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番外之盛夫人(2)(1/1)
小女儿战死沙场,魏国丢掉一座城池。
这些还不是最恶劣的。
盛家以为没了小女儿,谁都可以坐上那魏国将军之位。魏国也以为,没了小女儿,谁都能镇守边关,谁都能打下一场又一场的胜仗,毕竟魏国兵力被盛浅予训练有佳,魏国国土辽阔,粮食可以率先支援战场。
可……
匈奴并不怕魏国的兵力如何,只要将军之位不是盛浅予,他们便能恢复从前的辉煌!
魏国兵力节节败退,魏国丢掉一座座城池,甚至于魏国国君主动割让城池。
百姓私下都在谩骂,皇帝昏庸,大臣没有作为。他们在盛浅予战死当日,去河边放灯,祈愿小女儿来世路好走。
有良心的人都说,小女儿守的魏国大好河山不全是枉然,至少黎民百姓都记得她。
魏国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放河灯的更多了。
有祈愿小女儿来世路好走的,有祈愿小女儿下辈子顺风顺水的,也有那般私心之人祈愿小女儿再世为人,守护这大好江山……
魏国国君不知晓这事儿吗?他当然知道。一个死人居然也能动荡君心,煽动民众。
皇帝派兵镇压过,可士兵也是普通人,也有家人在放河灯,他们早早泄漏了消息,放河灯的人提前跑了。
魏国从上到下,已经对昏君和皇室绝望了,恨不得取而代之,期待有民揭竿起义,盼着有枭雄引领他们。
昏君大概知道局势,退位让贤,把烂摊子扔给了太子。
果真有民兵起义,即便是靠着毒物夺回魏国第一座失去的城池。民间也逐渐燃起希望,直至那人另立为王。
燕王的身份暴露后,盛家老小皆被关进了地牢。
她第一次舍弃小女儿,选择时彦后,小女儿为盛家挣来了功勋;她第二次舍弃小女儿时,时彦废了,小女儿自立为王。
儿女辈不行,她将目光放在孙子辈上,没成想盛时彦孕育子嗣的功能都没有!那她能依靠谁?
在地牢中,她仿佛失去了主心骨,觉得一切都完了。
知道女儿是燕王后,她又活了过来,彻底清醒了。
她两次放弃女儿,女儿都能一次比一次辉煌,她之前眼底为什么只有废物儿子?!
女儿是燕王,但江山是那位安将军打的。
不打紧。
未来只要安将军称帝,女儿坐稳皇后位置就好。以后她就是皇亲国戚,待女儿诞下子嗣,她会亲自养大他们的孩子……
想象永远是美好的,现实很残酷。
她看到小女儿站在城池之上,即便裹了大氅,也显得身形娇小,那张小脸白皙得在阳光下折射出光泽,眸光却冷凝的,仿佛看她和盛德昌如两个陌生人。
曾经,她在意小女儿常年征战,养得对比长安城世家女粗糙极了,但在小女儿假死后,她才明白小女儿失去的那些都用来换盛家顺风顺水了。
人总在安逸中要求更多,以至于看不到旁人付出……
在盛德昌倒下后,她来不及反应身上的束缚怎么解开的,趁着混乱,拼命跑,拼命跑。
小女儿……哦不,是燕王。
燕王在假死那刻,不会再在意盛家人生死了,她若执意往前凑,只怕会和盛德昌一个下场。
她和燕王早已回不去了。
她一个妇人能在乱世里漂泊多久?
所幸,几日后,她便得到燕王攻破长安城城门,建立新国的消息。
听闻这个消息的她,正找了个刺绣的活儿。
她身无分文,若不是绣房见她穿着得体,认定她是大户人家逃出来的,又逢乱世,东家可怜她,她也不会找到这一营生活计。
女帝继位,举国欢腾。
无人质疑女子继承帝位,因黎民百姓早已千疮百孔,若是曾经的盛大将军庇护他们,他们肯定举双手赞成。
他们不愿再经历厮杀,不愿家中男儿去战场,不愿经历生离死别。如果有人能结束这一切,是男是女都无所谓。
她神经有些恍惚,想起女儿儿时的一言一行。
女儿从小就与普通女子不同啊!
她以为安钊会称帝,盛浅予为皇后,没想到是她女儿称帝。
她女儿居然称帝了!
她又想起爹娘年轻时对她提过的——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
她一直谨记这点。
没想到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亲生女儿称了帝!
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啊!她为什么一直抱着盛时彦不放呢?
如若以前对亲生女儿好些,她现在就是母皇了啊!
她怄得一口血喷出来,继续做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手工活来。
她年纪上来了,要想再嫁人,也是给人家养孩子、养孙子。倒不如一个人过。
这些都是她应得的。
谁让她从前只能看到儿子,看不到女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