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130章 彩蛋·汉·语录2

第130章 彩蛋·汉·语录2(1/1)

唐朝,贞观年间。

若是知道刘恒和刘启的疑惑,唐朝的贞观君臣们一定会说,起码到了大唐,阶级的意思应该也和神迹中的不一样,和贾谊说的没有太大差别。

除去贾谊的《新书·阶级》外,《三国志》中用到的阶级一词同样是依据礼制、区别尊卑,“异尊卑之礼,使高下有差,阶级逾邈。”

房玄龄疑惑:“官位之有等,如阶之有级也,这样的阶级何来斗争?”换句话说,这个“共和”朝代,他们的阶级一词究竟是何意,才能使不同阶级之间能够出现斗争?

他陷入了思考。

以当下的种种“斗争”来看,无一不是利益相关,若说不是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也就是利益团体之间的相互斗争,这其中,又包含姻亲、同门、同乡等等关系,这能称得上“阶级斗争”吗?

不对。

他换了一个方向,喃喃出声:“士农工商?”

若说将视野放至整个天下,而不止于朝堂之上,那还有的区别群体的方法,无疑就是如士农工商、良籍贱籍等了,这样的身份之差根深蒂固,长久存在——符合自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的说法。

但若是以这样来推论斗争……身份等级之差是人人认可的,“士”的身份也是所有非士人所向往的,何来斗争?有的不过是人人想要成为士人而已。

李世民也顺着这个思路在思考,半晌,他道:“农民起义?”不论王朝是盛年还是末年,起义从未停止,虽然盛年的时候多是反贼、民变称呼。农民起义这个词,还是从神迹中学到的说法。

而且,农民起义也能对得上时间,自秦朝诞生后,农民起义就出现了,汉朝也没少发生,直到大唐建立之前的王朝中也一直存在,确实是反复出现,也确实是有特点和规律——当地方官员贪腐、治理不力,天灾频发无以为继,王朝气运殆尽之时,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李世民几人无奈地眼神交流了几瞬,虽然总还觉得并不能十分符合,但这也是他们短时间内根据已知的信息推出的最符合条件的结论了,只能暂且放过。

另一个问题,让李世民颇有些郁闷:“昔日朕跟随高祖创下基业,神迹中也说朕登基后功勋卓著,大唐更是光辉远大,但即使如此,朕的大唐也不过是在秦汉的基础之上打转吗?”

不是他自夸,但是从先前唐太宗的部分来看,他的成就、大唐的辉煌——包括那个李隆基在位前期,在所有朝代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可那句“文明的发展和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和规律,秦汉时已有”,不就是暗中指出,随后的各个朝代,包括他们大唐,并没有什么超出其中、跳出秦汉的发展吗?

阶级斗争也罢了,他们暂时还无法确定,但文明的发展怎么也会如此?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同样对于这个“自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感到郁闷,却又不得不承认,好像大宋确实从根本上和前代、前前代、前前前代并没有什么根本上的不同。

他对此郁闷的同时,又有些不满:“这天下难道不正应该如此吗?”

王朝建立,天子放牧天下黎庶,又有百官来辅佐天子,还能有什么与众不同?

倒是那第一句,赵匡胤比其他朝代的君王们更加敏感在意一些——“人人皆拭目翘足以为庶几复见太平”,人人都拭目以待、翘首以盼,期待天下一统、太平盛世!

他的脸皮不由有些抽动起来。

自秦启之,而汉承之,他承认,虽然始皇帝暴虐,但这一方面确实无法抹去。而汉朝更不用说,用了数百年的时间,将大一统深植人心。此后每逢乱世,人人都认为天下终归一统……

这难道不是他创立大宋的夙愿吗?可是他的大宋……

赵匡胤没有把握,他真的没有把握。虽然他现在知道了赵光义及其子嗣在统一方面的自欺欺人,此时也已经杜绝了赵光义继位的可能,但他也不能保证,自己在位期间能够达成愿望,更不能保证自己的后代一定能够继承并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

明朝,洪武年间。

与其他朝代相同,洪武年间的君臣们也讨论了一番所谓“阶级”“封建”“一统”等问题,但很快,虽然还没有讨论出结果,他们的视线就被转移了。

让他们转移视线的是朱橚:“这个两千年,是实指吗?那秦朝距离我大明有多少年了?”

