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将军百战死,马革裹尸还(1/1)
说完话后,赵氏便吩咐众人各自回去准备丧仪的事。
除了林知意站在原地未动,其余人皆散了去。
赵氏见大孙女没有动作,只巴巴地看着自己,心觉奇怪,“意姐儿,你是还有事要跟祖母说吗?”
林知意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只道,“祖母,孙女儿想和您一起回寿松院?可以吗?”
听了这话,赵氏没再问什么,只点点头,带着林知意回了寿松院。
……
进了屋子后,赵氏将下人都遣了出去,并安排石妈妈守在门口处。
石妈妈出去之后,林知意便看着赵氏径直道,“祖母,您是从朝廷处得知阿爹他们战亡的,也就是说,私下没有人提前回侯府报信,是吗?”
赵氏听了林知意的话,略略一想,随即反应过来。对啊,跟着儿子的阿易和阿洱即便自己不回来报信,也该派别人送信才是,
毕竟天回关之战是胜仗,上奏捷报一般是在清理战场,整理战事之后,如果阿易他们派了人,信应该早就到了,比起奏报只会早,不会晚……
“没有,没人送信回来,会不会是……”赵氏皱起眉,“会不会是他们跟着明山他们一起上了战场,也阵亡了?”
“是有这个可能……可是祖母,二叔也就罢了,阿爹是西北军中品级最高的将领,一般情况下,他应该坐镇后方,统领全局。可为何会是他去诱敌?”林知意眼中划过疑色,“所以……所以孙女很想知道,这其中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祖母,您能不能派人去西北暗中打听一下,孙女心里实在放不下这个疑问。”
赵氏此时心里也不太踏实,便让石妈妈唤来了秦安元。
“老夫人,您唤老奴可是有什么吩咐?”
赵氏看向林知意,“意姐儿,你来说吧。”
随后,林知意便向秦安元重复了一遍自己的疑惑,“因此,秦叔,我需要你派可靠的人去西北暗中调查,
但我并不急着要消息,所以你记得叮嘱去调查的人注意安全,切记,一切以安全为重,明白吗?”
“是,老奴明白姑娘的意思,这便去安排。”秦安元掩下眼底的惊讶,恭敬地回道。
他前面刚听说大姑娘好转的事,只以为她和其他小主子们一样,变成正常孩子而已。
可刚刚看大姑娘说那些话的样子,他只觉得,大姑娘跟老侯爷还真是像,不仅天生见事敏锐,且都有一副和善心肠。
……
秦管家带着满腹的感慨离开后,林知意也打算告退。
结果她一转头,就见祖母正意味不明地看着自己,而后瞬时就明白过来,
自己方才的表现实在不像一个刚刚从痴傻之态中清醒过来的人。
林知意明知故问,“祖母,您这般看着我作甚?”
赵氏没有遮掩之意,“意姐儿,祖母有些好奇,你刚刚好转,又没读过书,更没人教过你……你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想到这些不妥之处的?
又是如何知道,将帅应坐镇后方,不可擅动之理的?”
“祖母,孙女…孙女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自己醒过来后……自然而然就想到这些事了。”林知意眼里都是茫然无措。
接着她又将眼中的茫然转为委屈,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祖母,孙女儿这样,是……是不好的吗?”
赵氏本就因林知意身有缺陷而偏疼她多年,现在见她好不容易好转,却因被自己‘逼问’而忐忑不安,又想到,她方才是关心父叔才提出疑问……
霎时间,赵氏就万分后悔自己刚才的‘质问’之举,同时心里涌起了浓浓的愧疚之意,
“意姐儿,来,到祖母这儿来。”赵氏温柔地朝她伸手道。
林知意见状,暗暗松了一口气,这一关是过了。
她觉得与其自己回答这个问题,不如将问题抛回去,让祖母自己去想象。反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而自己想出来的答案也更可信,不是吗?
