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次进攻(1/1)
现在,摆在巴雅尔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想拿下对方的营地,除非天亮了,大家牵着战马,小心翼翼的,走过这密密麻麻的陷坑,然后到敌人面前和他们接战。
但这么缓慢的走过去,那就是大明军队,那恐怖火铳的活靶子。
而骑兵失去了冲击的速度,其实在步兵面前,那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大明军队的火器,那是花样繁多,威力巨大。估计以那样的速度,趟过陷坑阵,自己的兄弟,就都会死在路上了。
还有一点,就是困死他们。
但现在,自己等身处大明腹地,四面皆敌。大明能给自己时间,让自己困死他们如朕亲临的钦差吗?
答案是肯定的,真要那样,自己等就死定了。
机会,还有机会吗?
想一想完成任务,自己将获得八大家的承诺,是那么的丰厚,就又舍不得放弃。死的钦差,五万石马料,活的钦差,将是十万石的粮食,这怎么舍得。
巴雅尔咬牙,拼了,再进攻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拿下那个钦差。
一个小帅过来:“头人,明军都怕死。只要给他们留下一条生路,他们自然就会自动逃跑的。”
是的,现在的大明,再也不是洪武永乐的大明了,连孝宗的时候都不如。
在他们面对骑兵民族的时候,他们只要有一线生存机会,就会选择保命逃跑。
萨尔浒,若不是山西明军率先逃跑,就不会有那次的惨败;宁远,若不是辽东巡抚率先逃跑,战局也不至于崩溃。
自己愚蠢啊,上来就是四门合击,让明军没有了逃生的希望,他们怎么不和自己拼命?
你不得不承认,当汉人没有生路的时候,所爆发的那巨大的防守能力,是其他任何民族,都不能比拟的。
钓鱼岛是,襄阳是,就是眼前的后金,围攻百日的大凌河中的祖大寿也是,他们宁可吃掉城中,最后一个百姓,也坚决不投降。
“放开三面,专攻一面,逼迫明军崩溃。”
至于钦差也会第一时间逃跑,那怕什么,只要自己的战马够快,绝对能追的上。
“出一批百人骑兵,带上土袋子,为整个大军冲锋,填埋陷坑。”巴雅尔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这群将是送死的。
但蒙古勇士,最不吝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
一个百夫长,立刻带领自己的兄弟,执行了这个命令。
一百多蒙古骑兵下马,用自己的衣服,或者是皮囊,包起土,开始填埋那些陷马坑。
但陷马坑的数量太多了,多到似乎无穷无尽,根本就填埋不完。
没有办法,巴雅尔不得不下令,将那些战死在战场上的,自己将士的尸体,还有那些马匹,拖过去,向前面铺展一条道路。
在拖拽的时候,有许多负伤的蒙古人。他们哀求,将他们拖拽回后面的队伍,救一救他们。
然而拖拽的兄弟,表情是麻木的,心是冷酷的。
因为在蒙古人和女真人的战争中,一向就是将这些负伤者,当做是战死者。
并不单单出于对这些负伤者,认为是一种懦夫的认知习惯。更主要的是,他们没有医疗条件,没有郎中,也没有那珍贵的药品,来救治这些负伤者。
将这些负伤者拖进军营,不但不能够救助他们,反而,这些负伤者的哀嚎,最能打击整个军队的士气。
所以,在真正的战场上,如果攻坚,那么这些负伤者,就和那些死去的尸体一样,被推进壕沟,作为后续的垫脚石;而在撤退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将他们抛弃,免得他们,成为整个大军行动的拖累。
那么现在他们的作用,就是为后续冲锋的兄弟们,垫马蹄。
这样残忍的命令下,填平前面道路陷马坑的速度,加快了。慢慢的靠近了敌人的军营。
而就在他们,快靠近敌人军营的时候,敌人的军营里,传来了一声怒吼:“瞄准,放——”一排火枪,立刻喷出了火焰,一枚一枚炽热的弹丸,撕开空气,打进了这些前进蒙古人的身体。
弹丸是铅做的,之所以采取这种原料,不单单是因为铅,最容易在枪膛发出的时候,受到后面火药热力的挤压,能够快速融化变软,填满枪膛,极大限度的增加密封性。
他还有一个恐怖的特性,那就是打进人的身体里,由于铅弹的变形,他们会在人的血肉骨骼里,变形翻滚炸裂。
往往前面打进人的身体,只是拇指粗细的一个小洞,然而穿透身体的过程中,会撕裂他所遇到的,所有肌肉经络,然后从后面喷出去。喷出去的时候,就是一个碗口大的窟窿,被打击者那就是十死无生。
即便是只打中了你的肩膀,他也能撕掉你整条手臂,让你瞬间失去战斗力。
而后期更要命的就是,即便你侥幸的活着回去,那铅毒,也会让你不久之后,在无限的痛苦中死去。
一颗颗弹丸,穿透这些蒙古人的身体,将他们纷纷打倒。血肉纷飞中,当然也有幸免的。
但可惜,明军的第2排排枪打出来了,接着就是第三排,继续收割着蒙古人的生命,直到最后一个蒙古人倒下。
不要以为这种三叠式排枪,是由穿越者吕建发明教导的。
远在戚家军,将火枪作为对敌主要武器的同时,这三段射击法,就已经是整个明军,神机营的训练科目了。
在这个年代,大明的火器已经独步天下,大明使用火器的手段,更是无人能及。
如果永乐大帝的军队,郑和的带着和平与友谊的庞大舰队,在那个时候,就装配了大比例的火器,估计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已经匍匐在大明的脚下了。
不过这只是一种假设。那么为什么在对满清的战斗中,大明这么先进的火器,却最终败在了冷兵器的铁蹄钢刀之下呢?
原因无他,还是腐败。
这一段时间,魏忠贤改革了铁厂的纳税制度,将原先命令铁厂上供比例的铁料,因为质量的参差不齐,而改成了银子上缴,这似乎又成了魏忠贤,剥削百姓的一个罪证。
但他却将这些银子,直接交给了工部,让他们去购买合格的铁料,才打出了相对来说,还算合格的军器。
而不像崇祯二年之后,废掉了这项制度之后,结果打造出来的火枪和各种火器,被所有的将士,亲切的称呼为自杀神器。
那哪里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是还没有杀敌,自己已经损失惨重了。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大明军队缺乏训练,越来越没有军纪。
每当面对,呼啸而来的敌人骑兵的时候,这些被寄予厚望的火枪兵,就在敌人还在射程之外的时候,就紧张的开了枪。
而再次装弹,早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他们面对扑面而来的敌人骑兵,他们的选择就是,扭头往回跑。
结果他们不但没有杀敌,反倒冲乱了自己身后,那些冷兵器步兵的阵型,一场溃败就此就产生了。
而刚刚进关的顺治皇帝,和后来的康熙大帝,对这样的噩梦深有感触,于是他们就严格的下令,在满清的军队中,坚决不允许装备火器。
他这样做,是出于两种考虑,一种是火器在明军手中,那种糟糕的表现,让他心有余悸。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火器相对于弓箭来说,几乎不需要训练,只要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掌握了简单的装填技术,就可以射杀一个万人敌。
如果火器在汉人中普及推广,那只有两百万人口的满族统治者,转眼就能被那几千万的汉人,杀的一个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