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烟雨中的杀机(1/1)
八月初五。
江南各地细雨霏霏。
江宁是江南东路建康府境内重镇,也是建康府治府之处。
在大魏地方行政区划上,最大的是路,依次分别是府、州,县。
这其中府和州同级,但论品级知府的品级要比知州大些。
就在前几天,建康府知府白崇熹就接到了来自朝廷的通报。
内阁次辅耿保保为江南巡抚调查内阁次辅吴孟和范自珍被害一案。
初五这天一大早,白崇熹带着建康府一众大小官员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城内码头迎接。
秦淮水上白雾朦胧,被雨水压制在水面久久不能翻腾。
码头上乌泱泱地撑着各式各样的伞,将大半码头占据。
道路两侧亦有披甲执刀的士卒把守,气势凌人。
码头上异常的安静,唯有雨水打在水面、打在伞上的淅沥动静。
良久。
为首的白崇熹平静的脸色微动。
淮水上三艘大船拨开水面蒸腾的薄雾,气势汹汹地朝岸边驶来。
岸边大小官员眼睛灿动,神色各异地看着这数艘大船。
船上一个头发花白的披着蓑衣,带着斗笠,眼眸锐利的老者看着码头上这般场景,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寒意。
他的背后,一个一字眉的青年正为一个俊朗的青年打伞。
秦游看码头上一片肃杀之景,心头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这群人会不会等他们下船就把他们杀了。
片刻之后,船撞到码头上延伸到水下的石制阶梯上。
三艘船依次停靠。
码头上的漕役急急忙忙抬着木板搭在船上。
耿保保面色平静地率先下船。
白崇熹带着人快步来到跟前。
“下官白崇熹携建康府上下所有官员拜见耿相。”
将近百来号人齐齐拱手,声势浩大,宛如连体婴儿一般。
刚下船的秦游却不由得暗暗皱眉。
建康府上下一心,这一程的路恐怕会很难走啊!
而耿保保却面不改色,脸上还露出和煦的笑容,亲切地说道:“都免礼,白知府有心了,带着这么多人冒雨迎接,让老朽承受不起啊!”
白崇熹等一众官员闻言,心里却稍微松了一口气。
眼前的内阁次辅并没有像上一位那样咄咄逼人。
上一次他们同样来迎接,那位次辅刚下船就对他们一通乱骂,让他们颜面扫地。
白崇熹笑盈盈地拱手道:“上官受皇命而来,我等理应接见,还请耿相移步,我等已设宴为耿相和诸位上官接风洗尘。”
“有劳!”耿保保拱手,并没有拒绝。
建康府一众官员脸上都不约而同的露出喜色。
白崇熹一招手,一顶华盖的轿子便冒雨从人群中来到耿保保面前。
耿保保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急忙摆手道:“此物奢华,吾不敢乘也。”
他面前的轿子已经违制,若是坐上,将落人口实。
白崇熹见状,忙不迭地解释道:“是下官考虑不周,此轿范相和吴相也坐过,耿相若是不嫌弃,坐下官的轿子罢。”
耿保保诧异,有些不敢相信,要说范自珍坐的话他信,吴孟是万不可能僭(jiàn)越的。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白崇熹一眼,这小子打一开始就不安好心。
江南的水,很深啊!!
随后他上了轿子。
白崇熹把一些重要的随行官员都安排进轿后,接着把目光看向秦游。
“秦公子,你请上轿。”
秦游受宠若惊地看着白崇熹,急忙摆手,“白大人客气,下官论品级论资历都不如在座的各位大人,您们先请,不必理会我。”
开什么玩笑,在汴梁他可以肆无忌惮。
但这里可是江南,就算是龙也得盘着。
内阁两位次相都把命丢在这里。
他那点身份还不够看的。
而且耿保保都客客气气不敢摆谱,他就不敢了。
白崇熹眼中闪过一丝讥讽,没想到秦游如此上道。
他此前都调查过耿保保这次的随行人员,知道秦游在汴梁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
秦游现在这副乖巧懂事的模样倒是让他觉得很爽。
不过,最终他还是让秦游上了一顶轿子。
秦游向来不喜人力为畜,但这在大魏甚至是夏齐都十分普遍。
特别是在江南这些富庶地方更为常见。
一路上,秦游都在看窗外的江南。
江南不愧是自古以来的富庶之地,街道店铺林立,酒肆茶楼不一而足,比之汴梁也是绰绰有余。
就连汴梁的秦淮河也是照搬江宁这里的秦淮河,论奢华程度远不及江宁这里的万分之一。
这里的人文事物可窥一斑。
秦游欣赏着江南的烟雨,心情却越发沉重。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诗中描绘的地方就是江南。
由此可看见寺庙在江南地方的盛行。
皇帝要清理僧众,江南就是最大的一道坎。
以往秦游只是个旁观者。
这次是那个举起屠刀的人。
现在身处这烟雨之中,才觉得这烟雨之中暗藏的阵阵杀机,稍不注意就会沦落到身死的下场。
他以前不想入官场的原因就是如此。
官场如战场,以往和你并肩作战的战友都可能反咬你一口。
难搞啊!!
秦游长叹一声,这次都不知道有没有命回去。
“公子,到咱们家的秦源楼了!”
轿外随行的阿福低声提醒了一句。
秦游掀开另一边的帘子看向窗外一栋高五层的木质建筑。
秦源楼三个烫金大字在烟雨中格外明显。
这是他开在江宁的酒楼,每月的收入比得上汴梁酒楼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
“让这里的管事不用理会我,照顾好客人情绪。”
秦游面色凝重地叮嘱了一声。
这里毕竟是别人的主场,他不好喧宾夺主引得别人不快。
阿福闻言,给身边的阿禄一个眼神。
后者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先行来到楼下一个中年人面前说了几句便折了回来。
几十顶轿子在秦源楼门口停下,队伍排到了几十米开外,场面十分隆重。
秦游的轿子在中间,他下了马车后随手就给了抬轿的轿夫几两银子。
轿夫两人忙不迭的拱手致谢。
“谢大人谢大人。”
这里的动静吸引不少人。
白崇熹看了一眼,这才记起来这秦源楼是汴梁秦家的。
他对身边的人说:“等会儿安排秦公子坐我们那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