林知意依言上前,握住赵氏的手,“祖母。”
赵氏将林知意拢进怀里,声音温软,“意姐儿不用怕,意姐儿这样啊,是叫天生聪慧。这是好事,更说明你有福气,很多人求都求不来呢。”
她也是刚刚才想起,前朝有人就是这样,前时痴傻,后来忽然才艺卓绝。所以也不是独意姐儿一人这样。
她这样天赋异禀,还是林家祖坟冒青烟呢。
“真的吗祖母?我还以为……人人都和我一样呢。”林知意抬起头,一脸无辜。
听到林知意的无心之语,赵氏无奈浅笑,“当然是真的,祖母跟你说啊……”
随后她便开始带林知意‘认识这个世界’。
……
翌日,林明山居处,青山院
“《东沧纪实》……应该就是这个了。”
林知意翻开手里的书,只见开篇讲的便是东沧的起源……
原来,东沧,北凌,南渊以及西烈都是由前代澧朝分裂而来。
澧朝末年,澧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因为宠信奸妃,残害忠臣,强征赋税,沉迷享乐,以致民不聊生,从而引起民怨沸腾。后来,多地开始出现民乱,一支支势力异军突起。
乱世出英雄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澧朝在经历了十年的战乱后,最终走向灭亡,一分为四。东沧至今才历经四代,如今这位圣上是第五代。
在略略翻了这本《东沧纪实》后,林知意又找到一本《东沧律》,然后就带着书回了芳菲院。
除了想通过书籍尽快了解这个时代……更重要的是,她想解开自己心中的一个疑惑。
林知意前世是一名图书管理员,她又喜好看书,加上她有一个过目不忘的优点,所以她看书看得很快,
而此时,一旁的徐妈妈看着她远超常人的翻书速度,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道,“姑娘,您在找什么呀,书里只有字的呀。”
林知意翻书的动作一顿,尴尬地挠了挠下巴,“……徐妈妈,我就是在看书,其实阿爹以前带着我认过字的。”阿爹,对不起,只能推到你身上了,你肯定不会怪我对吧。
以前林明山的确试过教林知意认一些简单的字,只不过……后面他还是放弃了……
徐妈妈一听这话,就忍不住伤心。侯爷多好的一个人啊,怎么就这么没了呢……要是他能看见姑娘如今的样子,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
十四天后,京郊,卯时初,
林家孙辈身着缟素,一起肃立看向前方,同是十岁的林景华与林景和手捧林明山与林明远的牌位站于最前端。
在所有人所望方向的远处,一支同样身着缟素的队伍渐渐映入众人眼帘,慢慢行近。
当孩子们看到队伍之中的两副棺椁时,已然要忍不住哭出声来。
可他们到底没有。
他们只睁大通红的双眼,抿着嘴咬着牙,任眼泪无声溢出。
祖母说过,在家里,他们哭破天也没事。可在外头,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不能堕了林家的风骨,永远都要挺直脊梁,不折将门之望。
须臾后,为首的宋城领着队伍行至林家众人面前。
他翻身下马,眼眶泛红地看向抱着牌位的两个孩子,“景华,景和,接你们阿爹回家吧!”
林景华随即躬身,向宋城行上揖大礼,“有劳宋叔叔相助,景华代林家拜谢宋叔叔大恩。”
宋城拍了一下林景华的肩膀,满容肃穆,声音沙哑,“节哀。”
而后便让到了一旁。
随后林景华直起身,直直盯着前方的棺椁,高声道,
“林氏儿女,在此迎昭德将军和昭烈将军,归家。”
话落,林家众人齐齐朝着棺椁方向跪拜叩首。
林知意伏在地上,眼泪一滴一滴砸落,泣不成声。阿爹,女儿接您回家了。
……
半刻钟后,迎丧队伍行入京城。
行走间,林知意的目光忽然被路两旁成片的白色吸引,她随之望去,
只见主街两边,几乎每家的门口都摆了奠礼,旁边的百姓头上都系上了白巾。
棺椁每前进一户,便多一户百姓磕头跪拜。
林知意不禁含泪而笑。
还好,阿爹和二叔以命相护的,还有这些人。
另一边,林景修也在看着这一幕,深觉震撼。
他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阿爹常说的那句话,‘百姓是最质朴之人,你护他们一分,他们便回你三分’。
……
巳时三刻,清远候府正门,
等待多时,望眼欲穿的赵氏,终于等到了自己两个儿子归来,
只是这次,母子已经阴阳两隔。
她撑着手杖,蹒跚着缓缓走上前,抚摸着两副冰冷的棺椁,仿佛像儿时哄睡那般,轻声道,“儿啊,咱们到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