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小河,从远方走来 > 第1章 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1章 君子以自强不息(1/1)

其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谓自然的运动刚强而劲健。君子处事,应像大自然一样,力求自我进步,刚毅、坚卓,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与大地一样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是每一个真正男儿应有的美德。男儿有此美德,无需崇高的理想,更无须伟大的事业和成就,亦大丈夫。

其二,两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他在六十二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丧气,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孔子还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三,人之事业,平凡与伟大并非绝对,态度是关键,做好平凡的事即为不平凡。你用一百分的热情看待你的事业,并为之努力,你的事业就是你的一切,你平凡的事业在你的人生中也随之变得无比伟大,你也同时会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你也将会成为一个幸福之人。反之,你则碌碌无为一生

……闲言少语,书归正传。下面讲的是故事,也是真事。故事的角色是虚构的,但故事里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每一件故事也是曾经发生过的。虚构的角色源自于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人物演绎了真实的故事。而这人物、这故事,勿需用华丽的词藻来装饰,只用平淡的言语来讲述,也足以使人感动和震撼。

郑光祖是一位极普通的教师,也是一位具有传奇经历的教师。

传闻六十年前的壬寅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天常现异象,地常放奇光。继而,国有一巨星陨落,人民念其功劳,为之哀伤恸哭;西方有强寇犯我中华,边境干戈突起,然天佑我大中华,我中华雄师大获全胜,干戈随即平息;中央召开扩大会议,国运扭转,人民渐渐从饥饿中走出,实乃中华民族之幸事。我们的故事就是从六十多年前极不寻常的这一年开始的——

话说我南国边陲有一南山县,其境内有一村名牛筋地高。村里有一郑氏人家于壬寅年壬寅月乙未日(公历1962年2月26日)壬寅时五十分生下一子,其子刚一坠地,哭声就极其响亮。一月后,村里来了一位算命的老先生,见郑氏之儿头大耳肥,印堂发亮,非同一般。其掐指一算,乃对郑氏曰:“此儿有光宗耀祖相,日后定有大出息,非富即贵,可取名‘光祖’,如早年不济,兴许也有大器晚成之可能,望先生好生抚养,切勿怠慢,切记切记。但如有一着不慎,恐一无是处也。”又长叹一声曰:”唉!此小子只可惜涉世迟了半个时辰,否则不简单,必是安邦定国之栋梁,名扬天下足也。”一时间,算命先生的话在整个村子迅速传遍开来。然而,算命先生的话,一半人信,一半人可没当真,只当是一戏言,茶余饭后,闲时讲来玩玩儿。时间久了,郑氏一家人也渐渐淡出了先前的欢喜,最后竟忘了此事。也许是因为郑氏没有对算命先生的话太在意,对自己的儿子未抱太大希望,任其自然,听天由命,如一般人家之儿对待,没能把握时机,废了前程。因此,郑光祖长大后虽与本村同辈非同一般,但也无太大区别,既无多大建树,也非一无是处,成了一个极普通的教书先生。一生风雨、一生坎坷、历尽沧桑倒是不假。命运就是这样喜欢捉弄人,明明说好能名扬天下、光宗耀祖,可偏偏是个默默无闻、吃苦受累的命。

先让时间暂时从六十年前跳跃到公元2020年8月。

……下了几天的雨后,在2020年8月28日这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整个天空蔚蓝蔚蓝的就那么一个颜色,很干净,干净得找不到一片儿云彩。在干净如洗的、蔚蓝的天空底下,南国边疆起伏的群山显得更加的碧绿、青翠,分外妖娆。虽然已经进入秋天,但这里的树木依然还是那样的郁郁葱葱。今天的风儿很小,要是没有路边的小树叶在微微的一动一动,你根本察觉不到现在还有风。中午,一辆微型小卡车正从一条乡道上驶入二级公路,朝着东方的牛筋地高方向,即南山县城方行驶去。因为刚进入二级路的这段路急弯太多,时不时对面还会蹿出车子来,所以,车子不能开快。小卡车的驾驶室是双排座的,开车的是一个二十五岁左右的小伙。副驾驶位上坐的是一位刚满五十八岁的“老者”,这人身体单薄,面容憔悴,满脸皱纹,加上穿的衣服有点陈旧,看上去像个七十岁的老翁。虽然是这样,看着人还是很慈祥、很亲和的。在驾驶室后排,坐着一老一少两个女人,老的是前排那“老者”的妻子,虽说老,也只不过五十岁左右,少的二十岁出头。这母女俩看着有些异样,一路上不说一句话。按说,像今儿的好天气,人们的心情是应该非常好的,但这两老一少一家三口,今天却好像一点都不愉快,在他们的脸上,让人找不到半点儿高兴的样子。

