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饥饿的唐帝国,解决运粮问题(1/1)
在商讨了大唐中央钱行和禁苑新兵开拔后,只余下一个议题,那就是大唐粮司工作的开展。
为了未雨绸缪以应对接下来贞观开年几年的天灾,李世民和李长河想方设法成立了粮司,不过工作如今开展的并不顺利。
拿长安和洛阳周边举例,很多地主和有粮大户不愿意将手中粮食交出来。
他们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关中地带本身缺粮。
一旦发生一些不可预知的事,粮食就是最重要的东西。
人是铁饭是钢,人不吃饭,那是要死的,而如今时代粮食产量并不高,关中地区土地更是承载力有限,更是没有化肥辅助,粮价本就高。
大多数时候关中长安的粮食需要外运,大多来自中原,江南湖广地区。
但因为大唐历经多年战乱,所以中原地区的产粮区人丁稀少,产量不足。
而且长安所处地方乃是“四塞之中”。
长安南面是秦岭、东面是崤山山脉。
虽然邻近富庶的四川盆地、华中平原,但在古代的交通技术下,想要翻山越岭运输大批粮食,耗费巨大,并不可行。
大多时候需要从江南和湖广运输,虽然有运河,但是每次运输时间巨长,最少半年,而且这还是运输到洛阳的时间。
洛阳作为一个中转站,粮食不缺,甚至是堆积如山,但是从洛阳运输到长安,那可就惨了。
尤其是黄河三门峡市一带。
存在神岛、人岛、鬼岛、炼丹炉、梳妆台、砥柱山等多个岛屿及半岛状礁石。
这些礁石将整个水道切割为名为:鬼门、神门、人门的三股急流。
成语:中流砥柱说的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块礁石。
因此运粮船只在经过此处时,极易触礁倾覆,每年损失的粮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在这里损失的,人粮皆损!
那有没有可能把这些礁石弄掉,当然这个想法从东汉就有了,但终因时代局限和技术难度过大而放弃。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用炸药炸平了大部分礁石,至此天堑变通途。
因此,从水路运往长安的粮食,到了三门峡一带,要不转走陆路,要不就冒着巨大的风险穿过三门峡。
但这种情况下,无论选用哪一种方式,所耗皆巨,其成本高于粮食本身价格。
这种情况在大唐初期还不严重,但随着人口增长,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耕种面积减少等因素,关中缺粮情况越来越严重。
因此一旦遇到灾荒年景,无论是发放储备粮还是调粮,都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隋唐两代帝皇发明了一种“就食”的方式,通过迁移受灾地区的人口,减少灾区的粮食缺口的救灾。
灾荒之年,朝廷迁移到洛阳,避免与民争。
史书载,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就因为关中饥荒,暂迁都洛阳,开“就食”先河。
因而如今朝廷要收粮,这不得不让担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讨论一番后,李世民已知晓大臣态度,接下来就是解决办法。
而前一晚,李长河已经给出了办法,那就是仿照。
史书记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宰相裴耀卿提出一种新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在三门峡上游另设一批船队。
当下游的船队抵达三门峡下游后便卸货。
直接走陆路绕开三门峡,然后再走上游船队,乘渭河入长安。
这样以来就能很好降低运粮的成本,而且工程不算大。
但从水路运到长安的粮食依旧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李长河的第二招,那就是: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