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靖忠伯府(1/1)
针对茂雪的流言传得很快,短短几日,不光是村子里传,就连州城和各个县城都传遍了。
县城那边,香柠遣了人回来禀报。现在,他们收到的绸子少了很多。还有些人明里暗里跟他们打听东家的事,问流言是不是真的?
铺子里雇的那个绣娘担心影响她的名声,已经跟香柠请辞,香柠也应了。
州城那边,二嫂遣了个嬷嬷过来说这事。
明里暗里的意思就是,没必要为了个生意,累及名声。梅家女眷也不止她一个,总得替大家都考虑考虑。何况,她也不差那点银子。
茂雪听了冷笑:对方这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呀!
显然,前几日她听了流言后,没有任何动静,对方又加大了传播力度。
但茂雪依旧不为所动,她在等姜枫打听的结果。要应对得先把对方的底细摸清楚。
文语安在州城听到流言后,立即带着行李又来了小河村。
“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你就不怕带累了你的名声?”茂雪没想到她这个时候能不惧流言过来陪着自己。
因为像文语安这样在家宅争斗中成长起来的,一向都知道趋吉避害。
“我怕什么?你以为我的名声在润州就很好?我跟李昊说了,我是一定要过来和你一起的。他若有意见,就自去另寻一个规矩的!”文语安说得极为硬气。
“啧啧啧,你居然这样跟李举人说话,你可真是长本事了。”茂雪好笑,只怕文家现在恨不得将李昊供起来,怎会让这门亲事黄了?
不过,以她和唐寡妇的关系,李昊肯定是不会阻止文语安与她来往的。
果然,文语安证实了她的这个想法。而且,两人的婚期已经定了下来。定在明年五月。
九月底,茂雪按照原定的计划,让商队启程。
冯春来有些担心润州这边的情况,想缓一缓。
“小姐,现在润州不太平,不如让京城的队伍先出发。我留在这边,等润州的事情解决完了,再去旧都。”
茂雪摇摇头拒绝:“冯叔,现在对方的底细还没摸清,我们也不好还击。但我们不能让他们顺利把货卖出去。
这次,我们在京城和旧都的货都会把价格压到最低,他们想要卖货出去,就得跟着降价。
哼,我就是要让他们赚不到钱。你这一趟不去旧都,若被他们抢了先,岂不是让他们在旧都卖高价?”
冯春来一听就明白了,小姐很有成算,这一趟旧都之行,必须得走。
茂雪写了一封信让冯春来带去给族长,上面说明了各种绸子的价格。冯春来就带着人和货出发去了旧都。
京城那边则是覃鹏带队,彭长义做账房。
两队人各带了八千匹绸子,都是六千匹生丝原色绸子加两千匹染色绸子。
刚进入十月,李行遣了一个人回来说,他在应安府那边买了一个庄子。花了三千两银子。
那庄子有五百多亩,全种的桑。主家养了一群人专门养蚕织绸。
以前主家和云州那边一家庞姓的商户合作,把那些绸子卖给庞家,庞家可能是有门路运出关,再卖给外族人。
说是七月的时候庞家出了问题,就不再收绸子了。主家就准备把庄子给卖出去。可有意接手的人一听,主家全部种的桑,就不乐意买。
就这样等了两个多月,才被李行看上给买下来,还狠狠杀了一把价。
另外那庄子上还存着一万两千匹生丝绸子,也被李行以五千两的低价给全部拿下。
茂雪听了这个好消息,简直不要太兴奋。五百亩的庄子,一年产绸子的数量就不会低于三万匹,加上润州的温泉庄子,以后根本不愁供不上货。
李行和姜枫手上都是捏着至少一万两的流动银钱的,上次李行在应安府收了一万多匹绸子,花了七千多两。他回来的时候,茂雪又给他补上了,这不就派上了用场。
又想到李行提到的庞家,不会是云州对她出手的庞二爷那个庞家吧?还真是巧。
有了这个庄子,茂雪和对家打擂台的底气都足了不少。
姜枫也没让茂雪等太久,他很快就遣人传来了消息。
对家的背景已经弄清楚,京城靖忠伯府。
听了这名头,茂雪心下了然,怪不得敢如此嚣张。
说起这靖忠伯府,在京城那也是臭名昭著的主儿。
靖忠伯府薛家也是跟着太祖起事而发家,定国后被太祖赐了侯爵,世袭罔替。
奈何儿孙不争气,上一代靖忠侯因为犯事,被先帝惩罚,取消了薛家爵位世袭罔替的待遇。所以他过世后,儿子就只能降等袭爵。
现任靖忠伯也是京城出了名的纨绔,在军中挂个闲职,整日里溜猫逗狗,寻花问柳。他还有两个弟弟,跟他也是差不多的货色。
你说他一个没有实权的伯府,是有什么底气敢跟梅家叫板的?
茂雪想着应该是两方面的原因。
一来,这薛家一家子都是不事生产的主儿,还整日摆勋贵的排场,祖上那点产业这些年也被败得差不多了。
现在,估计是真的缺钱,才眼红上这绸子生意的利润。
再一个,靖忠伯虽然没有实权,但他有一个行九的庶女,名为薛娇,今年十八。
这薛娇十五岁的时候参加选秀,被选进了宫。一开始皇上只是封了个美人,但去年,她突然开始得宠,皇上进封她为婕妤。
从那时候开始,靖忠伯一家就开始在京城抖了起来。当时茂雪还没离京,这些事也是知道的。
想来,这位薛婕妤就是靖忠伯一家的底气。
靖忠伯一家是如何瞧上这绸子生意的呢?
据姜枫打探出来的消息,正是因为冯春来的两次京城之行,让润州雪绸的名头在京城名声鹊起。
靖忠伯府这种既没钱,又要讲究排场的人家,不正是雪绸现在的客户人群嘛。
这绸子用得多了,正好靖忠伯府有一位小姐嫁在润州,两边一通气,自然就知道了这中间的利润。这不就打上了这生意的主意。
要说,靖忠伯府的这位小姐,也不算是嫁到润州。这事儿也有些巧合。
靖忠伯二弟的一个庶女,在薛家行六,名为薛莹,今年应该是二十三。当年,这位薛六小姐的名头也是响彻京城的。
这个时代,对一个女人来说,一门好亲事,就是最好的前程。
可薛莹顶着伯府小姐的名头,爵位却是在自家大伯的头上。靖忠伯府在京城那是要什么没什么,而且,她还是个庶女,常年被嫡母打压着。
这样的出身,想要一门好亲事,那简直太难了。为了自己的前程,同时也是防着被伯府推出去攀附权贵,她当年也是费尽心力自谋出路。
但凡各家花会、诗会,就没有她缺席的时候。除了时常制造机会,偶遇几个出身不凡的公子哥,为了成事,也使过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当然,也有让她得逞的时候。但她看上的人家都不是一般的门第,那时候薛娇还没进宫,人家根本就不会把一个靖忠伯府放眼里。
靖忠伯府不敢得罪人,更不会为了她一个庶女出头。一来二去,薛莹的名声就臭了。
到了适婚的年纪,京城各家谁不知道她的名头,没有一家上门提亲。最后,由靖忠伯夫人做主,把她嫁去了岭南那边,男方是当地一个不大不小的世家庶子。
薛莹嫁过去后,过得怎么样茂雪不知道了。但前年,薛莹的夫君考中了进士,被外放到润州长平县任县令,薛莹也就跟着来了。
现在看来,是靖忠伯府的人联合薛莹对她下手,想要吞下整个润州的绸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