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紧急营救(十三)(1/1)
武捕头照着靳明月分析的线索,很快就找到了凶手。
武捕头在案发现场找到一块只开垦了一半就匆匆结束的农田,在村民的指引下很快就得知了农田的主人叫陈水根。
陈水根的农田和被害者相距很近,两年多以前两家曾为水渠引水的事情闹过矛盾,当时事态并不严重,而且在里长的调解下二人没有再有过争吵。渐渐地村民也但淡忘了此事,没有在第一时间怀疑到陈水根。
武捕头找到陈水根家没有找到人,也没有搜到带血的凶器锄头,推测他行凶后就躲了起来。
最后到了晚上才从村庄后面的小树林里将藏匿的陈水根抓获。这案子也算是破的相当顺利,文山衙门里几个知情的人都被靳明月的推断给折服了。因为陈水根的身高体型与她推测的一致,在后来的交代里也证明了案发时陈水根确实是将锄头撑在地上与死者进行过对话,因为死者出言挑衅他才一时冲动,用锄头将其击倒。
虽然顺手破了个命案,靳明月却丝毫没有感到喜悦。明明只是一个不大的文山,寻找思君的下落竟然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艰难,难道是真遇上犯罪高手?
这天傍晚,靳明月和狄清风浑身疲惫地从外面回到衙门,想看看武捕头这边有没有什么新发现。
刚踏进衙门,就看见院子里站着几个人,其中一个穿着平民衣服,还卷着裤腿,手上拿着一张像是字画的东西,其余围着他的是几个衙差。
其中一个外号叫老五的衙差看见他们进来,立刻朝这边喊道:“狄兄,靳姑娘,你们快过来一下!”
靳明月预感到了什么,疾步走到老五身旁,狄清风也紧跟着。
老五从那个平民手里拿过那幅字画递到他们面前,说道:“这人说从路边捡到这东西,要来我们这换二十两银子,我看着有点不对劲,捕头和张大人都不在衙门里,还好你们回来了!”
靳明月朝那东西看去,那是一幅山峦起伏、水波荡漾的山水画,乍一看并没有特别之处。
老五把画作背面翻转了过来,上面写了些字。
靳明月看了一眼,立刻心跳加快。
“捡到此画者可上衙门领二十两白银,绝不食言!青石县衙乔思君。”
这确实是思君的笔迹,虽然这些字并不是用毛笔所写,但“思”字下面的那一笔卧钩很独特。靳明月和思君一起练过几次字,思君总是写不好这个笔画,尤其是最后那一下挑钩总是带着一个小尾巴。她们还曾为此打趣过好几次,所以靳明月一眼就认了出来。
狄清风也看到了内容,他问那个平民:“你在哪里得到的?”
那人不知是被他严肃的口吻吓到了还是原本就结巴:“在……在我进城来的路上捡……捡到的。”
老五答话:“我刚才问过了,他是今天在靠近北城门的路边草丛里捡到的。”
靳明月将字画翻来覆去仔细检查:“字画受潮严重还沾了不少泥土,它应该在草丛里待了好几天,是思君特意留下来的线索。她用酬金做诱饵,捡到的人就会带着字画上衙门领银子,自称是青石县衙的人,也是为了引起衙差们的警觉,她早就让忆君跟我们说了文山,知道我们一定会追到这里来,她想尽办法给我们留线索。”
老五很惊讶:“不是说才八岁多的孩子么?这也太聪明了!”
狄清风拿过她手里的字画也翻看起来:“思君是如何得到的这幅字画?”
靳明月:“思君现在一定被人控制着,不然只要有机会她肯定会逃出来。这种情况下她能拿到字画的范围就很有限,两个人贩子不是读书之人,那这字画很有可能是买主的。思君已经被交到了买主手里。”
狄清风看到字画下方盖着一枚红色的印章,内有“潘印”二字。
他问老五:“你可知这个潘印是何人的章?”
老五摇头,面有难色:“我一个粗人哪认识什么文人?”
“你刚说张大人不在衙门?”
老五:“张大人今日去了百户所,还未回来。”
靳明月又问:“外郎在不在?”
老五点头,手朝院内一指:“黄外郎极少外出,应该就在房内办公。”
靳明月和狄清风听罢直冲吏房而去。
黄外郎看了一会字画,说道:“这应该就是潘尚德潘大人的画。”
靳明月急切地说道:“还劳烦黄外郎好好跟我们说说这个潘尚德的身份!”
“潘尚德是文山人,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尤其喜欢画画。不过前几日他刚刚进京赴任去了,听说是在礼部的司务厅谋了司务的官。”
进京?
靳明月大吃一惊。
狄清风问:“这个潘尚德在京城是有什么大靠山能给他谋这种差事?”
礼部司务虽然只是个九品芝麻官,但好歹是在京城,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官职。
“潘尚德年轻时就是通过科考做了司务,后来因为受了到朋友的牵连被贬,回到文山待了几年。谁想到突然又说被重新录用,官复原职,据说是他那个朋友东山再起了。”
官场沉浮,情形每日变幻不定,党羽纷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是常态。
“潘尚德哪一天离开的文山?他有几个孩子?他家可流出过关于孩子的什么流言?”靳明月连番发问。
黄外郎想了一会:“他曾来衙门找过张大人,说自己要走的事。我若是没记错,他好像是说本月十八启程。”
今天已经是二十二日,潘尚德已经走了四天。
“那关于孩子的事呢?”狄清风见他停下来,立刻追问。
黄外郎对潘尚德的情况并不十分熟悉,面露愧疚地说道:“要不两位去潘家去看看?家中祖宅应该留了下人看守,我对他们家的事情实在所知甚少,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