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风雪赶路人(1/1)
李敬端了酒碗,真心说道,“想起当初先生进戍边军养马,如今还历历在目,一晃就过去这么久了。
“以后无论先生在哪里,都是戍边军的人。但凡先生有难,无我或者是全军上下,都是义不容辞。
“当然,我们更盼着先生此去,金榜题名,鹏程万里。它日有幸在朝堂相见,我们再痛饮三杯。”
“借大将军吉言,”简大成泼去碗里的温水,也换了烈酒,“以后,即便远隔千山万水,只要戍边军用得到我简大成,请将军尽管开口。”
酒碗碰在一起,如同定下盟约。
众人继续吃喝,直到酒足饭饱,李敬大将军示意李峰递上三封书信。
“这三封书信是给我京中三个好友的,都是正直高义之士。先生到了京都,若是有空闲,可以帮我送过去。先前我也同他们说起过,先生大可放心。”
这就是帮简大成引荐,或者说在京都给他找了三个撑腰之人。
简大成在塞北是人人皆知,但到了京都却要从头开始。
甚至可能因为帮助戍边军屯田,而被很多人针对。
这三张帖子也许还是护身符!
简大成没有客气,直接收了下来,行礼道谢。
怡安这会儿笑道,“大将军,家里给我哥哥准备了一些东西,都是他得用的。如今锁在库房里,他若是回来,补给装备,您记得让他回家来取。”
“好,等他回来,我会跟他说一下。”大将军应下,忍不住感慨,“你哥哥真是个有福气的,当初巧合到了你们家,没想到,你们家比我这个正主还要关照他。”
“大惊军要照管全军几万人,自然不好分心。但我们家里,只有我哥一个小子啊,不帮他能帮谁呢。”
怡安劝了一句,随着爹爹送了大将军出门。
大将军上了马车,李峰也有三分醉,两人一路颠簸回了军营。
大将军想起迅速成长起来的邹桓,忍不住叹气。
若是他当初想办法,把邹桓留在家里,也是事事关照庇护,是不是如今邹桓就是他的女婿了。
以后邹桓接管戍边军,更是名正言顺。
可惜,当初确实是为了军中事焦头烂额,也是对京中的争斗有些避讳,顺势就让邹桓留在了简家。
再想想已经回去京都的闺女,是不是就不用为了邹桓,搞那些小动作,也蹉跎了光阴。
他狠狠揉了揉太阳穴,问道,“京都府里的信还没到吗?”
李峰摇头应道,“没有,但将军放心,府里自有大夫人在操持,一定会给小姐选一门满意的亲事。”
李敬听了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叹气。
若是闺女心里也对邹桓没有惦念,怕是早就成亲了……
都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也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但对于塞外来说,冬月初八也不比腊八暖和到哪里去。
相隔边塞二百里的一处小镇,因为地处南下要道旁边,平日也算繁华,有那么一百多户人家。
但这几日南北走动的车队不少,小镇的客栈住满了。
有些来晚了,实在没有地方的行商,就聚集到了镇外的一个破庙里。
破庙只有一进,院子却不小,正殿三间,偏殿三间。
许是平日常有人借住,倒也不算破败。
这会儿,七八个小行商聚在正殿角落,点了一堆篝火,正围着取暖说闲话儿。
这个时候,外边又有吵闹声。
有人好奇跑出去看了几眼,回来就说,“有大商队来了,二十几辆车,七八十人呢。”
果然,这人的话音不等落地,车马就进了庙门。
有管事吆喝着,不一会儿,马车就卸好了。
车厢围拢在一处,马匹也被牵去喝水喂草料。
有几人涌进大殿,见有人在烤火,都是友好的点点头。
两个年轻小子麻利的生了三堆篝火,架上铜锅和茶壶,开始烧水。
这个时候,又有两个蓝衣姑娘走了进来,把篝火里侧的角落打扫干净,连一丝灰尘都没有。
有人抬了一大一小两包东西进来。
两个年轻小子和两个姑娘手脚麻利,配合默契。
三两下,居然就把那两包东西拼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床榻!
对面的行商已经看的傻眼了,这是哪里来的贵人,难道把这里当家了吗?居然把床榻都搬来了。
但他们的惊讶还在后边,两个年轻小子又翻出粗布帘子,一边钉在窗框上,一边用竹竿撑了起来。
硬是把一大一小两张床变成了两个帐篷,睡进去就能隔绝所有人的视线。
两个年轻小子又开始抱了毛皮和被褥进来,忙活铺床,烧炭盆放到床帐里暖着。
两个姑娘抱了一个坛子,打开之后,就往两个铜锅里倒了进去,立刻就有肉香飘了出来!
这时候,又有妇人抱了几颗白菜和五六个萝卜进来。
又洗又切,待得扔进铜锅里的时候,水壶里的水也烧沸腾了。
一个姑娘跑出去,很快迎进来一个老太太,一个中年书生,还有一个戴了帷帽的小姑娘。
虽然三人穿戴都很普通,但行商们都知道,这是车队的主人。
老太太和书生被安顿在火堆边的椅子上,小姑娘则挽了袖子,拿了两个铜缸子倒热水冲了一些粉末,搅成糊糊,浓郁的芝麻香气,惹得行商们忍不住抻脖子张望。
书生和老太太慢慢吃着,小姑娘又挪开水壶,架上小锅开始煮面条。
也就两刻钟,大锅里的炖菜好了,整个大殿里都是热气和香气,让冷清的破庙也多了几分热闹。
妇人们抬了大锅出去,不知道从哪里又拿了一筐面饼。
等在外边的车夫等人,纷纷上前,一人盛了一大碗热腾腾的炖菜,然后把面饼撕碎扔进去泡软,连汤带水,唏哩呼噜吃的香喷喷。
那书生见行商们都是咽口水,就对两个年轻小子说了几句。
两个年轻小子寻个托盘,盛了几碗炖菜,拿了几个面饼过去,送给行商们。
行商们是眼见这伙人吃的都是一锅菜,也不怕被算计下药。
更因为这炖菜太热乎太香了,实在忍不住馋啊!
他们纷纷起身,冲着中年书生等人行礼,然后再坐下就埋头吃了起来。
不必说,这一行人就是简家车队了。
出了边塞,本以为一日走个四五十里不成问题。
哪里想到,一日三十里就不错了。
以至于这二百里,他们紧赶慢赶,还用了五天。
前路漫漫,真是让人有些担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