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幸灾乐祸何时成了大众情绪?(1/1)
记忆是一种相聚的方式。忘却是一种自由的方式。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却是一个人的孤独。这是不知道哪位哲人说的,但我挺认同。在我的认知里,人应该是一种有同情心的动物,而幸灾乐祸应该是个贬义词,也是一种心里阴暗的表现。
毕竟,我们都想做一个光明正大的正常人。
至少应该装成一个心怀若谷光明正大的人吧?可是不然。
最近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在很多人把幸灾乐祸当成了一种常态。
我们搜寻一下网络新闻,回忆一下近年发生的怪事儿就会发现一些咄咄怪事:有人要跳楼,下面围了一群人不是劝说当事人珍爱生命,而是在忙着拍照发朋友圈,甚至催人家快跳。
有人撞车了,旁边人不是急于救人,多的是人在旁边起哄,录制视频、拍抖音……哪里着火或者有人出事了,微信微博抖音到处在转发,传播……
再说个事儿。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专演反派的演员叫陈强,经曲的应数《白毛女》里面的黄世仁和《红色娘子军》里的南霸天了。
这两个反面人物演下来,陈强走在街上经常被打的鼻青脸肿不说,还有好几次险些被愤怒的群众打死。
因为那个年代里的人纯真,嫉恶如仇,对好人帮助,对坏人出手打击。只是人们把演员和剧中人混为一谈了。
于是,演正派的后生,往往成为一代少女少妇的偶像。
为什么突然说到这事呢?因为前几天和儿子在家闲来无事看了个电视剧叫《我叫黄土地》。
看的时候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只看了几集,便心常想
“这个黄土地怎么还没被弄死呢?”作为该剧一号的黄土地,看到他遭了灾遇了难,心里颇有一点幸灾乐祸的快感。而反派锦锈堂堂主黄锦绣却反而让人同情。虽然他充满霸气,但他有情有义,当他用枪对准黄土地脑袋时,倒是很想他扣动扳机;当他被黄土地下面一楞头青杀死时,心里倒不是个滋味。我开始时对自己这种不正常的情绪感到惭愧,和儿子讨论,谁知他也是一样的感觉。因为这个王土地为了达到目的,
不择手段,不顾情义,先后害死了几个人。后来我儿子在网上查了一下,其实真正的王土地不是这样一个人,远没有电视剧描述的这么复杂。如此改编只是为了增加戏剧的冲突,
增加观赏效果。这无可厚非。后来我想,其实,为什么一个清朝时的人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是如此的一个形象呢?
儿子说人物塑造失败。
我认为,是现代人把自己价值观给了戏剧中的人物。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宁肯牺牲别人,
也要不顾一切地去获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
所以,变得丑陋,变得让人讨厌。
编剧或者导演本想取悦观众,让他们在戏剧人物的身上看到被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但,不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都被扭曲了。
前段时间很火的电视剧《狂飙》同样给我们这样的感觉。反派高启强贩鱼起家,成为一方黑社会大佬,杀人越货,坏事做尽,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虽然最后得到了他应有的结局,但播出后人们对反派黑老大高启强念念不忘,竟然得到大家的追风和追捧,很多人甚至效仿。而对正面人物安欣却没什么反应。这是为什么呢?说明人们的价值观的扭曲,只问是否获得利益,不问其手段是否合法,是否符合道德水准。
其实,如果我们注意一下,现在无论是综艺节目还是电视剧,
基本上都是充斥着这么一种情绪。假,作,自私。
比如很多人喜欢的一个综艺,全场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悬念,请的人也是一些没怎么听说过,或者早就过气的唱歌的人,一场节目下来,难得有一首让人喜欢或乐意传唱的歌。
完全违背了歌手这个字的本义。还有一个综艺节目,办了很多年了,一群人疯疯癫癫,从青年玩到中年还是那一套,几个中年人在节目里把自己当少年弄,令人作呕。快乐从哪里来?是傻乐而已。把娱乐致死表演的淋漓尽致。
还有那些莫名其妙的相亲节目,还说什么以诚待人,
看到那些请来的年纪或大或小的女人在台上说的那些无知的话和那副拜金的嘴脸,真真恶心。
但收视率很高。
还有我们湖南一档什么节目,冠名为什么情感节目。
但里面没有一个好人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偷情的,滥情的,出轨的,休妻的为了一点点财产两口子甚至父子母子弄的不死不活的这些社会渣滓,不断在电视上上演但收视率很高,人们爱看为什么?看别人的隐私暴不光于天下看别人在荧屏上出丑看别人比自己混得更惨从而满足心理需求。这算不算一种幸灾乐祸呢?挺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