就不黑暗,最后请神帝明白!”
仙尊菩提说完“三请明白”,双手撑剑立地,站着溘然离世。
一代仙尊,修真学院院长,天官府首领大臣,杀身成仁,践行自己使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仙尊菩提深受众神、众灵生等爱戴与敬仰。他的死,令孔学圣、凤紫霞、月神望舒等在场数万灵者及将士哀痛,整个天空弥漫悲伤的气息。
悲痛如数丈高的海潮,翻卷猛烈地击打孙悟空心胸。他悲声大喊:“师尊!”
孙悟空脑海浮起师尊菩提谆谆教诲的画面,仙尊菩提如化雨春风般呵护他成长,每当他遇到困难或危难关口,仙尊菩提都会站出来,帮他解难。
至真至情的恩德,已不能为报了,唯有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志,接力为正义奋斗!
孙悟空擦干眼泪,充满力量地高喊一句:“恳请神帝撤销天审司!”
他的喊声犹如一声霹雳,震醒了数万还沉浸在悲伤的灵者。
逝者如斯,但生者要踏着逝者足迹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