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西域风云动,各国陆续惊3(1/1)
孙权何时得知山阴县失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屯驻于余姚县的董袭,此时仍对会稽数县失陷茫然无知。
因为董袭董元世正忙着收编部曲(掳获山越人为兵)、训练兵卒。
赵旻对刘备的行动,预判得极为精准。
而随着卫府五万铁骑疾速赶赴阳关…
赵旻所预料的一切,都正在渐渐成为现实。
这一日清晨,辰时甫至,邺城的袁绍便召集自己麾下一众臣属议事。
“诸君,去岁时赵从文发檄文对我口诛笔伐;腊月祭祖时其人又对老夫结盟之提议不屑一顾;
兼且岁除之前,张儁乂叛我而逃、投奔赵从文,赵从文既如此不识抬举、屡屡冒犯老夫,老夫便不再与赵从文虚与委蛇。
老夫而今欲讨伐赵从文!诸君可有何良策?此外,诸君以为,老夫应以何名义讨伐其人?”
大将军袁绍幕府麾下武将可以忽略,一众文臣谋士闻言…
如同先前无数次会议一般,又一次争论不休起来。
“以某观之,赵贼早存不臣之心矣!”
“赵旻狗贼软禁天子,此乃大逆不道也!”
“狗贼借掌天子宿卫之机,遍插耳目于禁内,不轨之心昭然若揭!”
“哼哼!狗贼赵旻长期于宫城歇宿,某恐狗贼已秽乱宫闱!”
郭图这个狗贼一语道破天机…
然而,沮授、审配等河北派也就罢了,即便是河南派的许攸、逄纪,甚至是辛氏昆仲,也都集体对郭图大加反驳。
“公则慎言!赵贼身为卫将军,确有宿卫宫禁之责!”
袁绍脸色也极不好看。
“公则休得胡言!咳咳,诸君之意,老夫已知…孔璋,你以为如何?”
郭图虽然不小心触碰到了事实的真相,但众人必须反驳郭图…
郭图也不想想,去年赵旻为何要躲进宫城避难?
还不是因为那天杀的高干胆大妄为?
袁绍如今恐怕都在破口大骂高干…
废物!两千死士竟不能取下狗贼首级!
步骘、陈矫老乡,徐州广陵人陈琳虽腹诽自家主公袁绍又当又立、惋惜赵旻强敌环伺,但其人仍是老老实实躬身作答。
“回明公,愚以为,自天子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赵氏党旧姻戚。中常侍赵涪尝为天子陈言时策,赵旻恶而杀之。
是故,明公应以清君侧、诛奸邪为名,讨伐赵旻。”
中常侍赵涪,当然不是伏寿的心腹、大长秋赵常侍,而是袁绍埋在刘协身畔的一个宦官细作。
袁绍摇摇头。
“孔璋此言差矣,老夫自出仕至今,便始终反对宦官干政,故不得提及赵涪此人!余者皆无不妥。
孔璋,檄文尽快拟好、广发天下诸州郡!老夫此番必要讨伐不臣之赵旻,将天子迎回元城!”
元城也就是后世的大名县,与邺城都属于魏郡。
邺城位于今临漳县西南部邺城镇三台村一带,三台村得名于曹魏金虎、铜雀、冰井三台,彼处至今仍存有被杨坚一把火焚毁的遗址。
而元城距邺城有百余里。
由此可见,袁绍确实又当又立。
他既想享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福利,又不愿受刘协的钳制。
袁绍的心理,与曹操几乎一致。
建安十二年,曹操灭袁氏后,便直接将丞相府设到了邺城,从此曹操便在邺城发号施令,再也不用看刘协脸色…
也就是说,刘协彻底成了吉祥物,曹操的丞相府实际上就是霸府。
袁绍如今就想这么玩。
赵旻却从没有将卫府移至其他城邑的想法,赵旻之所以苦心经营陈留城,只是因为他苟、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谁忠谁奸,肉眼可见。
尽管赵旻实际上…是舍不得他在宫中的那两个宝宝。
准确把握到自家主公心思的陈琳一边腹诽,一边躬身领命。
随即,袁绍抚须道:“诸君,老夫欲先攻上党壶关,诸君以为如何?”
