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我没有四十两(1/1)
风调雨顺丰收年,一亩良田可以收三百斤谷子。
也就是说老许家所有水田产出的谷子最好的年头也不过四千多斤。
这四千多斤还有五成是要交给官府的税粮。
也就是说老许家十几二十亩水田里产出的谷子,自己一家人不吃不喝,差不多要四年才能攒够八千斤谷子,才能卖得四十两银子。
“阿娘,三弟,你们觉得我有八千斤谷子吗?”
陈氏本来还沉浸在八千斤谷子里,听了许有福的话,立马就反应过来了。
“你没有八千斤谷子,可你的魔芋豆腐卖了不止八千斤吧,再说了你不是还有什么神仙凉爽水吗?”
“阿娘,你怎么能只算我们卖出的量,却不算我们买材料的钱,不算我们一家几口人吃的粮呢?”
“那些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反正你已经答应了你们阿爹,你会要照顾你三弟的,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对不起你那死去的亲爹。”
“阿娘,我真的没有四十两。”
许有福明知道自己说不过陈氏的胡搅蛮缠,只能做鹌鹑,不再说话。
陈氏见许有福又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死样,一屁股坐在地上,开始嚎叫,又是诉说许有福忘恩负义,不讲信用,又是指责许有福铁公鸡,不讲兄弟情义,还咒骂许有福不孝不顺,要遭天谴。
许有福还是不说话,他既不想看陈氏和三弟,也不敢看自己的媳妇和子女。
他有时候觉得自己怎么就这么不让人待见呢?从小到大都一样,除了大姐,谁都不待见他。
是不是因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他一直记得阿爹说过的话,他是阿娘的长子,也是弟弟妹妹的大哥,他有责任要照顾好阿娘和弟弟、妹妹们。
可是他真的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去照顾他们了。
但是族长二堂伯昨日说的也有道理。昨日傍晚,他去二堂伯家商量给小禾苗入族谱的事,二堂伯语重心长地说:“你有责任照顾阿娘,你也做大哥的也应该帮扶你的弟弟妹妹,但是他们成人后就不是你的责任了。”
“不管你怎么对待你阿娘和你的弟弟妹妹,但是你不能要求你媳妇和你那几个孩子陪着你照顾你的兄弟。”
“因为照顾他们也是你的责任。若是你做不到这一点,作为族长,我劝你还是不要收养这个小哥儿,不然你不是在养他,而是在害他,你会害得他以后跟你一样,连自己的妻儿子女都护不住。”
“你今晚回去好好想想,若是想明白了,我就再明日祭祖时破例给孩子入了族谱。”
“若是没有想明白,他也不入我许氏族谱,你就按照知县大人说的那样,将他养在身边即可。”
他浑浑噩噩地回了家,晚饭也食不知味,躺在床上也夜不能寐。
他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大半夜去了一趟族长二堂伯家里。
他也不敢叫醒二堂伯,只是把大堂哥叫起来,让他明日转告二堂伯,他会准备好祭品,让二堂伯主持许家乐入族谱的事儿。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红着眼睛,抬头看着他退后他一步的媳妇刘氏,还有刘氏身边的几个孩子。
他此时此刻才真正意识到他的几个孩子最大的也才十二岁呢,最小的才四五岁。
他们怎么能陪着他,照顾阿娘,还要照顾他们的叔叔和堂哥们?
“阿娘,四十两,我肯定是拿不出来的,三弟也已经十九了,作为大哥,我应当帮扶三弟,但是也只能是帮扶,阿娘你还是用阿爹留下的积蓄为三弟做准备吧。”
陈氏没有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继续赖在地上不起来,哀嚎着:“你二弟已经给算过了,你那买卖赚的可不少,魔芋豆腐一天至少能赚200文,卤味也有一两百文,你们买了三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都是送去一品鲜,定比以前赚得更多,三十两是随便的事儿。”
“我也不要求你拿四十两了,给个三十两就可以了,剩下十两我把你们阿爹就给我的棺材本拿出来凑够四十两。”
陈氏说完,觉着自己这个主意不错,自己已经够开恩了,许有福他再不接受就是给脸不要脸了。
他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拍拍裤腿和屁股上的灰尘,嘴里小声骂骂咧咧。
“赶紧回家去把银子送过来,你三弟也要赶紧收拾收拾。”陈氏坐下,拿起案几上的碗咕咚咕咚喝完一碗水,“明日你也不要去送货一品鲜了,你赶了牛车把你三弟送去县城,给他找个好一点的客栈。”
“你也不要急着回来,你就在那里照顾着点你三弟,等你三弟考完再回来也不迟……”
许有福心里沉甸甸的,他觉得自己全身无力,一句话也不想再跟阿娘说。
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说也不行,因为他不可能让媳妇拿出三十两银子给三弟去赶考。
“阿娘,三十两我也没有,十两也没有,五两也没有。”许有福鼓足勇气,破釜沉舟,破罐子破摔:“我这段日子存了一两多,我回去给阿娘拿来。”
说完,他也不等陈氏有什么反应,拉着刘氏的手就走。
刘氏一手被许有福拉着,一手牵着小禾苗,小禾苗牵着许月季,许月季还拉着许丁香,许丁香又拉着许芙蓉。
一家人就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个拉着一个出了老许家大院。
身后是陈氏骂骂咧咧的哀嚎。
许有福回到家,去了他们夫妻屋里,把他平日里的荷包拿出来,倒出里面的铜钱,数了两次,确定有二两三百六十四文。
他把铜钱重新收入荷包,放进袖袋,在媳妇和孩子们的目光中,浑身不自在匆匆出门去了前院。
许月季姐妹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来了得意的笑。
阿爹这次总算没有拉上他们全家给老许家填补三叔那个窟窿。
许月季并不是见死不救之人,刘氏和许芙蓉更是善良心软的人。
不然,当初也不会以为小禾苗只是迷路时,能给他吃饱饭,做新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