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太平天国(1/1)
农民起义从清初开始,一直贯穿到清末,即便没有太平天国,也会有别的起义军。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只不过清朝爆发的农民起义军太平天国很例外,因为这是受到外部势力的压迫和内部势力的共同压迫才爆发的,所以民族矛盾非常深刻。
清朝统治者其实也不傻,我们可以看一下,清朝实行的闭关锁国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包括后来的禁烟也是根本原因,目地就是为了防止白银外流。
按照当时的制度来说,清朝完全有能力可以实行自给自足的政策,但是外国人进来之后就不一样了,外国的商品大量进入中国之后直接导致了许多人失业。
失业意味着家里没有收入,家庭矛盾自然而然就起来了,当失业的人多了之后就成为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而清朝当时面对的已经是铺天盖地的赔款了,清朝统治者这笔钱当然不会自己出,受罪的自然就是农民了。
农民想要活下去,只能反抗!
而太平天国之所以出名,完全是因为这场起义规模之大,死人之多,成为了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之最。
根据统计,太平天国死的人比一战和二战都多。
而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曾国藩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只不过主流评价都高,还有一部分人至今觉得曾国藩评价名不副实。
曾国藩有一个外号叫曾剃头,顾名思义就是杀的人太多,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我看来,曾国藩的评价之所以如此之高,其实无非这几点
第一,曾国藩的思想一直来源于儒家,压根不可能让农民起义军推翻清朝,更不可能让自己的手下推自己当皇帝。
第二,一手创立了湘军,文能中进士,武能打仗。
第三,洋务运动!
说句不好听的话,曾国藩家书包括家训之类的,和上面这三件事情比起来,那就是九牛一毛的毛尖尖。
以至于有人说,清朝灭亡就和曾国藩关系很大,因为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清朝的军队实际控制权慢慢从国家到了个人的手中了,也为以后军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而更牛的是,因为满族将领在平定起义的过程中实在是不怎么样,清朝的高级官员逐渐从满族人变成了汉族人,更是因为这一场运动,为以后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直到今天,史学家对太平天国起义依旧是褒贬不一,争论不断。
至于这场战争究竟带来了好影响还是坏影响,我也说不清楚,诸位自己判断。
而咸丰本人却没有看到太平天国被平定的那一天,他看到的只是太平天国如日中天,几乎占据了清朝的半壁河山,更看到了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甚至还看到了这帮土匪打入北京烧杀抢掠之后又一把火烧了圆明园。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入了北京,咸丰只能跑到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当皇家园林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之后,咸丰知道了这个消息,所有的压力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
以前他想躺平,现在他连躺平的机会都没有了,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更平一些吧!
到了避暑山庄的咸丰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喝酒和听戏,也许只有真正放松下来才不会那么难过吧。
在这之前,咸丰已经被医生告知自己有肺结核病,可咸丰依旧一意孤行,整日酗酒,最后活脱脱将自己给喝死了。
如果说咸丰是自杀,其实也说的过去。
“咸丰季年,天下糜烂,几于不可收拾,故文宗以醇酒妇人自戕。”
咸丰死了,所有烦恼都没有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大臣们之间和他的老婆要来一场巅峰对决。
关于皇位继承人,所有人都没有意见,因为咸丰只有一个儿子,就是同治。
而要想不让同治当皇帝,那么就只能解决掉同治的母亲慈禧,然后再废了同治。
慈禧,叶赫那拉氏,十七岁进宫,二十一岁生下同治。
说起来长相,我们现在看到慈禧的照片虽然是年老的时候,但是也能看出来年轻的时候长得确实很一般。
只不过,慈禧不仅聪明并且心机深,据说慈禧懂满蒙和汉三种语言,并且还能够在咸丰不想处理朝政得时候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然后还能自己动手批改一下。
所以大臣们对慈禧这种人很不待见,毕竟清朝有规矩,后宫不能干政。
其中大臣们的首领叫肃顺。
说是规矩,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因为在肃顺看来,皇帝处理不了大事,那么这个权力自然就应该被大臣们代替,一个女人代替皇帝处理国家大事,这算个怎么回事?
一直到了咸丰帝病危的那一刻,才终于意识到了危害,他想杀了慈禧,以绝后患,但是看到慈禧那个模样,马上就心软了,然后经过自己大脑的天才想法,构思出来了一个咸丰自认为绝顶聪明的办法。
第一,任命八个顾命大臣
第二,给皇后慈安和同治印章
并且规定,军机大事八大臣商量,能不能决定必须是慈安和慈禧盖章(同治还小,所以慈禧拿着章)。
这么看起来的话,咸丰这个想法还不错,大臣们和两个女人对抗,等到皇帝勤政之后,这些人也就应该歇菜了。
看起来完美的策略,在实施中却变得根本不堪一击,脆弱到咸丰的尸体还没有拉到北京下葬,这个计划就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