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阴符法(1/1)
在道教的说法里头,关于命卜一术,一共有三本书特别奇特,分别为天地人三类。
其中人书说的就是大六壬,而精通大六壬的,便是六壬神教,传说六壬神教之中,还有逆天改命的法门,也不知真假对错。
另外,其中的天书,也就是广为人知的奇门遁甲,这本书也是存在逆风水格局,改变命局的法门。
但只可惜的是,其中真假,早已不知道所云,无人知晓。
我之前通过三师兄,也曾经看过其中的内容,虽说隐晦的厉害,但多半都和风水有关,要是说能够修改命局,恐怕那都是秘术,不为人知。
“不过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比较好。”
不过半响,太师爷接着之前的话茬又说了下去。
我都还没来及得开口,他忽然就给我打起了退堂鼓。
不过想来也不意外,六壬神教,现在哪里还有货真价实的这东西,大部分有才之人,多半隐居深山老林,能够出世的,闻所未闻。
就和当初的枯草青一等人般,可能当地人知道的多,但是我这等外乡人,甚至连名头都不曾听说过一次。
“太师爷,按照你的话说,我这命里头的劫难,多半是躲避不过去了?”
“可以那么一说,而且,三年后,如果你这左臂依旧没有痊愈,恐怕这一劫,便是你的生死关,当然,你现在也是生死关,只是我将你拖了回来罢了。”
太师爷那么说,我心中也是万分感激。
“多谢太师爷救护。”
“不必了,你毕竟是我的徒子徒孙,帮你也是应该的,只可惜的是,我能力微末,能做的,也就到这里了。”
“太师爷不必这般说道,我也得亏是遇到了太师爷,不然现在恐怕已经上了路。”
我这话说的也没错,当时自己出现幻觉,看到了父母双亲,恐怕也就和自己死期将至有所关联。
现在细细回想,也能够联系起来。
只是,寻找六壬神教,的确太难。
故此,如果还有别的法门,就好了。
抱着这样的困惑,我再度对着太师爷问了一句。
“太师爷,如果找不到六壬神教留下来的秘术,那这世上,可有别的法门能够让我化解这一劫难?”
“有,我们这一脉起源在于汉代初期丹鼎派,葛洪老天师曾经留下过一篇著作,叫抱朴子,上篇写的,就是我们学的这些,包括打坐需要的胎息之术,皆来源于此,而下篇,则是能够修炼成仙。”
“修炼成仙?”
我一愣,这个就算了,世上成仙之事,我多半都听个茶闲饭后的闲话。
这哪能当真。
“太师爷,修炼成仙还是算了,这都是传说,而且,抱朴子下篇我之前听师父也说过,如果这玩意没遗失,其内容大抵也和周易参同期相当,世上能够参悟其中理论的,恐怕别说是万里挑一,千万里挑一可能都找不到。”
“你倒是有自知之明,但是,你的事情,本身就是天道,若是你觉得有法子,那大概也就是这种传说有用了。”
太师爷这么一说,我也摇了摇头。
的确是我有些贪了,不管是六壬神教的秘术,还是别的东西,那都不是寻常人能够接触到的,这些东西,多半遗失在了历史河流之中,想要寻到,也得是大机缘之人,哪能那么简单?
但我并没有意志消沉,不管如何,人活着,总得继续往前走,不管未来如何,如果现在就放弃了,自怨自艾的过一辈子,到死的时候,总还是会有所后悔的。
为此,我强打起精神,准备开始计划完成这些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太师爷兴许是见我并没有失落,为此又补充了一句。
“其实道教到如今,早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以往和儒家本身同宗同源,到后来春秋战国分为两脉,但期间演化,不管是后头的楼观道还是别的,大多都有经典著作,只是遗失的厉害。”
“的确是这个理,不过,太平经之类的文献,也的确不应该流传到现在,毕竟很多,听上去都很玄幻。”
我点了点头,对于太师爷说的,我也明白,不过那些经文之所以留不下来,并且没有纳入道藏之中,多半也和这些经文的内容有关。
比如说太平经,德道经,他们都说过经文远远不止现实之中接触到的这么点,其后头的内容,多半和修仙有关,可是孰真孰假,未不可知。
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世上鬼神有,精怪有,神灵也有,他们都各安天命,各司其职,从未见到有谁能够跨越自己的阶级……
“长生呀,阴符法在宋朝时期遗失,寻找那些,可能还真的有难度,但这个,未尝不可一试。”
“阴符法?”
我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名字,不免有些懵懵然。
按照道教发展史里头说的,宋朝时期,道士才开始使用符法。
阴符法居然能够在出现之初就遗失,那这玩意,有啥内容还真的让人好奇不已。
“对,阴符法,常人说,阴符法能够上通天地,下领幽冥,若是你能够得到符本,恐怕眼前你这劫难,也能消除大半。”
“太师爷,阴符法照你这么说,那不得都像是神符?”
“不错,我最近听人说,北方在香港那头,就有人会阴符法门,不如你去碰碰运气?”
太师爷这么一说,倒也给我指了一条明路。
起码,比起寻找六壬神教留下来的秘术,前往香港,看看阴符法的传人更有目标感。
“谢谢太师爷。”
我听闻,也是恭敬对着太师爷作揖感谢。
不过他老人家摆了摆手。
“感谢什么,这事情都不一定能成,阴符法这些年传出来的谣言多了去了,但结果如何,不用说你也知道,故此,不必抱太大的希望。”
“我明白。”
虽然希望渺茫,但我该感谢的还是得感谢,随后,我也往屋外踱步走去。
可刚一开门,便也遇到了在外等候的师父还有师兄三人。
他们见我,也是急忙迎了上来。
“师弟,感觉怎么样?”
“对呀,我们等的都心急死了。”
三师兄,二师兄两人对我的关心也不是假的。
我为此,也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开心笑着道。
“没事,我福大命大,还能活好几年呢!”
正当我安慰完两位师兄,师父这也开了口。
“太师爷是不是把事情都和你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