沮授作揖反对。
“明公,南匈奴呼厨泉、去卑二人新败,兼且太原郡新兵训练未足,故愚以为,不宜自并州发兵也。”
负责训练太原郡新兵之人,是已被郭图逼走的张郃。
审配附和道:“明公,黑山贼张燕屯重兵于太行诸陉,某等若攻壶关,尚需小心张燕断某等后路。”
张燕同样对袁绍恨之入骨。
因二人言之有理,是以袁绍颔首后又问:“老夫攻白马、延津如何?”
辛评作揖反对。
“明公,白马城坚墙厚、易守难攻,且其城与延津渡互为犄角,加之颜良、赵子龙而今已分别屯驻于白马、官渡,某恐攻取不易也!”
在赵旻营建之下,白马城、白马渡那数里长的城墙,强度至少可达十兆帕。
在这没有空压机风镐、挖掘机炮锤、液压泵和雷管的时代,袁绍如何破城?
延津渡倒是好破,但白马城守卒是木头人不成?
更何况北有张燕、西北有魏种、南有赵云,中间还有颜良大军,这条防线确实难以攻破。
袁绍脸色铁青,抚须蹙眉道。
“老夫攻兖州济北国、泰山郡又如何?”
济北国位于青州与兖州交界处,即后世聊城东南及部分泰安;
泰山郡则是另一部分泰安、济宁和济南南部。
注意:两郡国围绕泰山接壤。
是以,袁绍话一出口,众人皆反对。
“明公,万万不可,济北、泰山二郡乃泰山贼故里、臧宣高等诸贼之大本营也,兼且彼处地形复杂,故明公不宜自彼处攻赵贼。”
袁绍脸色登时无比难看。
其人强忍着怒气最后问道:“莫非…老夫自平阳攻赵旻?”
平阳位于司隶河东郡最北侧,即后世临汾、吕梁一带。
换言之,袁绍攻平阳…需要从太原郡绕个大圈过去。
这不是扯淡吗?
是以…
袁绍麾下众谋士面面相觑。
许攸试探道:“明公,赵贼远征西域,恐年底方还,某等不若先细细商议,再行定夺如何?”
袁绍霍然而起、长叹一声,不耐烦地挥了挥袍袖。
“暂且如此!诸君尽快商议妥当!”
言罢,其人气冲冲地拂袖而去,独留一众谋士、武将们面面相觑。
于是乎,袁绍幕府这一番商议…除议出个檄文之外,议了个寂寞。
换言之,因赵旻这个苟哥足够苟、提前做足了防御部署之故,袁绍一方一时间,竟生出无处下口之感。
除此之外,袁绍一方尚不知…
许都尚书台,荀彧公廨内。
荀彧正与程昱、董昭、诸葛瑾、陈矫、陈群这卫府五人议事。
荀彧抚须悠然道。
“若某所料无误,袁本初此时必已筹划南攻之事,且以其人之谋定而动,目前定未商议妥当,应出兵攻何处。然则…其人必已拟订…”
荀彧想说的是:拟订檄文。
但董昭打断了荀彧未说出口的话。
荀彧对袁绍的了解,不是一般的深刻。
“荀令君,若如此,某等应何为?”
荀彧微微一笑,表情云淡风轻。
“增兵!持续向壶关、向白马城、向泰山郡增兵!增兵同时,加大兵卒巡防力度,并积极向北巡防!
如此,袁本初不但不敢再对朝廷虎视眈眈,且必不敢再广发檄文,以避免刺激卫府出兵。只是…”
程昱不乐意了。
“文若何必如此吞吞吐吐?有话不妨明言!”
荀彧失笑。
“仲德公何必如此心急。某之意为:若袁本初猝然出兵,诸君又欲何为?”
程昱哈哈大笑。
“老夫对此求之不得!袁贼若敢挑衅,则卫府必将使其后悔出兵!此战之主动权在卫府,而不在袁贼;
卫府应战有百利而无一害,卫府避战则有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