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恐惧篇 何先生(1/1)
“也就是说,您存在婚前恐惧?”我复述了眼前这名来访者的言语。只不过,将之切换成了疑问语句。这样的目的是,既告诉对方,我在认真倾听。又可以进一步确认和清晰对方描述的问题。
“是的,其实我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对面的男人,何先生。长相斯文,五官既不十分出众,却也跟平平无奇无什关系。穿着较为休闲。鼻梁上架一副眼镜,很普通的那种。可是呢,整个人却给人以很有特点的感觉。颇有亲和力。
要说对比人物的话。情深深雨蒙蒙中的杜飞。是的,何先生与苏有朋有那么几分相似。
“哦?愿闻其详。”我点了点头,以非常期待的眼神,望着对方。这是一种无声的鼓励。
“因为前女友的劈腿。”何先生有些伤感的说道。
“这一定让你非常难受。”我试图表达共情。
“是,如果仅仅只是劈腿,我或许不会受到更大的伤害。”何先生话语中,似乎有些难言之隐。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知道。你到底遭遇了什么样的苦难。毕竟,有些事情,闷在心里是非常难受的。”由于心理咨询需要签订保密协议。所以,一般情况下,对方不会有太大的阻抗。如果有,不是问题较为严重,就是共情程度不够。
“其实也并不是不能说,毕竟,你我都是成年人。”何先生开始给自己创造台阶。
“是的。”我点了点头。
“额,就是,额,我前女友那方面的需求特别大。”何先生有些尴尬。
我并不答话,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她平均每天都要两到三次。我满足不了她。”受到我态度支持的何先生,开始大吐苦水。
“黄老师你知道吗?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脚都是软的。整个人都瘦的差不多皮包骨的模样。”
“记得某天晚上,我要临时加班。所以无法满足她提出的哪方面的要求。她大闹特闹不说,在我出门的时候,居然从楼上向我头上浇冷水!”
“后来,她劈腿了。当时的我,一度认为是因为我不太行,满足不了她的需求。才导致了她的劈腿。”此时的何先生,脸上满是痛苦神色。
“这很痛苦,换我,我也受不了。甚至,可能我还不如你。”我表达了自己的感同身受。
“她是我的初恋,而由于她对我的嫌弃。说我不行。让我哪怕知道不正常的是她,还是非常受打击。然后,不自觉的认为是自己的错。”何先生有些愤愤不已。
“恶语伤人三春寒,良言一句暖三冬哪。”我做出回应。
“她是个很漂亮的女孩。”何先生递过手机。屏幕里的女孩,娇媚,可人,非常阳光。得体的穿衣打扮。并不暴露,却依然展露着身材的婀娜。样貌出众的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
“确实很漂亮。”我点了点头。
“那你现在还认为是自己的错吗?”我回到正题。
“我不认为是自己的错。而且,我现在的未婚妻也很正常。”何先生脸上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嗯,妥妥的狗粮。
“这是我未婚妻的照片。”何先生又递过手机。
我瞄了一眼,又是一名面容姣好的女人,身材也依然婀娜。有一种贤惠气质。我面上神色淡然。但心里颇有些吐槽。何先生,你是过来炫耀的吗?当然,也不排除这种潜在心理。男人嘛,也是一种喜欢凡尔赛的生物。如果说女人凡尔赛的大多是物质层面,其次才是配偶子女层面。那么男人凡尔赛的,大多是女性层面,其次才是物质层面。
男人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可是,我总是不自觉的害怕,害怕我的未婚妻,也变成前女友那般。”何先生开始有些焦躁。
“毕竟,前女友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何先生补充了一句。
“来,先喝一口热水,慢慢的吞咽下去。这会让你感觉好点。”我慢慢探过身去,轻轻将放置于何先生不远处的水杯,推到他跟前。
“谢谢。”何先生拿起水杯。
“我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换作我,我也会有类似的烦恼,甚至更甚。那么,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可以向你了解一些有关于你的个人状况吗?”听完了何先生的倾诉。表达了对他的认同。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和链接后。我准备开始收集必要资料。
“可以。”何先生点了点头。
接下来,我详细了解了何先生的原生家庭,及成长经历。嗯,一切没有什么问题。除了前女友事件。
我心里有点挠头。这又是一个比较麻烦的案例,尚够不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何先生的社会功能未受损。SCL—90测量结果中,焦虑分值略高。但总体尚在正常区间之内。
很明显,前女友在何先生心中,种下了负面印记。陈先生的恐婚,以及随之产生的焦虑、恐惧。无不是他的内心在提醒何先生。你有问题没有解决。
这种状况下。长程的心理咨询是免不了的。可供选择的方法有意象对话、认知行为疗法以及NLP技术。然而问题想要得到解决。快则一年,慢则需要持续数年。但治疗效果,却是个未知数。
在首次咨询结束后,我向何先生提出初步建议。
1、宣泄与初步接纳,将前女友带来的心理创伤写下来。确切的讲,就是把当时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绪,用笔记录下来。然后对着记录说出声来。
参考语句:我接纳你,不管好与坏。因为,你也是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将会从中吸取教训,面向未来。
2、冥想,想象从我手中接过一颗种子。然后在想象中对种子进行培育。种子发芽后。要妥善的对之进行照顾。浇水,除虫,修剪。一概不能少。
当然,我心中,有更好的疗愈选项,那就是,入梦。直接进入内心世界,将导致问题的根源,切除。
一些心理受创经历,确实对本人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如果持续,长久,对本人造成了极大困扰,甚至在当事人厘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仍然纠缠不清。那么便已经失去了意义。甚至,算是畸变了。极大的概率是,外界入侵的他人印记,和当事人内心的一些负面向事物,开始结合成长。就如同病毒感染。需要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