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章 招兵买马(1/1)
接下来的几天,曹晨不断忙碌着。
一方面,他要去A计划办公室坐下班,亮下相。虽然,A计划没有要求大家每时每刻都坐在办公室,也允许大家在其它地方办公,但一直不出现也不是个事,必要时候刷个存在感还是要的。
与此同时,他也不忘去骚扰骚扰HR,不管怎么说HR对他帮助很大。安静在苏州的时候,不是使劲给小姑娘周亚送礼吗?曹晨现学现卖,拿了一副雅韵眼镜,偷偷地送给HR。
双方心领神会,没有相互戳穿。
HR叫张燕,30岁了,在单位一直扮演着黑脸角色,人缘不好,加上又是外地的、工作忙、社交圈子小,就一直单着了。
“小哥哥,今天怎么这么好?来看姐姐了?”张燕的语气非常轻松,因为,他目前和曹晨没有冲突的可能。49组目前拿了免死金牌,来不来上班都没事,就算有问题也是以后的事情。
“以前有冒犯姐姐的事情,请姐姐海涵。以后有什么消息,麻烦姐姐提前告知,你也知道我们小组不好搞。”说着,曹晨往办公室指了指,他指的是陈亮,想告诉HR工作难做。
张燕不置可否,人是曹晨自己留下来的,是好是坏都得自己受着。
“这几天有没有小组或者个别人被淘汰了!”曹晨漫不经心地问道。
其实,今天曹晨来找张燕是有目的的,就是要收集A计划淘汰掉的精英。现在的情况,无论陈亮的人还是陈泰林的人,都不认识曹晨。曹晨自己是没兵没将的。现在公司没有成立、或者刚刚成立,暂时过渡一下是问题不大,但是长期如此,恐怕要受制于人。
“这几个,你自己看。”张燕把名单甩给曹晨,她还忙着,HR有干不完的活。
曹晨拿着名单偷偷拍下照。
“姐姐觉得哪几个比较厉害?”曹晨准备在张燕嘴里套话。
“肖杰、冯产、阮永明、葛冠达,还有王凯,这几个人不错,淘汰了有些可惜。”张燕转过身来,非常惋惜地说道。HR正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些人真的看上去不错,只是限于老板命令或者工作规则,只能把他们辞了,殊不知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
曹晨记下了名字,准备去挖人了。
人来了,没地方坐呀。曹晨发现安静其实是有先见之明的。既然,刘宣成的对接小二都快被淘汰了,那么刘宣成的团队也快淘汰了。
曹晨现在还是A计划的成员,不能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既然打枪地不要,那只好偷偷摸摸地进城。
曹晨给刘宣成打了电话,果不其然,他们的店铺快撑不下去了,团队成员走的走,没几个人了。
曹晨询问刘宣成为何出现这种情况,刘宣成连连叹息,只道自己是T计划的炮灰,给人当了陪衬、做了嫁衣裳。
曹晨认真地听着,同时帮刘宣成一起复盘。看下来,刘宣成遇到的问题也是T平台经常遇到的那几个问题,无非是选品不对、没有流量、复购率低、产品质量差还有就是小二指导不够。
“兄弟,你那边还有厂房和办公场所吗?”曹晨询问道。
“有有有,你要接手吗?”刘宣成有转手的打算,只是目前没有找到对象。
“你们团队还有几人,我要你们所有的资源。”曹晨准备照单全收。
这个消息无疑对刘宣成来讲是个巨大利好,连带把大家的后路都解决了。
“先这么约定,过完年再联系!”年后是个很好的契机。
曹晨给安静打了电话,告知自己的想法。安静建议曹晨多成立个公司,多项目管理。当然,多成立几个公司,就算不用,留着以备不时之需也是不错的。
有人常说,公司进入正轨后要至少成立三家公司才能有效运营。一家是主体公司,是经营的主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号。一家是财务公司,负责财务会计处理,特别是负担主体公司的不明往来款,规避主体公司的财务风险;一家是销售公司,作用也是规避销售问题。
当然,有些人也会多成立一家公司,用来规避用人风险。
正月十五是一个很好的时间节点,如果计划顺利,信远科技的单子差不多交货了,公司将有一部分收入可以给员工发工资。
但是,系统开发部分不能耽误,否则会影响信远科技的项目。
曹晨思量了下,决定给柳若冰打个电话:“柳老师,跟您汇报下。信远科技的单子,我们已经对接过需求,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近期,我们将过去签合同,把单子敲定。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开发技术人员紧缺,我们又没有场所,想借用您的别墅作为工作场所。”
“知道了!”柳若冰没怎么说话,就挂了电话。
柳若冰的态度有些冰冷,这让曹晨有些难受。得再找机会和柳若冰再解释沟通下。
曹晨还是给肖杰、阮永明等几个打了电话,请他们面谈。招人工作已经不能再拖,学校已经放假,没有事情以及实习工作的学生大都回家过年了。
其实,曹晨如果有心,应该第一时间找柳若冰的,只是现在时间拖晚。如果柳若冰有心帮忙,会在同学群里宣传下,到时候,曹晨就不怕没人了。
信远科技的项目需要正月十五交货,因此,招聘的人十有八九就要在工作中过年。
目前的状况,是箭在弦上,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曹晨硬着头皮给几个同学发了信息,或者帮忙、或者是支援,先把队伍拉起来。
创业就是一个打破规则、打破秩序、争夺资源的过程,老实人不适合创业,只适合打工。
争夺资源就意味着抢人、抢时间、抢生产要素,一切稀缺性的,大家都需要的东西,都要通过竞争、垄断等正规或者非正规的方式来获取。
创业的人,人来人往,就像奢望留在杭州的,但真正能实现的又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