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穿越封王:开局先搞土地改革 > 第34章 教材编撰方向

第34章 教材编撰方向(1/1)

刘政看完众人参考的书籍,已经能够想到以后莘莘学子们要每日的学业是什么样的。

必然是每人报一本经典,摇头晃脑的诵读。

可是,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呀!若是自己辛辛苦苦搞教育,最后换来一群书呆子,那岂不是被后人笑话?

刘政的脸色不是太好,并没有因为众人引经据典的整理教材而高兴,让众人有点儿忐忑不安。

宋世才也发现刘政没带笑容,他问道:“王爷可是觉得我等选择的这些古籍不够经典?”

刘政苦笑一声摇摇头:“四书五经一应俱全,怎么能说不够经典?”

“那为何王爷满脸愁容?”

刘政心里苦啊,你们这么弄,我怎么可能不愁?看来编撰教材的活儿终究是要落到自己头上来了。

“这些古籍经典都不错,可若是仅仅依靠这些就能培养出人才,恐怕还有所欠缺。”

刘政一句话,引来在场多人不满,虽然不敢明说,但看刘政的眼神已经变了。

宋世才也略有不悦:“这些书籍都是历年来科举考试选择题目的参考书籍,老朽多年以来也是参照这些书,教出了不少秀才。”

刘政无奈一笑:“先生不要误会,我所说的是学堂里不能只教这些文学经典,还要教更多能够广泛应用的上的知识,比如算数呀、物理呀、化学呀等等。”

“王爷所说,算数老朽能听懂,可是这物理、化学,又是什么?”

宋世才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里的问题。

刘政想了想,问道:“我问诸位几个问题,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为什么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鱼叉刺鱼要往鱼下方刺?这其中原理是什么?”

众人纷纷摇头。

“这就是物理学要研究的。”

“哦……那化学呢?”

“蜡烛为什么能燃烧?铜为什么会生锈?把鱼用盐巴腌起来为什么能存放好久?这就是化学要研究的。”

“哦,原来如此!”

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平日里遇到这些问题没能搞懂,原来它们不属于文学范畴,都跑到物理化学里了,严重超纲啊!

看着众人像是懂了又像是没懂,刘政继续解释:“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此次大兴教育,一定要在多个学科上下文章。”

众人附和点头,虽然依旧一脸懵逼。

最数宋先生认可刘政所说,毕竟他是见识过刘政出口成诗的学问的。但是他心里一直在回忆,到底这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哪个先辈文人说的?

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最终只能放弃,心中暗道:王爷的学识高我等十倍也。

刘政起身长出一口气,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就先整理文学经典和算数的教材吧。”

他指了指摞在一旁的古籍经典:“历史、文学方面,参考这些足够了。算数嘛,就参照《九章算术》来吧,至于物理和化学,你们先不用考虑,我找个时间编写一下教材拿给你们便是。”

“王爷大才,我等不及也。”宋世才俯首作揖,对刘政的知识储备又有了一个新的评价。

刘政笑笑没接话茬,而是对着宋世才说道:“编撰教材的事情,不如就交给他们,劳烦先生拟一份考题,我想以试题初步筛选一下武威郡的秀才,看他们是否有当教书先生的资格。”

宋世才点头应道:“王爷放心,三日内,老朽一定将考试题目送到王爷府上。”

“此次教书先生的名额,我想就先定六个吧,若是将所有秀才照单全收,反倒让他们觉得太过容易得到。”

“一切按照王爷所说的办。”

刘政摇摇头:“先生此言差矣,本次兴办教育,同时也要进行一部分改革。只是先生对这等事情没有经验,才需要我在决定。如今先生已经接任教育部,以后这样的事情,就要先生承担起来才是。”

宋世才连连称是:“老朽多年未曾在官场,生疏了不少。不过请王爷放心,老朽定当为凉州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有先生这句话,小王心安了。既如此,你们先忙着,我先回去了。”

“送王爷。”

刘政起身离开,留下十一人目送刘政出了门,眼里依旧透着崇敬。

离开了教育部,刘政回到凉王府。既然已经跟教育部宋先生打过招呼,他打算立刻实施给教书先生安排事业编制的计划。

两天后,一则以教育部署名盖着凉王王印的告示在大街小巷传开了:武威郡登记在册的秀才,都可以申请成为编制先生,划归教育部直接管辖,不主动辞职,终身享受凉州府库统一发放薪酬,考核将在下月举行,共六个名额,仅限户籍在武威郡的秀才参加。

“这待遇可不低呀,都快赶得上县丞了!”

“居然只有六个名额,不过本来咱武威郡秀才也不多。”

“头一次听说,教书先生还需要考试的。”

“那你就不懂了吧?自己去开个私塾,赚的可是百姓家里的钱。若是考试成了教书先生,那可就吃国家饭了。”

“对对对,你们看,还是终身享受这待遇。”

“王爷这是又要搞什么新鲜玩意儿?”

“不管王爷搞什么,全力支持就对了!俺得赶紧回家,跟俺兄弟说说,让他抓紧时间去报名!”

坊间消息传播的飞快,一条王令一下子勾起了全郡秀才的心。

其实划定六个名额,刘政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前世的事业编制政策,送出了一大堆的铁饭碗。虽然快速填补了国家建设初期的各种职能部门人才不足的情况,但在后来也有不少弊端显现出来。

比如百姓心心念念端上铁饭碗,争破头的想要考编制;又或是一旦考入编制内,很多人便开始无限摆烂,完全丧失了职场竞争压力下的主观能动性。

其实体制内也一样,原先的刘政便是如此,进了体制内,便开始了咸鱼一般的生活,直至穿越……

所以此次指定事业编制的配额,刘政十分谨慎小心。他如今所在的社会体制,可承受不住大折腾,万一被自己玩儿脱了可就惨了。

六个名额,分别安置在武威郡六个县城的高级学堂,对于镇上的学堂,采取无编有岗的政策。这样一来,既能吸引读书人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来,又能有一定的家里,刺激着教书先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几天后,又一则告示贴在了大街小巷:事业编制考核完成后,会增加一场临时先生考核,户籍在武威郡的读书人皆可参加,择优选择五十二个镇学堂先生,签订合同,依旧由凉州府库统一发放薪酬。

武威郡内彻底沸腾了。

我,在世界的尽头等你许你繁星依旧修仙锦鲤,绝色仙尊掌中宝唤醒华夏神灵,以凡人之躯斩神奇葩一家人重生五零后的一生我的机甲科技来自旧纪元悬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