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定罪,斩草除根(加更!!!)(1/1)
县令平日里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大堂坐着的。
马上就要收秋税了,县令此时也在户房里清点人口钱粮,沈主簿在一旁打杂。
县令看着账册正看得认真的时候就有一个衙役闯了进来,他刚想发火就听到李禾过来了。
不仅如此李禾身边还有一个人绑着,还不等衙役说的更多堂鼓就响了起来。
县令此时正好穿着官服,直接就带着人去了大堂。
堂鼓响起来之后众衙役也齐聚大堂。
随着一阵威武声响起,李禾一行人就进了大堂。
县令此时刚刚进入大堂,看着李禾身后被人拖拽进来的李树不由问道:“贤侄这是遇到什么事了?”
此时除了李禾和李楠,李云和车夫都已经跪在地上,县令看在他们是跟李禾一块来的份上就让他们起来了。
李禾对着县令行了一礼说道:“还劳烦世叔为我做主,这人乃是我隔房的大伯家的儿子,名叫李树,在我家外出之时将我家烧了个干干净净,我书房内一应贵重物品均已化为灰烬,所损失的东西价值不可估量。”
县令怒道:‘竟然有这样的事?贤侄放心,我一定为你做主!’
说完就回到正大光明牌匾下坐下,一拍惊堂木便喊道:“来人,将犯人先打二十大板!”
说完便有两个衙役将李树拖到院内,没一会儿李树的惨叫声便响了起来。
李禾听着李树的惨叫,等到发现他的声音逐渐微弱下去赶紧叫停,毕竟死了就便宜他了,他也不想背上屈打成招的罪名。
李禾赶紧说道:“劳烦世叔为我做主,只是这样对您的名声有碍,我这有人证一名,可以为我作证李树是蓄意纵火。”
李云听到李禾提起自己赶紧跪在地上对着县令将事情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县令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对着趴在地上已经半昏迷的李树问道:“你可认罪?”
看到李树迟迟不出声不禁皱起了眉头。
此时有一个衙役上前查看了一下对着县令说道:“回禀大人,犯人已经晕过去了。”
县令不耐烦的说道:“把他弄醒!”
衙役得了命令就提了一大桶水将李树叫醒,李树浑身湿漉漉的醒来,在感受到臀部的剧痛的时候不禁哀嚎出声。
县令嫌弃的说道:“让他好好说话!”
当即就有一个衙役上前给了李树两个大嘴巴子,李树被打的呜咽了两下,嘴角流出血来。
县令又问了一遍:“李树你可认罪?”
李树口齿不清的说了两句话,县令便已不耐烦了,让衙役们控制着李树摁了手印就直接把人下了大狱。
因着县令的流程太快,李禾便问起县令打算怎么判。
县令说道:“按照纪律自然是杖一百徒三年,只是这一百板子下去人也要没了,就分几天打,毕竟后面还要流放。”
李禾点了点头说道:“劳烦世叔,我那大伯和大伯母一家犯了包庇罪,不仅如此还想对我动粗,还好被及时制止,不然后果不可估量!”
县令怒道:“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来人!”
大堂内衙役齐声应道:“大人请吩咐!”
县令:“将犯人的一应亲属全部都抓来,不得有误,速速执行!”
众衙役:“是!大人!”
李禾见这帮衙役提腿就走赶紧说道:“劳烦世叔开恩,我那祖父祖母年纪大了,受不了牢狱之灾,还有我大嫂,她一个妇道人家也做不了什么,还请您放他们一马。”
县令叹道:“他们都这么对你了你竟然还如此纯孝!罢了!看在你的面子上你的祖父祖母和你大嫂便就不牵连了。”
随后对着衙役们吩咐一番,众衙役便领命退下了。
李禾的事情已经解决完了,县令也十分和蔼的对李禾说道:“贤侄要是无事便随我去后院等着吧,省的一会犯人被抓捕归案之后还要来来回回的跑。”
看到李禾应下县令又看向了李楠:“你也是来得巧,我那连襟已经来了信,说愿意说这门亲事,只等你什么时候上门让女方看一看了。不知你爹娘是什么意思啊?”
李云在一旁听到县令说起李楠的亲事顿时兴奋起来,赶紧对着县令行礼说道:“大人,草民便是李楠的父亲。”
县令惊讶,这是缘分到了挡也挡不住啊!不由笑道:“那看来咱们以后也能成为亲戚了,既然来了咱们就说一下李楠的亲事吧!”
然后就引着众人去了后堂。
李云和县令聊的很是开心,毕竟自己儿子有了这么一门好亲事还是对亏了县令,因此对他十分感激。
李楠则很是羞涩,不管他看上去怎么成熟在这方面都是一个生手,此时听到县令讲述女方情况之时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李楠也只去过一两次声色场所,加上后来为了不把李禾带坏,自己的功课也很是繁重,因此这种地方就更加没机会去了。
因此到现在他也只看见过蒙着面纱裹得严严实实的歌姬,其余见过的女性就是和自己有亲缘关系的姊妹和长辈了。
李禾则在一边沉思。
他今天其实可以不把李大一家牵扯进来的。
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他以后要离家读书,必须要给自己爹娘将一切障碍都扫平,至于老李头和老陈氏,他自然有别的办法可以摆平,务必会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的晚年。
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两个时辰,李禾他们都已经开始在县衙后院和县令一起用饭的时候,衙役们过来禀报犯人已经抓来了。
此时已是傍晚,县令直接让他们收监明日再审。
等到李禾他们吃完饭之后众人又说了一会子话,定好了明天升堂的时间李禾他们就回了隆丰客栈。
到了客栈李禾就被告知自己爹娘和两个姐姐已经被留在了吴宅,吴兴已经给自己都打点好了。
李禾刚准备回屋休息就碰见了闻讯而来的郑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