这句话宛若平地惊雷,惊醒了所有还沉浸在对话语进行深刻分析的人——对啊,这才是关键!秦朝距离他们大明多少年了?距离这个两千年还有多久?

什么封建、什么阶级,都不重要。

马上就有擅长数算的人,和通晓史书的人开始一同计算。

“大约有不到一千六百年……”先得出了一个大概数字,就立刻禀报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大惊:“咱大明居然没有六百年国祚?!”他原本以为,即使大明总有灭亡的一天,那起码也得有个五六百年的国祚才对——神迹中那个音乐彩蛋,又不一定是大明的全部皇帝。

皇子们也不愿意相信,虽然他们未必也认为大明要有六百年,但愿望还是美好的嘛。

大臣们讷讷不语,这话怎么说?没法说啊。

眼看着朱元璋的怒气就要积攒到顶点,随后喷薄而出,皇子们纷纷开始想办法转移话题——谁让他们觉得,承担这份怒火的一定会有他们一份呢?

朱樉把话题再次撤回了词语辨析:“这‘民’已经见过,那这‘共和’朝又是何意?”

朱元璋此时的怒火还没有喷发。

大臣们如释重负,纷纷将全部热情都投入了对共和一词的辨析解释中,仿佛他们人人都是博古通今的词语大师:“应当是周厉王时期的事情,厉王无道,国人作难,王奔子于彘,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号曰‘共和’元年。和就是周共伯,名和。”

“是这样,但是《史记》中写的是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要是拆开来看,这‘共’字通常就是一同……但也可以象征玉……”这话没有细说,但那个“玉”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有权力意义的玉嘛。

“和就是柔顺、适中、没有战争……难道是喜悦?和共连起来,一同喜悦?”

清朝,康熙二十八年。

明朝关注的两千年,清朝这些人自然同样关注。

但他们比明朝所得出的结论更让人愤怒——如果这个两千年是切切实实的话。

明朝结束到秦朝之间,大约就是一千八百五十年左右,而他们大清的创立时间,又有按太祖建国、和太宗定下“清”这个国号两个时间。

但不论如何,若是按两千年整来算,大清……不到二百年。

这怎么可能?!

在场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一点,毕竟大家都是一条船上,且多为满臣,纯粹的汉臣数量极少。

一定是因为两千年是虚指!两千年,两千三四也是两千年啊。

【彩蛋四:战国之世,我与骑寇争,尚不甚烈,秦以后则不然矣。秦、汉之世,盖我恃役务之力之优,以战胜异族,自晋以后,则因为社会之病状日甚,而转为异族所征服者也。故曰:以民族关系论,汉、晋之间,亦为史事一大界也。(民·吕思勉)】

【吾人揽史,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共和·管理员)】

秦朝。

嬴政开始将这几次神迹中的语录彩蛋都统合起来。

在这些语录中,标注的朝代有唐,宋,明,以及民和共和,而在神迹中的其他内容中,还可以确定的朝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辽朝,金朝,元朝,清朝,以及唐和宋之间的那段交替时间。

但别的不说,从语录的内容而言,民和之前的王朝就已经产生了极大的不同,至于共和,就更是带着不同的色彩。

“两千年后吗……”他自语道,思绪仿佛跨越了时光的河流,飞向了不知情况的后世。

他开创皇帝制度,立三皇五帝之功勋,已经是开天辟地的创举了,那这与两千年间都极不相同的民和共和,又会是怎样的变动?

他有些好奇,也有些期待。

他开创的“皇帝”,在那个时候又是什么样的?

