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兵出河套(1/1)
克烈部头领阿里答率军突破包围圈又狂奔十几里,看见鲜卑人并没有追过来,这才放下紧张的心停止逃跑,歇下来休整。阿里答望着面前一脸疲惫刚刚脱离虎口的八千部落兵马,心中哀叹,自己带领全部家当而来,现在狼狈逃窜而回,抛弃了大部分亲信族人部众不说,连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羊牲畜也丢失殆尽。这次不光军队是损失惨重,连自己的两个儿子也战死了,如果不是他当机立断自己差点也性命不保。
阿里答心慌过后,逐渐恢复冷静,他开始思考接下来该怎么办,他想到一个可怕的结果,在这冰天雪地的草原如果没有食物,几万民众即使没有与鲜卑人战斗而死,也会因为寒冷和饥饿而死亡,成为草原恶狼口中的食物。他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必须派人去尽快寻找回先前逃散的牛羊马匹,要抢在鲜卑人之前找到那些散落在草原各处的牛羊牲畜和一切生活物资,收拢失散的部众牧民。
经过短暂休息众人都恢复了部分体力,阿里答下令八千人兵马分为八队,每队千人,又从跟随他逃离出来的部众中挑选出九千人也分成八队,让七队兵马领首七队牧民沿着刚才逃跑的路线往回走,返回刚才战场附近寻找失散的牛羊和部众,阿里答亲率两千牧民自成一队也参入了搜救,同时下令一队千人兵马留下来保护剩下来的民众继续向来时的道路缓缓撤退。
皇天不负有心人,阿里答的八支搜索小队经过几个时辰的艰苦努力,顶着风雪冒着被鲜卑人追杀的风险,终于在寒冷的冰雪草原上收拢不少的牛羊马匹,接应出了许多离散的部众。到天黑不得不停止继续搜索放弃寻找,阿里答分出去的七队人马带领刚聚拢的克烈部民众,押运着成群的牛羊牲畜和少量的车载物资,陆续赶上前面撤退的部队和牧民,阿里答的分队是最后一个赶上大部队的队伍。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好在地面上满是白雪,还是有些光亮的,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阿里答停止前进下令就地宿营,众人赶紧行动起来,搭建帐篷,生火烧水,做饭喂马。大家在忙碌时阿里答在自己的帐篷内听取其余七队统领汇报成果,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他剩下部众五万人,军队八千人,牛羊牲畜十五万头,少许帐篷毛皮等过冬物资。阿里答原本有二十万部众,二万三千部队,七十多万头牲畜,数千车的各类生活物资,大量过冬用的帐篷毛皮。现在仅剩这么一点物资,可谓是损失惨重,早知如此就该随铁勒、阿穆泰两人一起行动去集宁,他肠子都悔青了,他还不知道铁勒那边的情况,不然不会对去集宁那么乐观。大家忙碌奔波厮杀了一整天都十分累,草草吃过晚饭纷纷挤进少数的帐篷里睡下,没有帐篷的人围坐在火堆旁边依偎在一起抵御寒冷,幸好今夜没有下雪,风也不大,否则风雪夜他们要如何度过?
第二天早上又有二千部众沿着阿里答等人留下的足迹追了上来,他们还带来了数百车的物资,暂时缓解了阿里答面临的困难。阿里答带领六万人即刻拔营径直返回王庭,然后去寻找泰赤乌部现任匈奴首领忽里台,邀请他一同去集宁与铁勒、阿穆泰会合。阿里答的计划注定要落空。因为忽里台早就收到集宁传来的消息,知道铁勒,阿穆泰两人四十万部众,四万五千军队全部被十万乌桓骑兵和七十万乌桓民众包围着。
阿里答率领六万人在冰天雪地里经过八天艰苦跋涉,许多人在残酷的大自然条件下没有能够坚持住,倒在风雪疾病里,很多牲畜在风雪寒夜里被冻死。付出惨痛代价的阿里答最终回到出发地,他迫不及待的去往泰赤乌部驻地,寻求忽里台的帮助。
忽里台在营地大帐里听到侍卫的禀报,不明白阿里答为何去而复返?连忙吩咐侍卫带阿里答进帐见他,他则正襟危坐在案几后面等待着阿里答。阿里答在侍卫的带领下快速来到案几前,单膝跪地右手扶于胸前低头向忽里台行君臣之礼,忽里台正纳闷,阿里答平时虽然不似铁勒阿穆秦对自己趾高气扬,但也没有像今天这样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匈奴首领如此恭敬。阿里答突然开口道:“克烈部族长阿里答,见过忽里台首领,恳请首领借给我二千顶帐篷,粮食五万斤,牛羊八千头。”
忽里台不明就里,十分疑惑:“阿里答怎么回事?你不是去了固阳了吗?怎么又突然回来了?”
