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左右将军的往事(1/1)
数十年前,刚刚接过圣旨的攀崖侯苏锦城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宣攀崖侯之子苏卫为太子伴读,即日起进宫侍奉。”随着手捧圣旨的太监话音落下,刚刚学会说话的苏卫便被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命运。
老太监把圣旨放到苏锦城手里,笑着说道:"小苏大人以后便可陪伴太子殿下左右了,日后洪福齐天不可限量啊!"
"陛下皇恩浩荡,臣不胜感激。"苏锦城答道。眼见老太监走出门,苏锦城才叹了口气。
自己随陛下征战多年,却还始终不得陛下信任。名为伴读实为质子,他又怎会不懂。想必军中四位侯爵谁先有了儿子便能得到陛下留好的这个位置。
"倒是羡慕老徐生了个女儿了,苦了我儿啊。"苏锦城感叹道。一入宫门深似海,自幼伴君就如同孩童伴虎,怎会不辛苦。苏锦城拿着圣旨走到屋内,正好遇到苏卫在屋里乱跑。
苏锦城的目光对上儿子稚嫩的双眼,见惯了杀伐的眼里也不禁泛起一丝泪光。
作为一个父亲,苏锦城心中愧疚之感油然而生。
苏夫人安静的坐在一旁,圣旨的内容她自然听到,但她也清楚,身为臣子,他们改变不了,她只是漠然地为儿子缝制着新衣。
"我们儿子做了太子伴读,等以后太子继承了皇位,倒真是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了。"苏锦城开口说道。
"我倒是希望到那时他还能来多看看我。"苏夫人面上不显,但话语中无不是悲伤之情。
"爸爸妈妈要把我送走吗?"在一旁摆弄玩具的苏卫冷不丁的问道。
"不是的,不过是把你送去和别人一起读书罢了。"苏锦城安慰道。苏卫虽然年幼,但却聪明又懂事,苏锦城自然是骗不到他。
虽说苏卫隐隐感到父母也不是有意这样,但孩童又能有几分忍耐的心性在身上,苏卫还是忍不住说道:"爹娘,我能不能不去。"
孩子怯生生的话像刀子一样剜在两人的心头。苏夫人别过头去,眼泪如雨般落下。
要说地位,苏锦城要是跟朝中那个大臣相争,就连皇帝也会念着战场上的交情给他三分面子,而偏偏这次这位侯爵遇上的是皇帝。
苏锦城把苏卫抱在怀里,轻声说道:"卫儿听话,待你在那里长大了,便可来多看看爹娘。"
小苏卫也明白了一样点了点头。
一片田地里,一位身着华服的少年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过田间小路。田里作物显着一副欣欣向荣的姿态。
"赵公公,那人在干什么?"少年疑惑的问道。
"太子殿下,那人是在放牛的时候读书。"被称为赵公公的人说道而提出问题的正是未来的皇帝,如今的太子--丁修志。
而他们这次正是皇帝出游乡下以显示皇帝体恤民情。
向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正是一个牧童坐在牛上读书。这牧童读的入迷.以至于这一大群人过来都没发现。
"父皇不是要给我找伴读吗?我看他就不错,就让他当吧."丁修志说道。
"这....老奴不敢作主,还是让太子殿下请示陛下再说。"赵公公低头答道。
丁修志眉头微皱,刚准备再说点什么。身后传来一阵大笑。
"哈哈哈哈!"皇儿觉得他合适,那便依着皇儿。"说话的正是丁修志的父皇。此时丁修志是刚刚立的太子,又是为数不多的几个皇子,他自然喜欢的不得了。
身边人连忙跪倒一片。
丁成彻作为常年御驾亲征的天子,也是生的虎背熊腰,极其腱硕,要不是身上龙袍显示着身份,恐怕要被认成哪个将军。
"孩子!过来!"丁成彻大声地吼道。这一举动倒是没有皇帝的架子。
牧童明显被吓了一跳,先绑好了牛,又缓缓地走了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丁修志倒不曾怯场,反而先开口说话。
“张书林。"牧童的声音微微颤抖,似乎是有些怕生。
“你很喜欢读书吗?以后陪我一起读书吧。"
"好。"
或许出于孩子之间纯洁的认知,又或许出于对读书的渴望,张书林轻易的便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张书林的家中便挤满了人。
面对皇帝这种九五之尊的到来,全村人都显地诚惶诚恐,生怕做出什么不对的事导致这个村子消失。
问过后才知道,张书林是这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神童,自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孩子又勤奋好学。
可惜全村也没一户富贵人家,没钱供的起这个孩子读书,只好去城里卖粮食牲口的时候带上几本书回来。
听到自己的儿子能跟太子一起读书,张书林的父母自然是不住感叹皇恩浩荡。
只是走之前,张书林回头看了一眼村子,小小的眼睛中没有离别的悲伤,反而充斥着对衣锦还乡的渴望。
多年时光如梭般流逝。
东宫之中,丁修志头痛的审阅着一篇篇奏折,张书林作坐在一旁,准备书写答复。
陛下又一次带队北伐,这让还是太子的丁修志又一次担起了监国的重任。
为了维持陛下战争机器的运作,大汉各省支出常年在临界点跳动,这也意味着监国的太子承担着相当的压力。
正当丁修志深思怎么调整一笔财款放进军备中的时候,苏卫猛地推门进来。
这一惊间,张书林手中毛笔狠狠地在纸面上划过,好好的宣纸瞬间被弄的脏乱不堪。
苏卫可不管这些,大大咧咧地坐在一边,跟自己两位发小讲着新听来的趣事。
贵为太子的丁修志也不得不放下工作好好地听苏卫讲这一切。
看太子也苦笑着放下了工作,张书林也无奈的笑笑,收拾起了弄脏的宣纸,也静静听着苏卫夸张的叙事。
往事在脑海中闪过,张书林也吹灭了灯,倚着桌子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