汉朝初年。

刘邦笑笑:“朕的天下,确实要多多仰仗众位人杰才是。”

刘项相争时,不就是在说他开创大汉之前的那段时间吗?那确实是事态百变,人才辈出,多少英杰相聚其中,不断涌现。

纵使天下稳定后,就必须要除掉各种不稳定因素,刘邦也不会否认这些人在他建立大汉的路上,所作出的贡献,所展现的才能。

倒是那三国,就是说那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期间吧,看起来,倒也是人杰竞相焕发——难道说,真的需要是乱世,才能造就这般风采吗?

想到这里,他又有些无奈,若真如此,人才虽好,光芒万丈,但铸就这样风采的却是江山倾覆、遍地流血啊。

从这么看,倒不如即使没有那么星光闪烁,但天下承平来得好。

东汉,建安年间。

若说彩蛋四的第二句话给了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不少的安慰:他们终归在史册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即使最终没能达成夙愿,没能使自己变成一统的王朝,但到底没有白费。他们的才华横溢,历史都看在眼里、记在书册。

那么,第一句话无疑就是让他们爆掉血管的走向。

战国、秦朝的中原与异族之争,他们不做评价,但汉朝的与异族之争,他们可是了解的——即使不从史书上阅览,从年长者口中,也会得到不少的信息,了解不少故事。

自高皇帝以来,从天子到百姓,无不为了有朝一日击败匈奴而积蓄力量,直至武帝时期,一扫漠北,打出了所有的屈辱,也打出了大汉的气魄;再到如今,即使已是东汉末年,各地实际自立,但他们凡是有些力量的,也不会让异族骑在自己头上。

与异族交好的势力先不说,其他势力,就如神迹中曹操北征乌桓一般,总会想办法将各个异族的力量或压制、或收编。

“司马家当真是恶事做尽!”曹操嫌恶无比,晋朝的情况,与他曹操,完全可以说是私仇加公仇,一个不落。

-

孙权从坐着的姿态变成了站着,又开始踱步:“怎么还没听到曹孟德把司马家处理了的消息?”他所在的这个时空,曹操已经强制征召了司马懿,结果却迟迟不见处理司马懿的消息传来——他已经确定,能够看到神迹的除了自己,还包括曹孟德和刘玄德。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看到了熟悉的名字,或者说指代词:“原来这个指导员是这个共和一朝的人。”

早在明朝的故事里,讲到方孝孺的时候,就出现过“管理员”这个人,虽然这明显不是什么真名,但这个代词看起来就不是指什么普通百姓。

能成为共和朝的“管理员”,难道这个人就是这一朝创立、或者传承阶段的核心人物?

辽朝,保宁五年。

辽景宗耶律贤和皇后萧绰一同沉思:“自晋以后的社会之病状日甚,我大辽有和晋朝等相似的弊病吗?”难道这就是日后,大辽迅速败于那女真金国的原因之一?

至于说异族,大辽才不是异族,大辽明明是正统啊,承天授命,奉天意而为。

明朝,洪武年间。

朱棣从词语辨析中拔出了自己,在一堆故事的记忆中扒拉半天,终于翻到了一个关键:“清朝!”

“嗯?”朱元璋也已经不耐烦听那些人争辩共和、阶级等词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管是什么意思,在现在意义也不大,倒不如关心关心其他。

见朱元璋关注,朱棣反倒有些哑然了,毕竟,他的这个内容可不是什么好的内容——前面,他爹才因为大明国祚不足六百而生气来着。

但他只能道:“我大明之后,应当是有一个清朝。”又补充道,“就是讲汉朝外戚的时候,提到有个清朝隆科多。”

朱元璋反应了一瞬,猛然炸了:“我大明和那民之间还有一个清朝?!这清朝,听名字,好像不是汉人王朝?!”

这下,一下子和神迹中那句“转为异族所征服者也”给对上了。

完了。除去朱元璋外,所有人绝望地想着。

红衣现!血玉归!废材七小姐是绝世医女离婚后纵横娱乐圈暗欲西风湮商豪门奶爸开局,养个外挂小奶娃爱情公寓:再次相见一醉成婚:容爷独宠掌心娇前妻掉马后,整个京圈都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