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楼攻坚战(1/1)
夜半时分,第1284步兵团经过了两个小时的酣战依旧没有疲态显露,耳边不断传出来的枪声让他们兴奋,就算是在夜里也没办法让他们的大脑歇息。大胡子团长则顶着两个黑眼圈呆在指挥大帐中,指挥着军士们展开有条不紊的进攻。
就在姜凡小分队潜行进入拖拉机厂展开防守工作的时候。大胡子团长收到消息,有大规模德军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位置,他们大规模的聚集在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外面。就算苏联的主力军拖延了一部分德军的力量,但是依旧还有多股德军生力部队加入了这个战场。此时拖拉机厂之外已经乱作一团,许多德军和苏联的小规模部队纠缠在一起。
看着外面格外混乱的局势,大胡子很惊讶,为什么德军会针对一个拖拉机厂会有如此猛烈的进攻,理论上只要限制其生产就好了。
针对这个情况,苏军多方位的密报刺探,免得遗漏一些重要的情报。得到结果之后,苏联红军的司令部给出的线报就是,德军党卫军安排了两名有背景的高级军士长,打算来到已经唾手可得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来捡战功,但是不知道是谁的胆子这么大,在拖拉机厂外把这两名德军高官杀死。
甚至连苏军司令都发话:“如果让我知道这个是谁的杰作,我肯定先给他一拳,然后给他一枚苏沃洛夫勋章。”
仅仅过了一个小时,现在拖拉机厂的战斗规模已经增长到了十个团的规模,两万多的兵力都在围绕着一个拖拉机厂进行攻防战。
大胡子一边摸着胡子,一边得意的对旁边的副手说道:“我敢肯定就是姜凡那个小子,杀死了那两名军官,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自己惹下多大的祸端。”
虽然嘴巴上是这么说,但是手上的动作可是一点都不含糊,指挥着手中的有生力量聚集起来。大胡子团长此时正位于拖拉机厂外的唯一一个没有倒塌成废墟的L形楼中。
原本在他们来到拖拉机厂的时候,已经有另外一股德军步兵营占领了这一处完好的大楼之内。此时这一处大楼变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着通往拖拉机厂相对好的路面,可以让原本无法在泥泞路边通行重火力由这里经过,而在高楼层之中架设轻火力就可以阻断德军重火力通往拖拉机厂的道路,大楼内广阔的空间可以驻扎大量士兵进行修整工作。
狭路相逢勇者胜。
大胡子团长在大脑疯狂盘算着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攻陷大楼。在不摧毁大楼的情况之下,大楼用着易守难攻的优势,对于已经驻扎在里面的防守方仅需要几个人就可以掌握楼道等关键位置,便可以用少量就是防守住进攻而来的部队。
不过就算对于进攻方有着巨大的进攻压力,大胡子团长看着拥有地理优势的高楼,依旧直接下达了占领高楼的命令。大胡子团长身先士卒,率领着一个连队开始展开针对大楼的德军的进攻。大胡子团长本人手握喷火器冲在最前面,趁着黑暗的夜色开始登楼,他对着连队成员做出静默的手势。
大胡子团长计划着让连队悄然进入大楼,如果在途中被德军发现不要反击不要停留,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大楼的顶层,然后配合着楼底的大部队进行攻击。紧接着我们这些已经在楼顶的部队,然后再一层层的向下扫荡。这样就可以完成对德军的上下夹击。
这个兵行险招的战略很快就奏效,本就疲惫不堪的德军在昏暗的夜色当中根本没有发现躲藏在楼梯中静悄悄敌人,很快大胡子团长率领的部队登到了顶楼天台,而楼下剩余的大胡子团员收到信号开始攻楼。刚刚睡醒的德军被打了一个措不及防开始往顶楼奔跑来进行防守,等这些德军到达了顶楼,才发现等待他们的是苏军的喷火器,措手不及的德军在烈火的炙烤之下化为一具具焦尸。
这群德军在前后受敌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躲到了这个大楼的地下室,昏暗的地下室则成为了他们的最后的港湾,但是他们到地下室这个举动让他们没有了退路。他们的内心也知道,他们一定会死,但是他们需要有一个光荣的死法。
苏联红军在上面用着大喇叭劝降,但是他们知道其实他们早就没有了投降这一条路。
在劝降无效的情况之下,大胡子团长只能率领的他的士兵在地下室和德军爆发了肉搏战,昏暗的房间和走廊中,双方用刺刀和拳头厮杀,直到最后一个德军死亡。
最终在大胡子团长付出了些许代价之后,歼灭了潜藏在大楼中的德军。大胡子团长在对大楼的攻坚战结束之后,收拾着双方已故士兵的尸体,德军和苏军的尸体交杂在一起,最终被分开,原本敌对的双方最终都在火焰中化成一捧飞灰。
遮天蔽日的烟雾之下,苏联红军的战士们对着骨灰的行了一个礼。不仅是为了自己阵亡的兄弟,还有那些已经死亡的德军,虽然他们的侵略行为是可耻的,但是他们的精神还是值得钦佩的。
在经过一个小时的进攻,大胡子团长也占领了这一处战略要地,在临时驻扎地安排上了B-4型M1931式自行火炮、ZIS-3加农炮以及多种迫击炮,针对楼房之下德军积聚起来的阵型进行轰炸,通过阻断德军的阵型来对完成对拖拉机厂防御人员的增援。
感受空中炮火的德军望着大楼上的炮火肆意妄为的释放,他们也开始这针对大楼零星的进攻,但是大楼内部可是大胡子的整整一个团的成员,第1284步兵团的全部将士和战争资产全部都在这个大楼范围之内,哪里有这么轻易攻下来的可能。
看着久攻不下的大楼,德军指挥官也发现了不对劲,开始积蓄力量来进行对大楼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