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 第35章 汴州清政廉洁 重返泗州

第35章 汴州清政廉洁 重返泗州(1/1)

上节说到李俊觉得泗州城水很深,贸然查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于是支开了吴明,让他去扬州城内找扬州知府去调来公平秤。让他又给小二哥捎了一封信。多买几把秤,一块儿赶来泗州城。而自己又假模假样从水路前往下一站,最后再通过陆路返回。好让泗州县令放下戒备。临走之前泗州县令,还不忘了行贿。转身李俊就将贿银送往了京城(顺天府,今南京)连同一封奏折交给了皇上,让皇上定夺。皇上赞扬了李俊。顺便赐了一柄尚方宝剑给李俊。好让李俊有先斩后奏之权。李俊顺水而下来到了汴州城,顾不上疲惫的身躯和汴州县令微服私访,一路游游走走,探访民情。从城里走到了城外,从城市走向了村庄,发现了百姓对汴州县令上官氏好评不断。和泗州城形成了鲜明对比。

老两口:“大人有所不知,前年村子发疫,瘟疫过后闹饥荒。年轻人大部分病的病死的死,就连我们老年人也是病的病死的死,村里几乎没有劳动力。人们几乎都要异子而食了,这时我们的上官大人得知后便下令全城上下的百姓不准外出。差役紧闭城门,不许老百姓外出。我们以为县令得知了我们村庄有瘟疫,害怕染给城内百姓,不许我们进城,也不许城内百姓出来。谁知道上官大人是怕瘟疫传进城内感染更多的百姓。而他自己和夫人不顾生命危险。命令全程的上好的医生带着药品食品物资前往村庄治疫。他用命令开关封锁村庄,只进不出。没用多久,村庄的疫情也没有扩散。就被治了下去。我们也就是那是认识的上官大人。大人也不知道,上官大人真的是一位好官,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自那以后,大人不光把精力放在治理城内,而且也往村庄里来,每年春种秋收都要过来带着差役们给百姓们帮忙。”李俊:“原来如此。上官大人人你励精图治将汴州城治理的有模有样,此事我会上报圣上对你嘉奖。”上官县令:“多谢钦差大人,本官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本官一直用一句名言警告着自己,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李俊:“好,上官大人,说的好。”老两口中的大爷:“老婆子,我们不下地了,快把两位大人请到我们的屋里坐。大人进家来喝口水吧,老婆子,快把全村人叫来咱们村大恩人县太爷来了,还带来了钦差大人。”上官大人:“哎哎,老人家不必了。我和李大人是微服私访,我们就是来转转,看看你们的生活怎么样。你们该忙你们的吧,我们不打扰你们了,我们这就走。千万不要再惊动大家了。”老两口中的大娘:“别别别呀,县令大人。你好不容易来村里一趟,哪能不喝水,好歹吃口饭再走吧。”李俊:“大爷,大娘,你们不必忙了,我和先令大人真的只是来看看你们的生活,我们这就走,不打扰你们了。你们该忙忙你们的吧,我们该走了。我们还有事。”告别了村庄里的大爷大娘,李俊和县令就返回了城里。李俊告诉县令大人,我只能在你县待上两到三天,等皇上圣旨一到,我就得返回。但并没有告诉县令他该返回京城,还是返回上一个地点。这几天你该处理政务的时候,你就去处理政务吧,不用来我这边。我自己一个人没事也可以去走走看看。县令听了李俊这么说,也觉得自己也该处理一下政务。也不便再强留在李俊身边。这两天李俊也算是好好的体验了一把明朝的古代生活,这个县城是民风淳朴,安居乐业,许多城内的百姓听说李俊是钦差大臣,硬是要拉着李俊去他家的店铺,李俊连忙谢绝。还有许多百姓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李俊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一品大员,想必更是清正廉洁,再加上看见李俊没有什么官架子,没有因为自己是钦差大臣就出来鸣锣开道,骚扰百姓。买东西也是付钱爽从不拖欠。百姓对李俊这位一品大员也是非常满意。就在李俊来汴州城的第二天,皇上的圣旨也到了,还赐了李俊一柄尚方宝剑。并说明了赐剑的原由。李俊在汴州城内接到皇上的圣旨后,便向汴州县令辞行。李俊将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之后,只带了两名随从骑着快马返回了泗州城。至于钦差仪仗,等到了泗州城安排在了泗州城外等候遇到危险,可以调集附近的军队前往泗州城增援李俊。于是又经过三到五天的快马加鞭,李俊就带着自己的随从赶到了泗州城外,这时李俊还没有等到吴明的出现,于是只好在城外之地安营扎寨,一边等李俊,一边等待着自己的仪仗的到来。于是又过了一两天,仪仗和李俊汇合,李俊给仪仗队领队留下了一封调兵信,让他关键时刻可以调集泗州附近驻扎的明军官兵增缓自己,并告诉领队,只有等吴明带着自己的官印到来后盖在这封信上便可生效。自己先带着圣上赐予的尚方宝剑和四名随从先进入城内的一家酒馆隐蔽起来。翌日,李俊等人着便装前往了泗州城门口,李俊命令随从在这里等待吴明,自己去找吴明口中的小王。李俊找到小王后便开门见山表明了身份,小王得知李俊是来查县令,便无条件配合他,小王还特意叫来了和他一起当差的老杨,小王告诉李俊老杨在这里当差久,识人也很多,自己不清楚的,他都知道。至于老杨便是我们前面提到帮小王去解围的人。李俊从老杨口中得知原来县衙内的公平秤真的有问题。事情是这样的,当年泗州县令上任后当地富商和有头有脸的人前来祝贺,而且贺礼都是价值不菲的宝物。他们之所以行贿县令,说白了还是想在生意上让县令关照关照。县令便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给了他们特别多的好处。这样一来二往他们便把目光盯到了县城内的商铺上。他们觉得缺斤短两只要用的好,便会有大把的钱赚,只要不被人查到就是一本万利,毫无风险的事情。于是当地的某位富商给县令出了一个主意。说自己有位朋友在县城内卖秤。想缺斤短两不被人查到。就推荐当地的集市商人全部去他朋友家里买秤。而这位富商的朋友就是制假作假的高手。在他那里买的秤和真秤无法分辨,但这人有个毛病制秤时总会给秤杆上刻下一个梅花图案。他们为了防止百姓发现缺斤短两上县衙告状。便联合泗州县令将县衙内的公平秤也给调了包,这样即便是百姓去告状,县衙内的公平秤和商家的秤称出来的重量是一样的。泗州县令因证据不足会判百姓一个诬陷商家,扰乱市场秩序的罪名。将百姓关入大牢。待家人拿钱来赎,不然就关百姓十天半个月。久而久之,百姓就没人再去告状,明知道秤不够分量,也没人再敢提出质疑。李俊气愤的说:“岂有此理!难道百姓就没有人往上告吗?”老杨:“李大人有所不知。百姓没有证据,如今官官相护。往上告依然是没有结果。弄不好还会落下一个诬告朝廷命官的罪名。”就在这时,李俊的一个随从前来报告说吴公子(吴明)到了,李俊听到了吴明回来了,然后就命下人,拿着自己的官服更衣去县衙。(~~)

异界赵云,人族最后一个屠神者洪荒:我唐僧,杀穿西游从一枚青符到无上道祖赎罪女帝:天命大反派,谁惹我坑谁!红楼:宝玉想娶我,休想!错撩前任,秦爷父凭子贵星际卡牌:废物卡师总是自产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