可能是为了打破这安静、沉闷的僵局,开车的小伙边开车边与那老者时不时地聊上一两句话。“郑老师,您教书有几年了,听我爸说您很早就教书了,还是我爸他们的老师呢!”小伙问老人。“四十年了,整整四十年了!”老人像是在回答小伙的问话,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感慨自己四十年的教书生涯。

“你不是已经大学毕业有几年了吗,怎么不去参加一些公务员之类的考试?”老人突然向小伙反问道。“老师,我在上中学时没有好好听您们的话,不好好学习,现在虽然大学毕业了,但基础不好,两次考公务员都没考上,所以只能做点小生意。”小伙有点儿悔不当初的样子。

“没事,只要不偷懒,做什么都会有出息的。再说,你还会有机会的,有时间多复习一下,以便以后再报考。”老人说。

“我就是这样想的,所以白天做点小生意,晚上有时间了就加紧时间看书复习,准备明年再报考。”

“这就对了,人不能放弃希望、放弃努力。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老人说。小伙点点头,“嗯”了一声。

原来,这“老者”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郑光祖,是一位刚办完退休手续的中学教师,是前几天接到准退休通知的。

开车的小伙以前上初中时是郑老师的学生,名叫冯坤。眼前的这位郑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很完美的——慈祥而庄重,平易近人,学识渊博。学生们看到的他总是那么一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样子。因此,他教过的那些走出学校大门多少年的学生们都还能清晰地记起他的样貌。在学生们的记忆中,以前的郑老师可不是这样一个身体单薄,面容憔悴的样子的。以前的郑老师那可是个体力健壮,精力充沛的人的。现在的郑老师和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郑老师教书的这个乡叫坡头乡,是距离县城比较偏远的一个乡,坡头村是乡机关所在地,坡头乡再出去就不是我国的领土了。

虽然偏远,但坡头乡下辖十一个村委会,五十多个自然村,总人口达六万多,是一个大乡。坡头乡中学是个初级中学,有学生两千人左右,学校距乡政府大致一百米。

就在昨天,郑老师在街上遇到冯坤:“冯坤,你有认识开小货车的司机吗?我想找一辆小货车拉点货。”郑老师是教过冯坤的老师中最受他敬重的教师之一,郑老师有事需要帮忙,冯坤肯定会尽力所为。

冯坤问道:“要多小的小货车,郑老师?”接着又问:“您要拉什么货?”郑老师把自己已经退休的事告诉了冯坤,并告诉冯坤,他准备回自己的老家牛筋地高,以后就在那里生活。并对冯坤说货不多,两张床,一套小沙发,一张小饭桌、几个小凳子以及不多的锅碗瓢盆,还有几本书。

冯坤指着街道车位上停着的一辆小微型卡车问郑老师:“这个车装得下吗?”

郑老师回答:“这个车正合适。”冯坤:“那老师您先回吧,我明天早上来给您装货,我正好有这样一辆微型小货车,是自己做生意用来拉货的。”

“那你得说说你拉一天货收多少费。”

“现在不说这些,货都还没拉呢,以后再说,您老先回,我明天郑老师搬家拉货的事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郑老师坐在前排副驾驶座位上,扭过头看了一下后排的妻子和女儿,母女俩互相依靠着 ,一摇一晃的,睡着了。郑老师转回头,望着前方长长的公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一转眼,他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虽时过境迁,可四十多年的教书生涯中发生的件件往事依然在他脑海里历历在目、清晰可见,依然让他难以忘怀。这四十年,是他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四十年,也是他历经风雨、饱经沧桑的四十年……

灵气复苏:闲聊时间已经结束海贼:我通过牛牛称霸世界末世:回到两年前,囤货保平安长夜雪明斗罗:开局拿下冰火两仪眼豪门娇宠:大小姐驾到!修真大佬沦为七零小可怜康熙宣妃的吃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