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万宝录(1/1)
与此同时,林语脑袋一晕,差点跌倒。
万必迎你见状,立马冷笑:“呵,怎么?想要碰瓷?这里可是有监控的,我可是什么都没对你做,赶紧滚蛋。”
“你要再不滚的话,我可怪我不念旧情,对你不客气!”
说完,他重重的哼了一声,转身进了万宝斋。
然而,林语此刻心中充满了震惊。
因为他在自己的脑子里,仿佛看到了一本带有霞光的破书,只不过这书他非常熟悉,竟然是被他拿来垫桌角的那本破书。
这是什么情况?
倒是听人说过脑子进水,但自己这是什么情况?
脑子进书?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穿着朴素,应该是农民的人手里抱着一包东西走进了万宝斋,结果还没进门,就被万必迎挡在了外面。
“干什么的?”
“你是老板?”
“没错。”万必迎点头,只是说这话的时候,他眼中满是嘲弄的瞥了眼林语:“我就是老板,你有什么事儿?”
农民大哥大喜:“老板,古董要吗?”
“哦?给我看看。”
说着,中年人小心翼翼的打开布包,万必迎随便看了一件出来,只见这是一个琉璃碗,只可惜碗口两边有缺口。
他不由得摇了摇头:“老哥,你这玩意儿不值钱啊。”
“胡说,这可是我家祖传的,怎么能不值钱呢?老板要不您再好好看看?”农民大哥有些着急。
“老哥,就你这琉璃碗,现代市场价也就两块一个,不过你这倒也是老物件,但有破损,如果你要卖的话,五百块我就收了。”
“什么?才五百块?”
农民大哥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立马把万必迎手中的碗夺回来,重新放了回去,转身便要走。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旁边没有说话的林语突然开口。
“大叔,你想卖多少?”
“小兄弟,你要买?”农民大哥听到这话,眼睛一亮,立马走到林语面前,打开包道:“小兄弟,我这可真是祖传的。”
“能给我看看吗?”
林语不接茬,但农民大哥却是很热情,立马就把东西拿给了他。
看了一下,他这包里,合共九件,其中有一个琉璃杯,其余五个碗,一个盘,但毫无疑问,其上都有缺口。
但林语却是心中一震,随即狂喜。
因为,就在刚才,他看到这琉璃碗的时候,脑子那本书竟然自动翻开,随即他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段信息。
这些信息全都是关于这东西的。
根据脑子中浮现的信息,他知道这东西是南宋七宝琉璃盏。
之所以称为七宝,乃是因为这东西合共有七件,七件合一,才是七宝琉璃盏,价值至少两百万起。
林语心中激动,但却未露声色,反倒是眉头微锁:“大叔,你打算出多少?”
“五千。”
农民大哥报数的时候,有些紧张的看着林语,不知道他会不会花这么多钱来买。
林语点头:“这样吧大叔,我身上一共还有三千,你要是卖的话,我就买了,如果不卖那就算了。”
“成,三千就三千。”
大叔说着,很爽快的把东西递给了林语,林语也不含糊,直接就把兜里仅剩的三千块钱递给了他。
大叔显然很高兴,临走前甚至还看了万必迎,吐了口唾沫:“呸,狗眼不识货的东西,幸好没卖给你。”
“你……”
万必迎还想说啥,但人已经走了。
不过他转头看向林语的时候,满脸满是嗤笑:“呵,林语,我看你不长记性啊,就这堆破烂玩意儿,市场价顶天一千五,你还花三千。”
“呵呵,你就等着饿肚子吧。”
林语嘴角勾起一抹轻笑,淡淡的道:“万老板,就凭你那眼力劲,当然看不出这东西的价值,你要不要?我可以考虑两百万卖给你。”
“两百万?”
万必迎眼中的鄙夷之色更浓了:“林语,我看你是想钱想疯了吧,就这东西,你还想要两百万。”
“如果你要是能用两百万把这堆破烂给卖出去的话,我跪下给你叫爷爷都成!”
林语嗤笑:“抱歉,我没你这样的孙子。”
“你……”
“既然你不要的话,那我就卖给别家了。”
说着,林语就朝对面的店铺走去。
万必迎见罢,眼中泛着寒意:“哼,小崽子,今天我倒是要看看,你要怎么把这堆破烂卖到两百万!”
“等着赔吧!”
万必迎心里想着,立马跟了上去……
“小语啊,你来啦?”
瑞云阁的老板张启周见林语进店,笑着跟他打招呼。
俩家的店面都是对着的,林语父亲在世的时候,俩家的关系不错,饶是他父亲去世,人也帮了他不少。
所以对于他,林语一直都心存感激。
“小语啊,昨天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唉,张叔我也没什么可以帮你的,这一万块钱你先应应急。”
“你也知道,你婶那人,张叔我也只能帮你这么多了。”
“路还长,慢慢的来,就当交学费了,干咱们这行,心态得放宽。”
说着,张启周拿着一个信封塞进林语的怀里吩咐道:“赶快收起来,这钱别让你婶看见,否则你叔我就惨了。”
林语心中感动,但并没有收这钱。
“叔,谢谢,不过我今天来,是想问你,有个物件你收不收。”
“哦?拿来我看看。”
林语把手中的琉璃碗递过去,张启周取出一碗,左右看了看,随即对林语道:“小语,你这物件,花多少钱收的?”
“呵呵,这傻子,花三千块收的。”
万必迎脸上挂着嘲弄的笑意,看着林语走进店铺。
“小语啊,这东西市场价你应该知道才对,怎么会花三千块买这东西?”
张启周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着林语,但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唉,算了,你这孩子,还是太冲动了,三千块我给你收了吧,以后看准了再出手。”
“张叔,这东西可不止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