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济尔哈朗控满清(1/1)
济尔哈朗,有谋有勇,屡次立下大功,至皇太极死时,已经成为镶蓝旗旗主。
皇太极突然驾崩,多尔衮跟豪格为争夺皇位,几乎让几旗军大打出手。
这时,济尔哈朗站了出来。他及时提出:让六岁的福临继位。由他自己和多尔衮做辅政王,支撑起大清朝廷。
这样,既满足了多尔衮对权力的渴望,也让豪格觉得皇位仍在皇太极一脉而无话可说。
其实,究其深层原因,小博尔吉特氏心里很清楚:
隐忍了数年的济尔哈朗,这是在布局一盘大棋。为的就是因杀父之仇,要报复努尔哈赤一脉,使之最终彻底灭亡。
至于小博尔吉特氏因何心知肚明,这其中的原因,又是一桩满清皇室,不可说的乱伦秘闻!
(至于满清早期,皇室秘闻太多,作者这里只提提,不可细说。)
“信义辅政王啊,你对我大清英亲王、豫亲王败亡,有何应对之策?”
济尔哈朗进宫,给小博尔吉特氏行礼之后,小博尔吉特氏也不兜圈子,直接向他问起这个。
作为人精,济尔哈朗在被宣进宫的一路之上,也就在思虑这件事情,这时已经胸有成竹,闻问之后他及时说道:
“圣母皇太后,以目前局势,我朝当迅速全员赶往北京城,方可稳定大清及皇帝位不至被宵小觊觎。”
“噢……请信义辅政王讲讲清楚!”
小博尔吉特氏不由地身体前倾,表情甚是急切。
济尔哈朗就讲道:
“我大清,虽称皇建国,实则人口奇缺,就现在而言,尚可征发之壮年军士只十万多人。”
“之前,大清精锐尽归多尔衮掌握,以多铎及阿济格统帅之。”
“今两亲王战死,四万精锐荡然无存。现而今,掌握另外一部二万精锐部队之人又是豪格。
“那么,这时的朝廷如何有所倚仗,而压制住豪格不敢有所妄想?”
“目前,唯我镶蓝旗一万多军队,与蒙八旗二万七千骑兵也!”
听到此,小博尔吉特氏将身体靠回椅子里,长长舒了口气。这样说道:
“哀家都忘了信义辅政王才是蒙八旗精兵之主心骨!”
“现在,信义辅政王能否将你镶蓝旗部队,蒙八旗精兵调回盛京,以拱卫盛京,保我大清不至内乱?”
小博尔吉特氏这样一说,听得济尔哈朗皱起眉头,待她讲完,济尔哈朗立即说道:
“圣母皇太后啊,咱刚才讲的是:立即迁都北京,而不是拱卫盛京!”
也许是济尔哈朗这样的强硬态度,让小博尔吉特氏心生不满,她重重地叹口气道:
“唉……我即刻请皇帝册封你为信义叔父摄政王,你看如何?”
济尔哈朗听到此说,一脚跺地,也是一叹道:
“唉……您又来这套把戏!咱可没忘,跟您有过那次……算算日子,咱俩都清楚之事,不必言说了吧?”
“让咱做什么叔父摄政王啊?直接就封咱皇父摄政王,多好!”
“可是,不能这样啊,一切以拱卫目前皇位稳固,然后咱们才可后图。”
小博尔吉特氏这时,俏脸红到耳根子。但也是顾不得其他咯,即刻问道:
“去了北京城就可以稳固福临皇位?”
济尔哈朗点头后,这样讲道:
“是,以我大清满人人口,不足以统御大明疆域内,所有汉人。但是,损失了精锐部队之后,大清可以继续保有整个辽东土地吗?我看,已是不能!”
“连辽东土地皆不能保有,这土地上的福临之皇位,还能稳固?”
“所以,咱们得在豪格等人发难前,赶紧进去北京城!”
“一,可以暂避风头。让他豪格等几个王在盛京里争夺寂寞。
“二,我们去到北京城,立即开始笼络汉人官绅,以实现以汉治汉,利用并扩充现有投诚我大清之汉人军队,文臣武将等各方势力,为我所用。”
“三,致我大清有广阔地域用于封赏满清、蒙古勋贵之流,使其暂时满足欲望,而不致觊觎皇位。”
“四,我有蒙八旗做后盾,可许予内、外蒙古各部落巨大利益,让各部纠集六至十万骑兵进入长城以内,给汉人予巨大震慑的同时,稳固我大清于中原坐稳江山!……”
“蒙人?”
小博尔吉特氏这时插进话来说道:
“哀家就是来自科尔沁草原,对蒙人之了解不比你信义辅政王浅薄吧?众多蒙古骑兵进入长城以内?咱拿什么控制住他们,如何不致他们复元灭清?”
对此,济尔哈朗哈哈一笑,而后这样说道:
“圣母皇太后是忘了咱这么多年以来,一直代表皇太极处理蒙古事务这事!”
“这样告诉您吧:说蒙古各部如今归附大清,只是表像。实则是:他们每个首领,皆效忠于我济尔哈朗!”
“咱敢保证:咱一声令下,除林丹汗之外的所有蒙古各部首领,立即就会听命于咱之帐下,咱喊谁往东,谁都不敢西行!所以,对内外蒙古各部,您大可以放心!”
“咱之所以坚持迁都北京,就是因为蒙古各部出兵,就足以拱卫我大清安然无恙!圣母皇太后啊,您该明白咱之一片苦心!”
“ 如今,大清皇位又回到我父舒尔哈齐这一脉,接下去,就是灭除努尔哈赤那一支!”
“ 汉书《礼记?曲礼上》讲:父仇弗与共戴天。咱数年隐忍,杀父之仇岂可消弭!若忘,此生终被千古后人戳咱脊梁骨!”
听到此,小博尔吉特氏真就脊梁骨发凉了。可她这时,必须不露任何破绽于济尔哈朗这里。想了一下,她则宣旨道:
“封济尔哈朗为大清信义叔父摄政王。着其急行办理迁都北京,及处理一应朝廷事务。可临机处置一切,不必请示皇帝及两宫皇太后……”
谢恩过后,济尔哈朗立即讲道:
“请两宫皇太后即做准备,咱这就飞鹰传书给内外蒙古,要求各个部落首领即刻发兵。从各处突破长城,进入甘,陕,山西 及宣化,居庸关等处。”
“接着,咱即聚齐镶蓝旗全部军力,控制住朝廷勋贵。”
“然后,整个满清朝廷立即启程,星夜赶往北京城!”
……
七月二十八日一早,两匹骏马,驮着两个人,奔行在北京城去往蓟州的官道之上。
两个中年男人,虽是一身朴素明袍装,但仅凭胯下骏马,坐的雕鞍……已是让人不敢追逐靠近。
若真就靠近,则会发现,其中稍稍年轻点的那位:虽然此时面带一直落魄相,但久居高位,甚至君临天下之气质仍时时流露,让人震撼!
若是满清兵,再有个什么官位,一定认得:他就是权倾整个满清之叔父摄政王,多尔衮!
那么,跟随着多尔衮之人,就该是满清汉人谋臣:范文程。
两人这身打扮,又不带任何侍卫,还去往蓟州方向,意欲何为?