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司天监(1/1)
注意到方阳的嫌弃,苏彦却摇了摇头。
他说道:“毕竟可以让普通人也掌握一定非凡手段,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难得了,有种种弊端也是很正常的。就这,多少普通武者给人做牛做马半辈子,欲求一个高境修士的种子而不得呢!”
呃,好像也有道理。,
就是苏师兄你最后的描述是不是有点……
那是真气种子,不是种子!
不过除却这点小小的表述瑕疵,按苏彦的说法一想,真气种子的问题好像确实可以接受。
换成自己,如果始终没办法成就修士,得知还有这样一个选择,说不定也会退而求其次的。
万幸,方阳有更好的选项!
充分了解【武徒】道途的特点后,方阳继续问道:“师兄可否再说说太平道的【流民】道途?”
苏彦从善如流:“【流民】道途的第九境,就叫【流民】。”
“选择成为这个道途的修士,身体对饥渴、伤病、毒素和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大幅提升。在野外活动时,更容易找到供自己生存的食物、水源等物资。”
“在战斗方面,流民的拳脚功夫会得到一定加强,还会掌握一些制作陷阱的知识。”
“除此外,【流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多个流民道途的修士结伴作战时,会对秩序形成冲击。其他道途修士的法术,受此影响会得到全方位的削弱。人越多,组织越严密,这种冲击和削弱就越惊人。”
“当敌方修士被削弱到足够程度上,即便是装备了枪炮的普通士兵,也能在战场上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不是完全无意义的累赘。”
“当然,任何能力都有其极限,流民道途的这种特性也不例外。”
“五名第九境流民组成的修士小队,就能有效削弱其他道途第八境修士的法术。”
“但再多的第九境流民,也绝对影响不了一位第四境的真人,因为双方的生命层次和本质已经不同。”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极其强大的特性,也是太平道能轻易拉起叛军、被屡剿不灭的依仗之一。”
“流民道途的第八境,名为【流寇】。”
“到了这个境界,不仅战斗力会进一步提升,有万夫难当的力量和体魄,还将掌握一种特殊的能力,善于寻找、甚至人为营造出敌人的薄弱之处——不仅包括身体或者招式上的,而是更为广义的弱点,从而轻松击败对方。”
“至于第七境,我只知道它的名称【黄巾军士】,灵药配方不知。”
“更高境界,咱们游仙观就没有记录了。”
照例停顿了一下,见方阳对【流民】道途似乎兴趣一般,没有要追问的意图,苏彦便继续讲起下一个候选项。
“【神捕】道途,主要掌握在大周皇室成员和下辖的镇抚司手中。除此外,据说前朝皇族幸存的赢氏族人手上也有完整的链条。”
“镇抚司的职责,跟打更人衙门有部分重叠。”
“不过,后者主要分布在大周各地,协助各地官府维护地方上的治安。而镇抚司的力量,集中在大周的神都天京和附近几州的军事重镇和州城。”
“有不少江湖人士,平日里常骂打更人是朝廷鹰犬。”
“实际上,打更人的两大后台中,弱势的那个才是大周朝廷。”
“而镇抚司,才是完全听命于皇室的力量,朝堂中的其他势力无人可以调动。”
“成为第九境【神捕】后,修士将获得出色的眼力和思维能力,此外还拥有不弱的格斗能力,以及关键时刻压制敌人,让其难以反抗的威严气势。”
“咱们观内只掌握了第九境神捕的配方,除此外,我能告诉你的就只有第八境【县尉】、第七境【提刑】的名称。”
“顺带一提,【神捕】道途和【流民】道途,两方高境修士的关系十分恶劣。”
“不仅仅因为太平道和大周皇室敌对,亦或两条道途的能力彼此有些克制,其中可能还有其他未知缘由。”
“如果你选择这两者中的某个道途,那遇到对应的另一条道途修士时,一定要小心些。道门的面子,涉及到这等道途间的纷争,也不是每次都好使的。”
一口气说了三条道途的能力,苏彦有些口干舌燥,拿起茶碗连喝了几大口。
方阳则趁机记忆刚刚听到的修行知识。
【神捕】道途?镇抚司?
这不就是远在大周王朝神都的燕婉清隶属的势力吗?
当然,光凭这一点,还不足以判断燕婉清的具体道途,毕竟镇抚司很可能也掌握了不止一条道途的灵药配方。
但结合燕婉清之前的公门服装和查案行为,方阳觉得她是一名【神捕】的概率很高。
“终于对青铜镜关联的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方阳心里稍稍多了几分底气。
………
“最后就是新获得的【观星】道途了。”
润了润嗓子后,苏彦讲到了最后一条可供选泽的道途。
【观星】?
方阳的脸色有点古怪。
你说的这个道途,它的能力莫非是开局先看牌堆的五张手牌?
苏彦有点疑惑方阳此刻的神色,但纵然是梨园客的能力,也猜不出来他究竟在想啥。
只好无视道:“那墓葬的真正主人,虽是【仵作】道途的修士,但墓葬表层,还有四座陪葬的修士墓穴。这【观星】道途的配方,就是从其中一处墓穴中发现的。关于这条道途,咱们游仙观虽然之前没掌握,但它的名气却不小,故而我能告诉你的东西还挺多的。”
“这条道途很有名?”方阳眼睛亮了起来。
难道它很强?
苏彦笑了笑,道:“完整的【观星】道途,掌握在司天监的手中。除了大王庄墓葬,我之前还真没怎么见过非司天监出身的观星人。”
“是大周王朝的那个司天监吗?”方阳问道。
毕竟原身的记忆中有提到,周、魏、梁三朝,都有司天监这样的常设机构。
苏彦否定了他的话:“三朝的司天监其实是一家,没区别的。”
“这是什么意思?”方阳听不懂了。
苏彦解释道:“观主曾经亲口说过,司天监只有一座,传承自比前朝【先秦】更加古老的时代,只听命于司天监的监正。三朝的司天监,不过是各地的分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