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高中数学竞赛4(1/1)
半个月的时间就这样如同流水般逝去,除了衣服变厚了,室外说话的人少了,冻手冻脚的多了外,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第二次月考也如期到来,按期结束,当前五十名红榜张贴出来的时候,虽然大家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看到第一名的1020分时,那种惊诧中带着羡慕,无力中带着无助,期盼中带着嫉妒的情绪,彻底在每个同年级同学心中扩散开来。
“前无古人。”李明看过榜单后,在座位上摇头晃脑半天,又说了句,“估计也是后无来者了!”
“要对同学们和以后的学弟学妹们抱有希望。”于途一听就知道说的是自己,连续两次月考总分破千,还一次比一次高,确实很让人绝望。
“那就对学弟学妹们抱有希望吧。”李明咂了咂嘴,“你说你有没有可能哪次考到总分不过千啊?”
“现在大家都在打赌。”李明把听到的消息给于途传递过来,“一种是打赌你每次都能破千,一种是打赌你不能每次破千。”
“来,请问当事人,你觉得哪边的说法你更青睐?”李明卷了本书当做话筒,放在于途面前采访着。
“高二的时候或者高一总分改革。”于途头都没抬,“不然我没有理由不破千。”
“牛!”李明服气的竖起大拇哥,“还得是你!”
“你这次也不错啊,进步了。”
于途突然想起李明他爸给他定的目标,这次他低空飞过,刚好迈进年级前五十。
“你回家不用被你爸教育了。”
“只要不开家长会,都不是问题。”
只要我们俩一直是同桌,我爸只要过来参加家长会,我就没得好!
就在于途和李明聊着天的时候,南京,江苏省数学会,高中数学竞赛组办公室,这次高中数学竞赛的试卷已经全部批改完成,统计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开展中。
“今年成绩怎么样?”竞赛组徐组长端着茶杯走了进来,“预估还要多久能统计好?”
“马上!”一个稍显年轻的老师边说边打印着材料,等打印机把几张A4纸吐了出来,然后立马拿着递给徐组长,“您看,正好。”
“嗯,我看看。”徐组长放下茶杯,“比去年要好,省一等和二等的数量较去年都有上浮。”
“这个是什么意思?”徐组长扫到最后,看到一个加了着重色的名字,边问边读出来:“宜兴市第一中学,高一一班,于途,一试,120分,满分啊。”
接着读下去,“二试,180分。”
“双满分?!”徐组长惊讶的看着众人,“这个分数,试卷核实过吗?”
“连稿纸都核实了。”
旁边的一个老师早有准备,将于途一试、二试的试卷及稿纸统统递给徐组长,“您也看看。”
“我来看看!”徐组长不敢大意,接过材料就看了起来。
试卷里的题目都是经过他们手出的,每题的得分点、失分点他都一清二楚,匆匆几眼,就知道解题思路清晰,逻辑完备。
“没有问题。”放下一试试卷,拿起二试试卷又看了起来。
“也没有问题。”徐组长喃喃道:“不光是没问题,而且解题思路比我们之前设定的答案还要简洁和快捷。”
“双满分,我没有异议。”徐组长愉快的端起茶杯,“把他放在第一,往中国数学会报送吧。”
“徐老。”茶还没入口,就有老师出言打断道:“这里有一个问题。”
“嗯?”赶忙放下茶杯,抓起试卷,“不应该啊,我虽然看的快,但是没发现啊,哪里有问题?”
“这里。”食指轻点试卷左侧密封线外的考生信息处,“您看这里。”
“高一?”徐组长没有转过弯来,“高一怎么了?竞赛比的又不是岁数,咱们搞竞赛,不就是为了从学生小时候开始挖掘吗?”
“是,但是今年出现高一就是问题了!”对方苦笑道:“今年的高一才入学啊!”
“。。。”徐组长反应过来了,“他没有参加初试选拔?!”
“我已经核实过了,没有。”
“那他怎么参加的?”徐组长烦躁的挠着脑袋,“准考证总是真的吧?”
“对,我问过了,是他的高中班主任,原来咱们见过的,章启,小章,预备组的。”
“嗯,我有印象。”徐组长点点头表示知道。
“他帮他学生,于途报的考试的名,您也知道,这个数学竞赛,我们老师也是有推荐权的。”
“就是没他这样用的。”另一个老师苦笑道:“推荐权一般都是给高二高三没来的急赶上初试选拔,后经有推荐权的老师实际考核后,确认有参加竞赛资格的,才可以使用推荐权。”
“推荐权的使用惯例是这样的,估计审核章老师推荐权的人也没太注意,我也问了审核人,他说看到章老师推荐了,打电话确认是推荐人本人推荐无误后,就给他办了。”
“有可能误以为是留级生了。”其他老师想了想,解释道:“这样就能说的通了。”
“但这个于途就不是留级生。”率先汇报的老师苦笑道:“正儿八经中考进去才升高一的新生。”
“能力这么强!”徐组长捋了捋刚弄乱的头发,“这小子什么来头?”
“啥来头都没有!我打听过了,就是强!”角落里,一个老师刚放下手机,“高一两次月考总分、单科均年级第一,总分连续两次破千!”
“非人哉!!!”
一时之间,竞赛组会议室内叹息声、吸气声不绝于耳。
“怎么办?”
“正常上报!”徐组长下定决心道:“流程的瑕疵不是问题,到时候问起来我来承担责任,既然是真才实学考出来的,就不能埋没了!”
“江苏省2006年高中数学竞赛,省一等,于途!双满分,排名单第一位!”徐组长越说越激动,“改好发我,我来上报!”
“好!”
一众老师之所以这么纠结,无非是不想这个好苗子因为程序问题被埋没了,既然组长都打头阵了,他们就更不可能退缩了。
“啧,前途无量啊!”等徐组长离开会议室,离得近的一位老师拿起于途的试卷,“从解题思路就能看出,底子扎实而又不缺灵性,是个人才。”
“那可不。”又一位老师参与进来,指着二试试卷的第三题,“我看到这个解法的时候,我都懵了,我完全没想到这题还能这么做,简直神来之笔啊!”
“我感觉他的实力,在历练历练,能进国家队。”
“不好说,6人大名单太难,而且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行,而是集训的时候你缺乏灵感,不过前60名集训队肯定是稳的!”
“老章找到个好苗子啊!”一时间众人感慨四起,一种发自内心的羡慕夹杂着说出来的酸味在会议室中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