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繁体 简体
久久小说网 > 岁月的回想 > 第23章 “很多人是被治死的,不是病死的!!”

第23章 “很多人是被治死的,不是病死的!!”(1/1)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这句颇为流行的网络语其实反映出了大多数人的一种心态。

对贫穷和疾病的惧怕心理,也体现了现代人对健康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人吃五谷,活在天地间,又怎么可能没有病?

所以有人说,生老病死,这是谁都无法抗拒的。也是这个世界唯一公平法则。

活到无疾而终,那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

所以,除了意外,更多的人生命殒于疾病。

在疾病的折磨中,在亲人的哀叹中,在医生的歉意中无奈地离去。

我常常想一个问题:近年来,医院越建越豪华,越建越大,越建越多,各种保险也是铺天盖地,人们对生命的保障是不是更多了?其实不然。说句大家不太爱听的,那是自欺人。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某人开车,因为买了全险,出了事由保险公司买单,开车时不顾交通规则,横冲直撞,到头来是不是死得更快?疾病也一样,有的人心里认为,反正现代医疗水平高,生了病是医院的事,钱由国家出,关我鸟事?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很荒唐的逻辑,但是,明白的道理未必我们做得到。

所以,很矛盾。当生命接近尾声时才会后悔,早知是这样,唉!

昨天重阳节,不适时宜地聊了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死亡。

今天要聊的是关于疾病。更准确地说,是关于对待疾病的态度。

有人说了,病来了,除了去治,与态度有什么关系?态度好就不生病了?

其实,还真是。不过,正如励志大师说的,态度决定成败。其实,对于疾病的态度,是很重要的。是把它当成敌人?恶魔还是朋友?湖南百草堂健康大讲堂,邀请杰出青年中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熊广华博士,讲叙人类应该怎么对待疾病,他说“生病是一种常态”,“疾病,我们不要去抱怨它,而是去感恩它”“我们不要去过度治疗”“不要被病名所固化住我们的思维”中医这般对疾病的认识,你怎么看?说实在话,我很认同熊博士的观点,我们很多人是死于对疾病的恐惧,死于对疾病的过度医治。

首先,生病是一种常态。就像我们需要吃饭、睡觉、做爱,谈情一样,我们的生命从出生到离别,就是一个和疾情相依相伴的过程,我们的生活同样离不开疾情的陪伴。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抱怨疾病,而是应该去感恩它。因为我们有七情六欲,我们生活在尘世间,要学会接纳,面对疾病。而不是慌张,不是抱怨,不是去过度医治。越抱怨,越难受,甚至加重疾病,恶化疾病,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对待疾病,结果就不同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往良性的方向发展,甚至痊愈。因为感恩是最好的良药。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疾病的态度,是我们生病的时候丧失心情,不断加重负面的情绪,这才是最可怕的。中医认为,我们的生命是以气血驾驭的,而不断的抱怨、烦忧,负面情绪占主导,就会导至疾病的加重。

为什么要感恩疾病?因为生病是因为我们日积月累身心失调长期累计的结果,疾病是给我们一个信息,一个善意的提醒和友情的信号。让我们对生活,对习惯,对饮食,甚至对我们的欲望有所调整和节制。太紧张的要适度放松,太放纵的要有所收敛。在现代信息社会,一条信息可卖到成千上万的时代,疾病无偿提供给我们对自体的认知和信息,我们不应该感恩它吗?通过生病感悟,领悟一些东西。五百年前的王阳明,失意和一场疾病在农场淹淹一息,仿佛只有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在那一次,他的生命得到了顿悟,让生命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一代圣人。500年后的公元1929年在闽西龙岩

一个来自湖南韶山的青年,同样生了一场大病。他献身革命十多年,不惧生死,但遭遇不公平待遇被很多人不理解。这一年,他被解除了职务,又生了一场疟疾,棺材也准备好了。但他逃过了这次劫难,再经历2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完成了数千年来没有人完成的使命,这个人叫毛润之,也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以,疾病,对一些人来说,是致命的毒药,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顿悟的玄机。

其次,我们不要被疾病的名字所恐惧。我们很多人喜欢检查身体,一旦医生说患了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癌症、白血病等名字,很多人过不了多久就挂了。这是因为在很多人的心里,这些病是不治之症,既然治不好了,就失去了希望。人没有了希望,失去了精神寄托,最好的药物也没有了意义。熊广华博士认为,其实世界上没有一种病是不可治的,没有真正无药可医的病,之所以不可医,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没有找到“对症之药”。只是很多人约定俗成地认为一些死亡率较高的病为不治之症。事实上,是媒体和一些医院的渲染给人们造成了误解。而且,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医头的时候伤了心,医脚的时候误伤的肝。到最后,一个可医之病,弄到无法医治,钱花光了,医院免责书也签了,只能双手一摊,道:“不好意思,我们尽力了,为病人延续了三个月的时光”。可谁又知道,不治疗,这个人至少还可以活个三五年,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式,甚至可以活个三五十年。

所以病名,就像商品的标签一样,只是个名称而言,不要慌张,也无须恐惧。无论是癌症还是感冒,都只是一种病。感冒医疗不当,可以死人,癌症医治得当,也可以走到终点。

蒋介石的老婆宋美龄40岁时患了乳腺癌,活到了106岁。全国妇联第三届执行委员王光美,1989年l0月被确诊患了乳腺癌,当时腋下已有多个淋巴转移。她积极配合治疗,接受了手术、放疗、化疗,情绪坚定地与癌魔作斗争,身体恢复的很好,几年后,已不再服任何药物,继续从事社会活动,85岁谢世。人口学家马寅初1972年被诊断为直肠癌,当时他已90岁,术后马老在病床上仍不忘锻练身体,终于战胜癌魔,活到1982年,100岁谢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光远1991年患癌症,于2013年9月26日凌晨3点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8岁。老革命家夏征农于1978年患前列腺癌,活到104岁。他堪称世界上最年长的大型辞书主编,也无愧为坚守信仰、铮铮铁骨的共产党员。

当然,这些人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经济势力我们都不敢同日而语了。我们很多人来到医院,虽然专家遍地,但在这个时代,又有几个你可以放心把生命交给他们的呢?那颗医者的仁心还存几许?

熊博士讲的另一个方面是我们很多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医死的。是过度的医治,过早地结束了他们的生命。疾病是什么?熊博士认为是整体失调在局部的呈现。如头疼,脖子酸,咳嗽,我们很多人一旦每个方面出现问题,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进行局部治疗。治标不治本。人体的检查也是如此,今天检查恰好某个指标不正常,仪器显示,让被检查者很害怕,马上进行各项检查,其实,或许只是因为情绪不好,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导致的,说不定第二天第三天就恢复了。但我们不知道,而是住院医治,吃药打针。又是CT,又是B超,折腾过没完。而这些只是标,医生在没有找到本的情况下的医治有什么效果可想而知。黄帝内经中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我们到医院,医生如果不知其要,一顿乱治,我们的生命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当我们患病后,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找到合适的医生,适当医治和良好的治我调理,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只有如此,我们才会远离疾病,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梦之翼快穿:放过我吧!缺爱的反派男配开局瞎子,我靠捏泥人超凡入圣四合院之拒绝道德绑架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重生1991高危修仙女配,她一不小心成神了魔女小姐,请不要爱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