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魏王行动(1/1)
剧辛和蒙骜对峙函谷关,司马梗和卿秦对峙在邯郸附近,白起带兵和联军对峙在洛邑的王城,对峙持续了整整两个月,哪一方都没有贸然行动,现在的情况就是哪一方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这里面最开心的就是东周国和魏国了。
东周国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莫名其妙的就被拿下了,但是好在因为联军的努力,秦国没有趁机让东周国灭国,而魏王则是另外一个十分开心的人了。
本来魏王都准备好让魏军撤回护卫国土了,但是没想到秦军拿下韩国之后并没有继续进攻魏国,魏王也是从担忧变成了欣喜,但是随着后续的战报,魏王的欣喜也是少了一点,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感觉幸运的。
楚国那边进入了内斗模式,楚国的老传统了,王族和氏族不和,楚王总是不能完全掌握国家权力,楚王任用春申君和楚国的老氏族开始了斗法,也不知道楚国到底能不能取得胜利。
可以说现在天下有能力在进入秦韩和燕赵魏之间战争的国家一个都没有了,秦王不想在空耗国力对峙下去了,韩王倒是无所谓了,只要能国家还在,损失些粮草兵力啥的都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了要是不打了更好。
赵国的精锐损失的不多,但是赵国也是不想再打下去了,赵国现在都没在长平之战中缓过来,不仅全国男子基本上都在军中,现在粮草都需要从燕国购买一部分,要不然甚至国内的军粮都无法自给。
魏国在韩国的前车之鉴之下,也是不想得罪秦国了,现在魏王已经派遣龙阳君出使秦国打算求和了,这个魏王是真的害怕秦国,但是还想挣扎一下,可以说是十分的矛盾。
我作为穿越者(自认为),自然是知道这个历史的大趋势的,但是我十分的清楚,周天子肯定是保不住的,但是我还是低估了秦国的恢复能力,秦国竟然能在损失了几十万人的情况下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又能凑出五十多万的大军。
我暗自感慨秦王多年的战争准备,这也就是说当年十四岁到十六岁的秦人还有相当多的人口,而且也有可能当时秦国的总战争人口潜力不止六十万。
但是看秦王现在的战争态度来看,秦王是明显的不想再打长平那样的消耗战了,这时候斥候也来报告,说到:魏王派遣龙阳君前往秦国请求议和。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赶紧的叫苏毅进宫。
现在我相信的也就苏毅一个人了,之前刚开战也是让他出去主管征兵征粮的事情,现在也是刚刚稳定下来,近期才从燕国的各地回来,苏毅行礼之后看向我,我让他免礼坐下,我略带焦急的看向苏毅。
说到:丞相,现在魏国已经派人前去咸阳准备议和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啊!
苏毅几乎没有什么迟疑的说到:大王,现在燕赵魏三国合力和秦国对战的情况如何?
我回答自然是不如的。
苏毅接着说到,大王,既然三国合力都尚且奈何不了秦国,这要是魏国在退出合纵,仅仅依靠燕赵两国是绝对不可能抗衡秦国的,现在赵国的国力基本上被打空了,要是赵国在消耗下去赵国必在不久之后灭亡。
燕国的国力现在也没有完全的恢复,虽然军队人口的消耗基本上已经恢复过来,但是多年的粮食储备则是还没有恢复过来,臣外出筹粮发现现在的燕国百姓手中余粮甚至已经撑不过一年,已经是种植一年吃一年的状态了。
要是战争继续下去,必定是伤及国本的,所以要是魏国真的退出合纵,我燕国也当和解,至于天子,那不就是个吉祥物吗,秦国要是要的话就给他吧。
这时候脑海之中也是一阵阵的声音传来,让我赶紧放弃吧,不要再硬撑着了。
我也是十分的无奈,从我穿越过来一共就和秦国正面交锋了两次,结果两次都是惨败,虽然也让秦国损失了很多,也算是延缓了秦国的进攻步伐,我看了看这个结果也只能一面照会赵王,一面让苏毅前往秦国议和。
赵王得到我的消息也是无可奈何,也只好派遣使臣前往秦国议和。
秦王亲切的接见了列国的使臣,各国想要议和的心情是十分的明显的,议和的一些条件基本上都进行的十分的顺畅,韩国拿回阳城,作为出兵援助秦国的酬劳,魏国无条件退兵,秦国对两国的条件都没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魏国无条件退兵没什么问题,也在秦王的意料之内,但是秦王本来是想要将阳城和负黍两座城池都还给韩国的,但是秦王还是低估了现在韩王害怕的程度,韩国仅仅只敢要回一座城池,这也是超出秦王的意料的。
至于赵国则是希望能拿回长平等地,但是被秦王强硬的拒绝,赵使也是不敢再继续讨要,也只好先保留意见,至于苏毅的态度就比较明确了,那就是天子不能死。
秦王本来对于天子的性命也没什么兴趣,毕竟秦王只是想要洛邑而已,但是苏毅则是觉得既然天子没死,天子就需要有自己的土地,所以洛邑至少是需要留给天子的,苏毅虽然认为天子没什么用,但是苏毅也明白,天子在谁手上无所谓。
重要的是天子还是天子,甚至天子有多大的地都不重要,哪怕秦王最后只给天子一座王宫的大小都好,只要天子还活着,列国就还有一同讨伐秦国的名分,而且还是完全合乎礼法,合乎天命的。
这个时代虽然礼乐崩坏,但是还是讲究战争名分的,天子还在,还有什么比代天子讨伐的名义更好的,因此苏毅坚决的要求至少给天子留下一成,不能让天子无地可以统御。
秦王和范雎还有苏毅三方僵持了不知道多久,最终秦王不耐烦了,决定让白起强攻洛邑,这时候苏毅倒是面色不惧,但是龙阳君则是非常害怕,他害怕议和的事情黄了,因此赶紧从中调停。
龙阳君说到,外臣有一计,可以解决秦燕两国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