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罢官抄家(1/1)
颜惜微这番不着痕迹的夸赞,让锦衣卫对她刮目相看,眼里的锐利也少了几分,“你这女子倒是有些见识,连我们大统领的事情也知道。”
“锦衣卫之名威震四海,小女子虽居于偏远之地,也是如雷贯耳。”明明是拍马屁的话,偏偏颜惜微能够说的不卑不亢。
“呵呵,你说了这么许多,无非是想让我饶了你妹妹。”尽管听得心情不错,但这名锦衣卫并没有忘了正事。
“小女子不敢妄加干涉大人,而且……”颜惜微抬起头,一双美眸灿若星辰,清若泉水,“小女子相信,大人既然穿了这一身飞鱼服,就是一个公正明理之人,一定会做出最公平的决定,断断不会辱了统领大人仁善的名声。”
锦衣卫眼底闪过一丝忌惮,片刻,缓缓开口,”好一副伶牙俐齿,我今日若追究你妹妹的错,就成了不仁不义之徒?”
他来乐平县之前,就有人与他提过颜家长女之名,说其心计百出,狡猾如狐,胜过其父许多,切不要着了她的当。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不对,应该说——闻名不如见面!
“惜微不敢。”颜惜微的态度谦恭至极,但与锦衣卫对视的眼神,始终未曾移开。
恭敬,但不畏惧。
锦衣卫神色阴晴不定,他在犹豫,到底要不要无视颜惜微的话,揪住这个错不放,毕竟……
正在这时,耳边响起一个清越的声音,“张总旗,许久不见了。”
不知什么时候,祈容已是来到院中,正笑吟吟地看着张千,在他身后跟着观言与观恶
看到祈容,张千诧异不已,这位世子爷不在京城待着,怎么来了这里?
疑惑归疑惑,脚下的动作却是一点也不慢。
只见他快步迎上去,拱手恭敬地道:“锦衣卫北镇抚司总旗张千见过世子。”
锦衣卫自指挥使之下,设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职位,再往下就是校尉、力士这一类普通的军士了。
论官职,张千这个总旗与颜秉文一样,都是正七品官职,但一个是皇帝心腹,两者权力与地位天差地别。
祈容这个镇南候世子,虽然管不到锦衣卫,但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朝堂新贵,又未来的镇南候,当得起他这一礼。
“张总旗无需多礼。”祈容扶住他,微笑道:“赵千户大人可安好,有阵子没见到了,前些日子去北镇抚司拜访,正好赶上他外出办差。”
“千户大人三日前刚回来,一切安好,请世子放心。”在说这话的时候,张千的神色较之刚才又恭敬了几分。
他倒是忘了,这位世子爷的生母与他顶头上司的上司赵千户,乃是旧识,虽然故人已逝,但情份未逝;所以这些年,赵千户一直对祈容照顾有加。
可以说,祈容最终能被镇南侯定为世子,赵千户也有一定的功劳。
“那就好,麻烦张总旗回去后,替我向千户大人问声好,等我回京之后,再亲自去拜访。”
“一定。”张千连忙答应。
“对了,我刚才听到张总旗的话,颜家二姑娘可是犯了什么事?”早在进来之前,祈容就已经听了个分明,这会儿故意装作不知。
“小姑娘年幼,不知礼数,忘记谢恩便起身,不是什么大事。”
张千能够在一众校尉力士之中,脱颖而出,一步步成为总旗,自然不会是一个蠢笨之人,一听祈容开口,就知道该怎么回答。
听到这话,颜家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颜惜微眼底闪过一丝驰,别看她刚才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其实心里紧张得很,藏在袖中的掌心满满都是冷汗。
“那就好。”祈容微笑颔首,目光掠过颜秉文捧在手中的明黄卷轴,“张总旗这次可是来宣旨的?”
“是。”圣旨已宣,张千也没必要隐瞒,如实道:“李举一案之中,颜秉文虽然及时拨乱反正,查明真相,还季氏二人清白,也擒拿了真正的凶手。”
“但他纵容下属胡作非为,篡改罪证,险些酿成大祸。圣上龙颜大怒,下旨褫夺颜秉文县令之职,抄没家产,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颜秉文刚刚恢复一丝血色的脸庞,再度灰白一片,削瘦的身子在骄日下不住发抖。
祈容剑眉微蹙,片刻,已是舒展如常,神色恭敬地朝京城的方向拱手道:“圣上英明!”
这般之后,他又道:“既然颜秉文被罢官,那吏部可有安排了人担任县令一职?”
“暂时没有。”张千摇头道:“暂时由县丞范庸代掌县令官印,待后续再寻合适的人选。”
“对了,世子爷怎么会在这里?”张千问出了一直压在心底的疑问。
“我在附近办些事,想着离乐平县不远,便顺道来探望长姑娘,哪知一来就遇到了这个事,唉。”
张千扫了一眼摇摇欲坠的颜秉文,“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这颜秉文治下不严,险些酿成大祸,只是罢官抄家,已是皇恩浩荡。京城里,因为这事丢了性命甚至连累家人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张总旗所言甚是。”祈容话锋一转,笑道:“难得在这里遇到,还请张总旗赏脸,让我替你接风洗尘。”
张千肃容道:“多谢世子,但张某有皇命在身,不便赴宴,所以世子好意只能心领了。”
祈容也不勉强,“也罢,那就等回京之后再聚,到时候,张总旗可不能推辞。”
“多谢世子,张某一定叨扰。”张千一口答应。
说话间,一群锦衣卫力士匆匆来到后院,领头的是一个小旗,张千负责传旨,骑的是可以日行千里的宝驹,所以比他们要快上许多。
他们来到张千面前,恭敬地道:“见过总旗大人!”
面对众力士的行礼,张千点点头,“开始吧,搜仔细一些,别给漏下了;另外……”他看了一眼负手而立的祈容,犹豫片刻,指着颜惜微几人道:“女眷身上的衣裳与饰物就别拿了,给她们留些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