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酒楼做工作(1/1)
鲁木回京城了。
草原形势的变化,皇上不是暂时保密的么?怎么朝堂吵成了一锅粥?
难道事情出现了变化?
“妈的,必须有支能保命的队伍,要不觉都睡不着。”一股急迫的情绪萦绕心间。
于是深夜召集黄胜远,李兴文,还有那个刘士吉,又把重新筹备巡检司的计划提了出来。
新丰朝的巡检司设置类似于清朝前期的职能,却由县尉兼任。
一般在县,州的关隘、渡口等要冲之地设立。掌缉捕盗贼、盘诘奸伪之事,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诸位,山原县是拱卫太原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自身防御严重不足。现在沈家势力已经撤出山原县,大股土匪都能在山原县来去自如。所以我决定加强巡检司的力量,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
“这个问题,我们私下也有交流,人员倒好召集。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钱粮和装备。”
熟知律法的刘士吉当即说道:“县衙的话,朝廷例制最高能配置100人以下。巡检司属县衙,也就是说,巡检司最高不能超过100人。”
山原县在户人数是三万户,实际人口绝对超过了20万人。用100人的力量去维护20万人的治安,显然捉襟见肘。
新丰朝就这样,权力不下了乡,地方乡绅统治力量大,很多乡绅地主的家丁护院都有几十人,因此乡绅常常敢和县衙打打擂台。
乡绅随意打杀下人的事件很普遍,县衙还无法追究,新丰律,民不告,官不究。
“愚昧,劣习,土狗”叶山心里骂着。
朝廷怕地方官和当地乡绅私自勾结,限制了县衙的武装力量。
县衙乡绅大都瞧不起驻军,驻军也不鸟地方,不是叛乱,入侵等重大案件,从来不插手。
山原县周边除西北方向因为有边军外,盗贼横行,就是这个原因。
叶山和皇帝接触不少,对其能力也相当认同。可这么一个明君,也无法从根源上铲除这一切,根源就在封建制度上。
不解决制度问题,再有能力的明君,也束手无策。
叶山现在可不敢改变什么,变法那种高大上的路子可不敢弄,无论成功失败,死亡率都接近百分之一百。
既然巡检司量上没法做文章,那只有在质上打主意了。
假如训练出100个野战特种兵,也牛得很呢。嘿嘿!
黄胜远面露难色的道:“大人,我们缺粮,非常缺。现在是正月过半,马上要青黄不接了。县衙得准备接济穷人,可是官仓被沈文章和谢世军搞得空空如也。要不等五月冬麦收了再说。”
没钱,哎。还说抓钱袋子,吗的,抓了一堆欠条。
前世为钱愁了好多年,怎么现在当官了还是愁啊。
不行,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钱吧,那就搞去。拖着不是办法,欠一分是欠,欠一万也是欠,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算咱们现在不扩建巡检司,那也得筹备粮食准备接济吃不上饭的百姓啊。我可能让我治下百姓饿死一个。”
叶山对饿死人这样的事,完全不能接受。
其他三人心中想着“叶大人真是好官啊,饿死人这不每年都有么。”
“巡检司要立刻扩建,粮食也要尽快储备好。没钱没粮咱们就去搞,去化缘。”叶山恨恨说道。
“化缘,咱们可不是和尚啊。向谁化?”一干人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几天我去太原,去太守府和都督府试试看,看能搞点钱粮不,但是不能抱太大的希望。老黄,你明天把山原县所有的乡绅,地主,富商给我统计出来,我有用。”
叶山想到了后世在大学学生会搞活动的经历,没经费的办法有三种:一种是向上级部门申请,这个可以有,但是一般希望不大,或者所得甚微。
一种是向附近企业商家化缘,俗称“拉赞助”,这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最后一种是分摊,这个根本不可取。掏自家腰包补贴公家,风格是发扬了,可也显示出了能力不足。
“老李,你明天就开始征召,补足100人先。巡检司的事必须立刻上马。钱粮我来想办法,老刘,你把新召收的人摸摸底,务必背景干净。就这样,散会。”
早上,晨练依旧。
现在家里要上班的人多了,早上就是人员最集中的时刻。
大家也一般练武,一边交流着,士气很高。
“叶兄弟啊,这当了官每日还是忙啊,不过心里踏实。走在大街上,正义就是我老落,哈哈。“落十三这货居然每晚都有应酬,这一点让叶山刮目相看。
吃过早饭来到县衙,除了李兴文不在,该在的都在了。
最近公务都比较忙,大家自愿加班的很多。
没办法,被沈文章等人霍霍了五年的县衙,基本是百废待兴。
见不少人还没清醒,他很想把大伙都召集起来站一排,然后叫道:“今天,我很努力。工作,我很幸福”之类的,或者跳跳广场舞来提提神。
想想还是算了,毕竟在这个年代,仪字很重要。
黄胜远送来的官绅,富商的名单,叶山开始一张张写请帖。
一边写,一边想着:哼,县老爷我亲笔请帖,多少会给个面子吧,就算不给面子,多少意思点也行。
直到中午才弄完,叫过书吏,把请帖送出去。
午饭时,叫上还埋头在文案里的黄胜远。说道:“老黄,走,吃饭去。正好有点事和你商量下。”
新丰朝办公时间大概早上七点到下午一点。估计自己不叫得的话,老黄会一直办公到下午一点再吃饭。
“大人客气了,下官受宠若惊,敢不从命!”黄胜远恭敬的说道,顺手从书桌下拿出一壶酒,跟着叶山一起来到了悦来楼。
悦来楼是山原县最好的酒楼了古色古香,文化气氛很浓郁,走的就是高端路子。
大厅被屏风隔成一个个小隔间,屏风上书画诗词,应有尽有。
即满足了读书人的雅趣,又给了富商们一个附庸风雅的平台。
“哎呀,原来是黄大人,贵客,上好茶。”
一个四十多岁,风韵犹存的妩媚女人,迎了上来。
人未到,香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