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1)
为了彰显自身的尊贵地位,显示出国家的繁荣昌盛,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不惜大兴土木,修建皇陵。负责督办此事的大臣们,也往往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真仔细办妥此事。不过凡事有例外,嘉庆帝修墓时,就碰到过一件窝心事。
昌陵贪污案爆发
嘉庆十三年六七月间,连日阴雨不断。嘉庆皇帝修给自己的昌陵,在施工时出了大问题。宫门、明楼等处,都出现了渗漏现象。东配殿次间的油饰也脱落了一块,地上还掉了些许碎木。负责此事的西陵守护大臣将这些碎木封固住,然后如实呈上奏折。
嘉庆帝看完后顿时勃然大怒。据民间传闻,昌陵本来是乾隆给自己精心挑选的“万年吉地”,后来他心疼儿子,就把西陵的太平峪一带留给了嘉庆,自己在东陵重选了一块宝地,跟康熙帝埋到了一起。正因如此,嘉庆帝对于昌陵的修建工程格外上心。
选址方面,因为是乾隆一手包办,而且和雍正帝紧挨着,所以嘉庆并没提出异议。构思设计方面,嘉庆博采众长,地面上建筑,仿照安葬雍正的“泰陵”修建;地宫部分则照搬了乾隆所在的裕陵。而在实际开建后,新的麻烦又来了——库存的金丝楠木严重短缺。
有大臣上书拆掉附近的庙宇,把里面的金丝楠木挪用到昌陵中。但是拆庙盖皇陵有点不厚道,而且数量还是不够用,所以嘉庆帝觉得不妥,最终决定改用松木代替。为了防止再出别的幺蛾子,嘉庆派自己的亲信盛柱前往督造陵墓。谁知盛柱却辜负了嘉庆皇帝的信赖,捅出了大篓子。
昌陵是在嘉庆九年修建好的。然而短短四年后,就有大臣发现里面到处渗水。嘉庆派人严查此事,结果就出来了一桩天大的贪腐案。负责修建昌陵的砖厂工人闹事讨要工钱。朝廷感到奇怪,把砖商孙兴帮捉拿归案,一番拷问过后,孙兴帮交代说,朝廷的工钱根本没发给工人。
拷问过程中,孙兴帮忙揭发了盛柱的手下双福。朝廷调查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朝廷修建皇陵的银两,被盛柱私吞了不少,涉案金额前后加起来,竟然高达九万两白银!盛怒之下的嘉庆帝,下令将盛柱的子孙全部发配边疆,同时他也感到后悔,如果当初不去纵容盛柱,就没这些个破事了。
因愧疚袒护大舅子
为什么盛柱如此胆大包天,连修皇陵的钱都敢乱动呢?他就不害怕嘉庆治他的罪么?这件事还要从皇后喜塔腊氏,也就是盛柱的妹妹说起。
乾隆年富力强,当了61年皇帝才退休。但嘉庆的储君之位,却早早就定了下来。
为了给儿子找个强大的靠山,乾隆在立储第二年就给嘉庆张罗了一门亲事。女方是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的掌上明珠,正白旗出身,家中满门忠烈,与嘉庆门当户对。两人结婚的时候,都是十四岁的年纪。正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多年陪伴下来,过得幸福和睦,感情极深。
二十一年后,雍正熬出了头,登基当上了皇帝。但在生下几个孩子后,喜塔腊氏的身体日渐衰弱。更让小两口窝心的是,乾隆退位后仍然死死抓着权力不放。就连喜塔腊氏的封后大典,诏书上写的也是“奉太上皇之命”。
更气人的是,乾隆还不顾嘉庆的意愿,一口气给儿子封了一堆嫔妃。并在同一天给自己办了千叟宴。嘉庆性格温和老实,对于老爹的安排,只得逆来顺受。不过他心里对喜塔腊氏却充满自责,希望等乾隆归天后慢慢补偿给她。
可惜天不遂人愿,第二年喜塔腊氏就撒手人寰。而嘉庆也在老爹的逼迫下,接受“皇后丧礼一切从简”的命令,心里更觉得对不起亡妻。所以他把这份愧疚,全部补偿到心术不正的大舅子盛柱身上。后来盛柱偷卖皇宫里的珍宝,他也没有严加责罚,反而派他去修皇陵。
谁知盛柱变本加厉,差点把皇陵给挖坏了。位于清西陵的界桩内侧,属于皇室专享的风水禁地,平头老百姓胆敢入内的话,脑袋都可能不保。在如此重要的地方,盛柱发现了一种珍贵的石料。为了谋取钱财,他命人开塘挖石,一下就把西陵的风水给毁了。
这件事牵扯到祖宗陵寝,属于大逆不道之罪。嘉庆也没法继续护着盛柱了。按理说盛柱应该被判斩立决,但是嘉庆想起了早逝的皇后,心中一软,就下令把盛柱发配到乌鲁木齐。结果两年后盛柱就因病去世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说回盛柱贪腐的案子。前面提到过,当时查到盛柱手下的双斧头上。朝廷在他家搜出了五万两白银,又搜出了一纸旧账,发现盛柱还贪污了四万五千两。随后顺着线索,又有几十名大小官员被揪了出来,气得嘉庆大骂“实属丧心昧良,不成人类,可恨已极”
可惜当时盛柱人已经不在了,根本无从惩罚。所以嘉庆把火撒到了他的子孙身上,把他们全部发配到了边疆。至于那些牵扯其中的官员们,嘉庆也没有痛下杀手,而是根据昌陵的破损程度,将官员们的罪过分成了一二三等,命令他们对号入座,赔偿相应的银子,自己贴钱重新修补昌陵。
这桩贪腐案到此告一段落。然而昌陵的修建很快又起了风波。按照规矩,石像生必须用整块石头雕刻。但在石像完工后,负责验收的大学士长麟却收到一封检举信,信上说石像生有细微的拼接之处。长麟查验过后,发现确有其事,就上报给了嘉庆。
这位好脾气的皇帝,还是没忍心严办负责此事的官员。他按照盛柱案的先例,命令督办此事的官员和承包商赔付银钱,重修了石像生。虽然有这些鸡飞狗跳的破事,但好在昌陵还是修缮完毕了。
富丽堂皇的昌陵,只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在官员们肆意妄为地贪污腐败之下,大清朝迅速走向衰落,不复往日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