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汉王(1/1)
大宋那边大肆兴兵之时,刘观这边也渐渐步入正轨。
经过狄仁杰等人的讨论,刘某人最后自立为王。
照理来说,是该认作秦王的,不过古秦国地方没有得全,再加上姓刘封秦王也怪怪的,最后便当了汉王!
至于有没有四川湖北的封地……没关系,打下来就是了!
有了名头之后,手下的人才好有名头,才好做事!
狄仁杰任宁州知州,王府长史,约为文官之首了。
王守仁和王猛也纷纷做了一方大员,至于王导则留在中枢,担任詹事,查漏补缺。
六部架构已经在规划之中了,来俊臣也担任了一种新职位。
王府监事!
当然,现在来俊臣还以为自己是奔着监察御史的路子走的,可是刘观知道,这种人执掌御史台就完了。
到时候不成党争利器他跟来俊臣姓。
这么好的本事,不去当个锦衣卫之流的不可惜了么?
文官建制的同时,他也开始统一梳理一下军事这一方面。
功劳最大的自然是李靖和霍去病,两个人也分别任职了目前的步兵总都统和骑兵总都统,等待回头再进行调整。
都统便是都统制的意思,乃是统领统制官的职位。
如今吸取了宋军精锐,再加上几次征兵之后,刘观的步兵规模也不可小觑了。
五万步兵,一万骑兵!
骑兵之中,尤以跟随霍去病远征西夏的三千精锐为首,剩下的七千人中,则有些多民族融合的意味。
嵬名硕哥俯首称臣,已经“天无二日,我心中只有汉王一个太阳”了,自然贡献了西夏军马骑兵无数。
远在草原上的西蒙古忽儿扎胡思听闻了这种阔举,表面上没有表示,心头也是有些惊慌的。
听闻刘观要组建骑兵,当即也遣送了一个儿子带着一千蒙古骑兵过来,尊汉王为上。
不过,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的观念深入刘观之心,嵬名硕哥和忽儿扎胡思的恭顺并没有令他的控制欲减少。
两人都被封了长史詹事,负责一定的政治权力。
当然,听的是刘观的话,并且有身后汉军作为背书!
对此,忽儿扎胡思还算无所谓,他的西蒙古本来就胡来得很。
现在虽然有些受制于人,可是不得不说,内部架构反而更好了。
嵬名硕哥就为难了。
他一方面要安抚党项诸部,一方面还要无条件服从天使的任何指令。
你说不听?
被一把火烧光了的兴庆府和王宫就是前例!
为难之余,倒也还有些好处。
首先自然是粮食、经济和武器的支持。
双方的军马都不是白白交出去的,交换来的粮食茶叶武器,无一不是紧俏货。
四舍五入,倒也能说服自己。
自两位都统制以下,论功第一自然是定彦平,作为前军统制官,麾下五千人。
麾下人数不多的主要原因还是这位爷就不需要人多,人家喜欢玩的就是单骑擒贼!
其次就是高顺,同样为统制官,可是高顺的两千兵,不计入任何一方的都统制下。
近卫军统制,名义上比李靖霍去病低一等级,实则相同。
徐盛,中军统制官,率兵一万,现在在做南方铁壁,防范种师道。
罗艺,后军统制官,率兵四千,主要是在西夏活动。
清扫西夏那些反汉王势力部落,基本上做的就是挥一挥衣袖不留下活口的脏活儿。
窦建德,左军统制官,率兵四千,负责接受秦凤道的所有军民百姓。
右军统制官,由胡家玉担任,不过韩忠辅做副统制,领军六千,在坊州防备折克求。
两人身上也是有军功的,再加上毕竟是最早的从龙之臣,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
剩余的兵力,全部由李靖直率,并且于任何时候调遣至各军听用。
共计五万步兵,着全甲的可以有一万人!
即便是用泼喜军重甲的,也有一千人,作为重甲步兵营存在,是一股可以主宰小范围战场胜负的力量。
可以说,现在的刘某人,真的已经不算弱小了。
若是不惜苦一苦百姓压榨民力,他甚至已经可以跟宋军打最终决战了!
只是,做这种事终究是自毁根基,他还是做不来的。
而这一次来犯汉土的人,也不算简单。
折克求率军十万,出延安府,已经在求战的路上了!
据说这位“宿将”,要新账旧账一起算,彻底打倒刘观!
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也号称率军八万,在邠州常宁寨前囤聚,要一举荡平贼寇的意思。
也算是再兴战事了。
不过,这两件事终究没有拦得住刘观登临王位的庆典!
庆典自然在西庆宫举行,毕竟眼下他们既没有延安,又没有长安,还真没有一个都城之类的地方,
原本兴庆府倒是挺有这意思的,可是一来那是西夏王城,二来一把火烧了,也就不做考虑。
西庆宫称王之后,刘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签到!
如今都封王了,签到的奖励,总不该是什么寻常奖励了吧?
【恭喜您获得“夸功称王礼包”】
“夸功称王礼包?”
刘观一愣,这还是他自新手礼包之后,第一次签到抽取到礼包。
还没等一切事情结束,他便匆匆打开礼包,看其中的奖励。
既然称王,自然该有称王需要的臣子相匹配!
“称王”礼包当中,乃是三文三武六位臣子。
仅仅是看了一眼,饶是刘观自认为也是见过世面了的,仍然不免小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