阿里答:“首领别提了,我带领二十万部众向西的确是去往了固阳,但是中途无缘无故遭到十万鲜卑人的埋伏,损失惨重,部众逃散了十五万人,军队损失近万人,物资几乎全部丢失,牲畜仅剩下十五万头,我两个儿子也战死杀场,恳请首领垂怜,借给我物资渡过难关,等我到达集宁后定然设法还给你。”
忽里台终于明白为什么刚才阿里答一反常态对待自己如此恭敬,原来是他在固阳惨败,丢失了物资,又有求于自己,才一改平时作风,如此尊重他这个匈奴首领。忽里台心中立刻有了计较,他决定借给阿里答一千顶帐篷,五千头牛羊,三万斤粮食。忽里台不能让阿里答完全倒下,要留下他来制衡铁勒,阿穆泰,过去一段时间正因为阿里答的不配合才使得他们两人不敢太过分,让他这个首领做事没那么艰难。同时忽里台向阿里答说明了集宁的情况及铁勒,阿穆泰现在面临的处境,看阿里答是否要继续去集宁与铁勒阿穆泰两人会合,还是留在王庭同自己在一起。
阿里答没有指望能够借到粮食,他只是死马当作活马医,随口报出的数字,不成想忽里台将帐篷,粮食,牛羊都答应借给他,只是数量上有出入,不过不要紧,勉强能够维持五六万人过一个冬天,至于还要不要再去集宁自己会考虑的,集宁的情况他自己会派人去打探的。
此时的秦锋已经陪同九位妻妾和母亲祖母过完年,各位将军除了轮值的外也都回到平定陪伴家人过完年,今天全都来向秦锋辞行准备返回去,情报司副司长王平拿着一份来自北方的情报,急急忙忙的快步来到议事大厅见秦锋。秦锋接过情报,得知这时候匈奴与鲜卑,匈奴与乌桓分别在固阳,集宁大大出手。他看完情报又递给荀彧、程昱、荀攸、郭嘉四人传阅。
秦锋已有对策,但是他还是想听军政两方面负责人的看法,这是四个顶级谋士,他们的意见秦锋不敢不重视,再说他也不能打破民主集中,集思广益的议政传统。
荀彧:“主公,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对整个中原地区也是好事,他们相互间彼此消耗,狗咬狗,我们坐看好戏就可以了,他们消耗得差不多了,对我们造不成没有任何威胁,必然臣服请求封赏。我们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名份,不花一分钱,不费一兵一卒,不和亲换来整个边境十几年的安宁,还能在他们元气未恢复之前还能赚取贸易差,岂不是很划算?”
程昱:“文若所言及是,匈奴,鲜卑,乌桓打生打死与我有什么关系,他们打得越狠消耗元气越大,只是希望匈奴能够抗揍些没那么容易倒下,多杀鲜卑人乌桓人。如果我们贸然出兵插手其中很可能引火烧身,这样只会让鲜卑、乌桓记恨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匈奴除了当时感谢,过后照样该劫掠还是劫掠你。我们费了人力物力得不到半寸土地,半颗粮食,何苦来哉?难道就是为了他们口头感谢一下,宣扬一下孔孟之道吗?”
荀攸、郭嘉两人也赞同荀彧、程昱的意见,也认为此时不宜出兵北方,北方天寒地冻士兵不适应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作战,地理位置又不熟悉,,边境上历来是以预防防御为主,如果强行出兵胜利还好,失败了得不偿失。
秦锋知道这是眼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他们没有秦锋那样的高度,缺乏对草原民族劣根性的了解和认知。秦锋缓缓向大堂中的众人解释道:“你们的说话都有道理,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十几年的安宁过后会怎么样?草原民族会恢复元气重新崛起,继续南下抢夺劫掠,这安宁那是要用几百年血和泪去换的,是要用无数边境百姓的生命去换的。十几年的贸易差额才多少,那么大汉四百年几乎年年边境百姓都要被抢掠一遍,甚至有时深入幽并青冀四州内地劫掠,请问这被掠夺走的财产有多少,是一个等量级的吗?谁说我们没有办法得到他们的土地,西域我们以前是怎么样统治的?这次我不光要他们的牛马,还要他们的土地,在他们的土地上修建城池,移居汉民,驻扎军队,将他们分散内迁,不服教化者,不移风易俗者,不遵法令者杀无赦,我要决了他们的根,让他们姓秦,彻底决解边患。如若不从我就让他们亡族灭种!草原民族狠,我更狠更毒,只有将他们打痛了打服了,他们才会像狗一样听话,对待他们不能讲道理,不能仁慈,有机会一定要一把捏死,决不能让他们翻身,决不能手软,明白吗?”
大厅中的文臣武将被秦锋的言语震惊到了,秦锋可不管他们是否理解明白话中的意思,只要他们照做就可以。秦锋环视了一下众人,他乾纲独断,做出指示,他这次出征决定占领河套之地,打算带领汉匈混合的虎贲第1师,第2师,奋威第2师,武卫第2师,第3师,近卫师共计六万人出发。
秦锋下令:“文若,从即日起你负责全境内范围内征集二十五万人用的粮草。仲德,你负责挑选五百名文士,征招五万工匠民夫去草原筑城教化牧民,待遇从优,工程完成每人根据贡献可以分得牛羊一头。赵云,许褚、张辽、张郃、秦箭、秦超、秦海、秦明、秦胜下去整顿军队,十日后兵发河套,奉孝,公达随军不得有误!”
众谋士,众将领齐齐起身领命而去,大厅只剩秦锋和王平。他又吩咐王平继续监视匈奴,鲜卑,乌桓三方动向,多派人手到河套地区侦查,为大军行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