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暗宇宙诞生(1/1)
“恭喜,你诞生了属于自己的暗能量宇宙”!系统的声音适时响起。
蔡有云不由得翻了一下白眼,刚刚自己危急存亡之际系统咋不出来帮一下自己呢!
不过他抓住了系统提醒的字眼:暗能量宇宙。
他赶紧察看自己的变化。
意之所动,一面全身镜出现在他的眼前。
原本虚无的灵魂体依旧存在,只是灵魂体上擦着一把光剑,正在释放着蓝白色的亮光。而能量圆球的原子核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周围一层又一层的浓厚的云雾。整个暗能量空间在爆炸的一瞬间不知道膨胀了多少倍,他只看到空间的边缘在不停的向外扩展,占据着外边黑暗幽深的一切。
最明显的是额头上多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太极图案,那正是大爆炸发生前原子核上的图案。
爆炸发生后,蔡有云的原子空间内突然多出了很多光暗物质,爆炸产生的高温让这些物质全部分解成立粒子,正在空间内剧烈地波动。
而在爆炸的中心,则形成了一个跟原来原子核大小的黑洞,这个黑洞无法透出任何的光芒,所有靠近它第一级轨道内的粒子都会被无情地吸收掉。
反而是蔡有云的灵魂体处于黑洞的中心却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似乎他已经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黑洞的吸力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不仅这样,他对整个空间都了如指掌,甚至意念可以到达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原子空间内的物质都受到他的意念控制,甚至可以随意支配使用。
唯一例外的是就是背上被插着的这把光剑,当时在他进入能量球的最后一刻,被追上来的光剑刺中,最终一直留在了他的体内。他想要将这把剑拔出来,但是唯独是这把光剑不受自己的控制。
既然光剑在身上并没有感觉到任何痛楚或者其他影响,蔡有云暂时就不再理会它。
一条暗能量的时间轨道横贯在整个空间的中心地带,直接穿透了整个空间内部。
轨道的起点则是大爆炸刚开始的那一瞬间。
不同于外面世界的时间戳,这是专门属于蔡有云宇宙世界的暗时间戳。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的时间。
神奇的是,蔡有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随意变化时间轨道上的时间戳,从而可以实现空间内的某个区域的时间流速的不同变化。
他对着一堆星云的区域使用了加快时间流速的手段,发现这片区域的粒子都在快速的撞击的同时又在消耗掉爆炸时候产生的能量。
随着时间的过去,区域间的粒子开始渐渐冷却下来,凝结成一团团大小不一的岩石块。
有些岩石块保留着比较多的能量,显得比较光亮,有些则是携带的能量比较稀少,则是暗淡无光。这些岩石块在各种引力的作用下聚集成团,慢慢形成了一个个星球的初始形状。
蔡有云看着星球从有到无,从少变多,在引力的规则作用下自发成为了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星球,跟宇宙的形成何其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这仅仅是在一颗原子的空间内部产生的。
难道一个原子的空间就可以媲美整个宇宙的吗?
蔡有云发现并不能单纯从原子的角度看待当前的空间。如果以他的灵魂体积来算,整个原子的空间已经比原来大数百万倍,一个个类似于蓝星体积的星球相继形成,在整个原子空间内,他的体积是渺小的。
可是整个原子空间相对于外部世界来说,它也仅是一颗原子的大小。很显然这个对比是不等同的,所以说原子的空间并不是在当前世界内产生的,而是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产生了新的宇宙支线。
而这颗原子就是两个宇宙间的联通入口。
蔡有云适应了原子空间内的星球变化后,便打算按照太阳系的模式,给自己重新做一个类似的地球的星球。
按照太阳系地球的排列,必须是距离太阳恒星的位置适中的时候才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存在。
在蔡有云的意念下,很快就有一个火热的恒星形成,而他移动了其他地方的岩石块,组成了太阳系的雏形。
地球,地球的卫星月球都在一一呈现在他的眼前。现在的地球还只是刚刚冷却的岩浆般的岩石层,上面的地壳还都是支离破碎,根本不适合生命的存在的。
蔡有云仿照地球的形状给挖出了海洋区域,并且调用水资源大量填充了新地球的海洋区域,至此整个星球的雏形已经形成。适宜生物成长的环境也在蔡有云的努力下渐渐成形。
眼看着新地球在自己的手中产生,这一种成就感是不可用言语来表达。自己就是这里的造物主,万物皆在自己的手下诞生。
新地球上还没有生物出现,如果要学习类似于地球生物的进化史,那可能需要上亿年的时间才能对大自然的物种优胜劣汰,留下更好的基因的生物。
新地球上的时间流速很快,初看上去是跟暗能量空间同步变化,但是实际上原子空间内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外部世界上毫不起眼,因为大家都看不到内部的情况,而只能从外表观看到原子的变化,而实际上原子空间内的部分区域已经在蔡有云的调节下变更了时间的流速,从而使到该区域的进化速度更加的快。
太阳系整体已经初具雏形,新地球在蔡有云加入了大量的水资源后开始迅速冷却,产生了大气环流和各种自然的地质运动,板块构造也基本完成。不过和之前的地球不太一样的是,板块的形状不再是和五大洋七大洲相似,而是变成了三大洋和五大洲的情况。
而其他的地方和之前的地球是差不多,比如说海洋面积的比例是接近70%左右,大部分是属于海水,大气环流带来了不同温度和湿度的空间。为了避免严寒和酷暑,蔡有云已经尽量将板块安排在了中纬度地带,而赤道和南北极两端则减少了大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