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方对峙(1/1)
齐国,三国联盟,燕国就这样的对峙了起来,赵国虽然也想动手,但是秦国的军队也一直虎视眈眈,况且雁门郡我还驻守了十万精锐士兵,赵王以及赵国朝堂现在是真害怕秦国在赵国攻打燕国的时候捣乱。
以至于赵国不敢轻举妄动,一直在积蓄实力,三国联盟(滕鲁邾)是三方实力最弱小的,齐国也是忌惮燕国的实力,硬是把要出动的十万大军憋了回去。
三国联盟(滕鲁邾)也一共凑了五万军队,虽然战斗力低下,但是也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齐王召集众位大臣商议破解之法,田丹建议齐王说到:大王,燕国受到赵国的牵制,全国精锐近半都在防范赵国,现如今能调动的精锐大军不过十万,滕鲁邾三国国小,军队几乎都是壮丁,战斗力十分的低下,齐国只需出兵两万精锐一定可以一举拿下滕鲁邾这三国的,倒是这三国军队一哄而散,三国便也没了威胁。
臣建议在征发五万大军,两万军队对峙三国,剩下的十三万大军防备燕国,虽然燕军骑兵数量多余齐国,但是三万的人数优势是可以抹平这方面的差距的,我们也不需要跨国济水,大军就在济水防守,同时派人联系赵国,让赵国牵制乐毅所带燕军,这样燕国就不能随意出兵。
以此行事燕国就只能坐看齐国收复故土。
齐王又看向其他大臣,见没有什么其他意见,接着说到,爱卿认为齐国应该派谁出使赵国,赵国上次前来请求支援我齐国可是没有同意,赵国会不会怀恨在心,赵国要是不出兵怎么办。
田丹回到:大王大可放心,赵国虽然有可能记恨,但是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赵国打败燕国,一定更加记恨燕国,虽然秦国与燕国订立盟约,但是这消息传递到秦国,再到秦国整兵备战是有一段时间的。
就算赵国不出兵燕王就算派遣乐毅南下支援也需要时间,齐国也可速战速决拿下三国,只要齐军快速进攻,燕军一样没时间反应,联系赵国只是为了防止战事拖得久了有什么不测。
这时候刁勃说到:大王,按照将军的方法,我齐军倒不如直接集结精锐之军快速荡平三国,完全不需要知会赵国,各国密探无数,前去联合赵国势必会增加燕国的防备,到时候燕王先增兵齐国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齐王看向二人,这二人的计谋一个稳重,一个激进,齐王一时间也不知所措。
鲁仲连这时候也站出来说到:大王,现在燕军的主力部队都在广阳城,边军不过三万,而我齐国现在也有十万精锐之师,以五万人驻守济水,在以五万精锐突袭三国,三国本就战力低下,况且还受到突袭,相信以田将军的能力一定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解决战斗。
田丹没有否认这句话,田丹提出这种稳妥的办法也主要是前些年激进的打法造成了当时齐国精锐几乎尽失,现在做事多少多了一些谨慎。
鲁仲连接着说到:大王,齐国要是快速的解决战斗,就算燕王这时带军前来,齐国也有时间和能力在济水牵制燕军,倒是田将军在带兵前去支援,齐国未必会失败。
齐王看向田丹,见田丹没有反对,这才下令按照鲁仲连的说法,让田丹领兵突袭三国,齐王主要也是害怕激进的打法会在造成什么损失,这十万精锐可以说是齐国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的家底,齐国真的在也经不起大的损失了。
齐国的大量青壮年自从被乐毅迁往燕国之后,齐国就一直受困于青壮年不足,齐国国力虽然恢复一些,但是国内青壮年人数依然不多,新生长的儿童也还没长大,凑出这十万人几乎已经是三分之一的青壮年男性人口了。
燕国方向
我和秦开还有苏毅二人经过研究决定早就决定不真的支援三国,精锐大军就驻扎在广阳城,我们都对燕国可以战胜齐国深信不疑,因为现在的燕军战斗力已经因为装备更新的原因战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而新生产的装备正装备在秦开带领的军队上,乐毅所带的军队装备一时间还没有能力更新。
不过这就够了,我们之所以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支援就是想要试一下燕军现在的战斗力,而且我燕国军功爵制度可以说已经成功了,全民的战斗热情可不是齐国能比的,燕国只是能长期供养二十万大军,但是可不是只能拿出二十万大军。
齐国凑出十万军队几乎可以说是极限了,在征发的话估计妇女也得去后方补给了,而且齐国现在根本就打不起长期战争,国内的存粮根本就不够,所以我们一致决定要给齐国一个敢于进攻三国的环境。
正好看一下齐国现在的战斗力,毕竟齐国和燕国也好多年没有交手了,而且我们也笃定,齐国现在的情况,在进行战斗的时候一定十分的害怕伤亡,毕竟国内的青壮年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齐王为了快速恢复人口,甚至一度允许平民一个男子也可娶多位妻子,不过效果不好,但是仍然有许多的男子都娶了多位姑娘,而且有很多都是不要彩礼直接倒贴的,我最终决定放弃第一时间支援也想验证一下我的猜想,齐军现在是不是十分的惧怕伤亡,毕竟这些男子可是一个个有家有业的,可都是“小贵族了”。
他们能不能发挥出战斗力也是我想知道的,毕竟我已经决定要在近期发动灭齐战争的,齐国的快速发展能力超过了我的预期,而且现在各国可不是当年的各国了,他们还能不能合纵伐燕这可是个未知数。
总之这齐国我是一定要拿下了,这耶稣来了也拦不住,我说的。
这里面最惨的可谓就是三国联盟的小国了,毕竟他们的命运可从来不在他们手中握着,这就是弱国无外交以及弱国连自己国家的命运都掌握不了的真是写照了,我这时也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发展了,国不强,民怎能安,而燕国现在的发展也印证了另一句话,民安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